经济数据喜忧参半,政策扶植必不可少-作者屈宏斌
5月份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一方面,我国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等继续在低位徘徊。而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在5月内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预计未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会减弱。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增速仍然保持在20% 左右的高位增长,进而为进口以及工业生 […]
阅读全文 ›5月份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一方面,我国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等继续在低位徘徊。而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在5月内出现较为明显的放缓,预计未来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会减弱。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增速仍然保持在20% 左右的高位增长,进而为进口以及工业生 […]
阅读全文 ›中国经济一改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时候的双位数增长的冲势,在可见的未来可能將是六、七左右的增长率。好一些中国朋友们都对这放缓的经济趋势感到忧心忡忡。做生意的怕以后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几何式的业务翻倍了,钱不再那么容易赚了。连搞战略研究的,也担心中国的综合国力会否再次不济,“中华文明伟大复 […]
阅读全文 ›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当选了台湾领导人之后,各方都高度关注她在“520”就职演说中有关两岸关系与两岸政策的表述,特别是有关“九二共识”的部分。可以看到,蔡英文除了比较虚而空泛地一再强调她会努力“维持现状”外,针对“九二共识”也有了跟一贯以来民进党口风不尽相同的说法。 蔡说她会尊重九二年 […]
阅读全文 ›随着部分大城市陆续出台限购政策以及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房地产放缓的隐忧逐步显现。同时,外需疲态再现,出口回归负增长,加之占投资总额半壁江山的民间投资连续两月加速放缓,下行压力不容忽视。未来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离不开政策面的鼎力支持。 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更大的不确 […]
阅读全文 ›从2008年9月15日世纪金融海啸爆发迄今的“后金融海啸时代”的8年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普遍呈现了一种现象:疲滞不振。这种疲滞不振还是在各国政府几乎都用尽了所有传统经济政策之后的结果,包括:(1)最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指一些财政状况尚称稳健、债务负担还不顶严 […]
阅读全文 ›我开始真正接触到“一带一路”的倡议,大概是在2013年底到2014年初。那时,中国的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与印尼时,分别都提出以古代的丝绸之路为基础、以现在的合作发展理念为主轴的经济带与海上新丝绸之路。从那时起,无论我到中国去公干,或接待来参访的中国客人,几乎都 […]
阅读全文 ›戴二彪 2003年,为了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缓和因人口减少带来的国内市场萎缩,同时增进世界对日本的理解,日本政府制定了以推动入境旅游为重点的“观光立国”发展战略。2006年又进一步在国会上通过了《推进观光立国基本法》,以旅游启动内需。当时提出的入境外 […]
阅读全文 ›英国将于6月23日举行全民公投,决定是否退出欧盟。若要对此次公投的结果进行预判,需从英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结合几大退欧原因,以及退欧后產生的影响,综合评估英国退欧的概率。 金 融危机以后,英国经济跌入低谷,直至2014年GDP才重回危机前水準,经济增速虽高于欧盟整 […]
阅读全文 ›继年初时分的资产市场动荡、风雨飘摇之后,近期我国经济出现企稳态势。当前的改善态势是否能否持续?我们认为,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外需复苏前景尚不明朗,工业部门短期内仍将承受需求不足和去产能的双重压力,房地产市场亦面临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未来经济的走势关键还取决于政府持续发力宽松,进 […]
阅读全文 ›全球化停滞带来了诸多的后遗症,特别是金融危机削弱了美国的力量,导致其战略收缩和调整其投射力量的重点。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可以做到同时在三线作战,所以北约方面保持压力,而从中东撤出,重点重返亚太。而相应的在上一轮全球化中汲取了足够能量,但又与美国意识形态不一致的大国或势力必然会试图弥补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