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新西城!在北京度过有文化的一天

2024-01-26 16:37评论关闭Views: 14

huodong11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3000余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铸就了博大精深的北京文化。作为离红墙最近的地方,西城区自是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这些文物建筑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蕴藏着巨大的历史信息,历经岁月洗礼,能够幸存,本身就是奇迹。

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进程里,让这些“奇迹”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延续,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1月25日,中国记协组织驻京的港澳台记者们来了一场“西城行”,穿梭于各大小胡同间,走进这些老建筑,探寻历史文化遗存背后的故事,记者们惊喜地发现,在西城,历史建筑们不仅“留下来”了,而且还“活起来”了,有些还“混搭”得独具韵味。

 

泰安里:京城胡同里的“海派弄堂”

在胡同密布的西城,“海派弄堂”泰安里显得与众不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的新市区泰安里,由两排六座带内天井的二层围楼组成,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突破了北京城市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民国时期建筑主动西化的代表。

泰安里的所在地,是当年北京最西化、最繁华、最时尚的地区,地位如同今天的CBD。1914年6月,北洋政府在北京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宣布开辟香厂新市区,聘请西方建筑设计师参与,仿照西方国家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及市政改造,很快就在宣南地区建起了一座“文明之城”。期间,新市区诞生了例如第一座综合商场,第一座屋顶花园,第一座女子戏院,第一座专演国外大片的电影院,第一个交通岗亭,第一个出租汽车行等北京城建中的很多个第一,泰安里就是代表性建筑之一。

可以说,泰安里当年是达官贵人云集,红极一时,只是后来由于民国政府南迁,香厂新市区逐步衰落,泰安里逐渐沦为民居,成为了89户居民的“大杂院”,私搭乱建,日益破败。

好在,沉寂多年之后,作为北京现存唯一的里弄式石库门建筑,泰安里被列入“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这栋海派风格的建筑经过多年修缮,变身“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并于2023年4月3日正式亮相。

如今的泰安里,处处透着文艺、洋气,不只“面子”上焕新,“里子”也完成了飞跃,引入了多家风格迥异的业态入驻,成为一个集社交、创意、阅读、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空间。

弄堂里的“石库门岁月” 不仅是咖啡馆,还是一个民国多元文化体验馆,店内有各种老上海的摩登烙印,非常有腔调,老式留声机、复古黄包车、八音盒、打字机……老物件营造的氛围感迅速将人们带回上海的旧时光。换上免费的旗袍,喝杯穿西装马甲的小哥哥做的咖啡,好像打开了时空之门。

旁边的“悦读纪春暖花开”是一处沉浸式阅读空间,融合图书阅读和剧本杀两大功能,设有各种民国风格、老北京等各种主题房间,约上三五好友,在这玩一局“沉浸式剧本杀”,岂不惬意。

“弄堂SPACE”则将艺术气息拉满,空间以进驻轻业态为主,为游客提供女性阅读、艺术展览、非遗手作、瑜伽疗愈,不定期组织各类精彩的活动。

走上二楼,俯视窗外,长约70米的小道把六座小楼分为两排,咖啡厅、剧本社、小酒馆、梅兰宴,一个怀旧复古又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小街就在眼前。

北京的胡同很容易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要么太年轻太商业丢了底蕴,要么太纯粹却又缺了吸引力,很显然,泰安里找到了其中的平衡点。

 

 

宣南文化博物馆:重温士乡声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如果说泰安里能够让人穿越到老上海,那么宣南文化博物馆可以带世人重温宣南士乡的文化记忆。

宣南是北京建城和建都的肇始之地,宣南文化被誉为北京文化源头、缩影与精华。明北京的宣南坊还只是一个特定的城市空间名称,到了清代,宣南不再是行政区划下的简单坊名,而更指向一个具有丰厚人文积淀的特殊城市文化空间。

这主要是缘于清初“旗民分居”政策下,内城房屋一律让给旗人居住,在清廷为官的汉族官员,若非皇帝“赐居”于内城,大多寓于外城诸巷。而无论是从卢沟桥经广安门入京,或出城至西山郊游、或前往西郊御园朝见皇帝,栖居宣南都颇为便利,因此清代士人、官宦多居宣南,逐步形成了宣南士乡,发展出了宣南文化。

宣南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明代古刹长椿寺内,建于明万历二十年的长椿寺是皇家敕建庙宇,明末清初有“京师首刹”之称,曾盛极一时,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长椿寺地处宣南士乡,也是宣南士人当年的燕集酬唱之地。长椿寺还广结善缘,曾布施茶汤、兴办义学;清代中期直到民国时期,又作停放灵柩的场所。辛亥革命元勋张振武、清朝末代状元刘春霖、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停灵于此。

解放后,长椿寺变为民居。2002年,政府实施了长椿市保护规划,迁出原有居民,修缮寺内文物建筑,2005年这里成了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近年,西城区再次启动对长椿寺的大规模修缮提升,并于2023年5月重新对外开放。

如今,宣南文化博物馆以宣南士乡历史文化为主题,生动地展示宣南地区的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积淀。馆内设基本陈列“风声、雨声、读书声——北京宣南士乡历史文化展”,分为“此地为宣南”“士聚宣南”“斯文在兹”“先忧天下”“宣南新声”五部分,诠释士人心系家国命运、挺立时代潮头、勇于担当大任的人文精神。

除了看展,参观者还可在此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导览剧,与先贤们暂处。演员们身着古代服饰,互动交谈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到“孙公园”领略万卷楼风采、看颜李讲学论道、听公祭椒山、读宣南报刊……墙上的展览内容巧妙化为戏剧体验的表现形式,于演绎间重温士乡声华,感受不同寻常的文化之旅。

 

湖广会馆:大戏看北京

北京,可以说是“会馆之都”。从明永乐年间到民国初期,北京先后出现千余所会馆。会馆不仅凝聚着远行游子的厚重乡愁,更将原乡文化移植到异乡,创造出崭新的区域文化样式与文化精神。

近几年,随着规模化腾退修缮工作的不断推进,一度淡出历史舞台的会馆作为独特历史文化遗存,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并大放异彩,北京胡广会馆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湖广会馆始建于1807年,清朝时与正乙祠、安徽会馆、阳平会馆并称为京城“四大戏楼”。晚清及民国时期,梅兰芳、谭鑫培、余叔岩等名演员常在此献艺,当时的大师级艺术家,都觉得在湖广会馆演一出戏是一种荣耀。

不过,历史上曾在这里汇聚的,远不止梨园精英,还有各方京城名流。

湖广会馆初建时为私宅,后在道光十年(1830年)集资重修,升其殿宇,建筑戏楼,逐渐成为前清时名流学士宴会唱酬的地方,也成为宣南胜地。后来,在京任职和经商的“两湖”人士在名流召集下,集资翻修这处宅子,用以招待湖南、湖北进京参加会试的举人,湖广会馆的名字也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元代的时候湖南、湖北统为湖广省)。这个会馆后来也跟湖广一代渊源很深,包括曾国藩也经常光顾,两湖旅京人士也常在此聚会。再后来,孙中山在这里成立了国民党,中国近代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湖广会馆历史上曾历经多次修缮,其中1892年的修缮历时四年,确定了留存至今的建筑规模和总体格局。如今,乡贤祠、文昌阁、楚畹堂、风雨怀人馆、戏楼、子午井等均大体保持原貌,并以此形成重张后的重要文化活动空间。

2022年北京湖广会馆再次闭馆1年半进行修缮保护,并于今年1月重新亮相。坐落于馆内的“北京戏曲博物馆”,挂牌于1997年中,也是北京市第100家博物馆,重新开张后精心策划推出两大特色展览:“菊海鸿濛”京剧发祥地展及“巍然华构”北京湖广会馆历史文化展,以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以京剧艺术为主线的北京戏曲发展史,其中有清代内廷供奉陈德霖的进宫腰牌,武生泰斗杨小楼演出用的戏装等珍贵藏品。

会馆里的乡贤祠、文昌阁、宝善堂、楚畹堂、风雨怀人馆、子午井,也各个都有故事。

在乡贤祠楼上的文昌阁中,供奉着“文昌帝君神位”,这在京城内算是少见的,当时设立“文昌帝君神位”,也是为了给湖南湖北两省进京赶考的考生图个彩头。

而楼下的子午井,更是神奇不已,每日逢子、午时,清泉上涌,甘洌异于平时,所以被纪晓岚称为“子午井”。井台刻有铭文,为傅岳棻撰序,作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淘井竣工之时,记述了子午井的名称来源和其地的始末,其中一段如下:“湖广馆文昌阁之下有井曰子午,纪文达《阅微草堂笔记》云:‘子午二时汲则甘,余时则否,其理莫明,或曰阴起午中,阳生子半,与地气应也。’然二时何以水味独甘,其理究不可知,或说亦末足据。”

过去是人们同心勉力、共同经营的异地乡井,如今是承载各地风土人情、展现戏曲魅力的文化戏台,湖北会馆的“回归”,恰是对老建筑的最好保护。

 
本刊记者:马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