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混淆产能过剩及“僵尸企业”

2016-07-21 11:341 评论Views: 174

近年不少评论指中国需要改革经济,一些西方论者及“海龟”派认为,中国近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工业产能过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需转型发展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传统工业已无前途。此等说法有谬误的地方。

一直以来,传统工业提供大量就业,要是把工业淘汰,只发展服务业及高科技产业,就业机会大减,将引致严重失业。

传统工业方面,国内生产成本一般低于其他国家,具竞争力,现在产能过剩,乃是全球及国内经济近年增长放缓,加上产能增长太快等因素所引致。中国宜从其他途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一些论者又指,国内企业如煤炭、石油、钢铁及建材等,近年产能过剩,负债累累,发展前景无望,现时只是靠政府支持而免於倒闭,称为“僵尸企业”,长远而言,应逐一淘汰。此等论者显然不知就裡,说话不切实际,原因如下:

此等基础工业以制造中间产品为主,即是制造业所需的半制成品,十分重要。此等工业前后牵连许多不同行业,互相带动下,有助刺激经济发展。

以石油工业为例,炼油工业不但有助刺激上游的原油生产,也能推动下游的石油化工及相关轻工业发展,如塑胶、人造纤维及西药等。塑胶一类用途广泛,可製造玩具,及眾多日常用品如鞋类或饮食器皿等。若然没有炼油等基础工业辅助,下游的轻工业则难以发展。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足堪说明。1978年以后,中国采取对外开放政策,仿效“亚洲四小龙”,出口轻工业制品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发展,后来更成为“世界工厂”。主要因为中央政府於五、六十年代,已奠下重工业基础,使后来的轻工业发展得到支持。台湾及南韩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因此,一国若要发展工业,必先发展此等基础工业,实行“一条龙”式生产,利润较可观。相反,如大量中间产品均需依赖进口,充其量只能扮演加工角色,附加值很少,此等国家经济难有出头天。例如,泰国政府早期亦大力提倡发展轻工业,但至七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很多中间产品需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口,渐渐出现贸易赤字,无法以出口工业制品带起经济。既然中国有能力生产中间产品,怎能因为经济一时不景,而将之淘汰?

现时一些论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越南在加入美国所领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后,有望成为另一个“世界工厂”。但该国欠缺基础工业,最终会否重蹈泰国的覆辙,且等著瞧吧。

除了经济层面,此等基础工业关乎民生,生产不少必需品。例如,世上万种基建皆需用到建筑材料,如兴建房屋、医院、学校及港口等。钢铁及铜铝等亦然,可制造机器、铁路、飞机、轮船等。若说此等工业为“僵尸企业”应淘汰,岂非废话?

无疑,中国现时需要处理产能过剩问题,习近平也提出供给侧改革,强调“去产能”,但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一、现时不少中国过剩产能是旧式的,政府可抓紧机遇,送旧迎新,更换新科技(生产技术)、新厂房,讲求环保、节能、节材料。节能减排向来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首要考虑,此举一石二鸟,既符合环保原则,又能紓缓过剩产能。固然此等工程涉及庞大投资,但以中国的国力,当可应付。

二、开拓海外市场,出口过剩的产品,尤其中国现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策略,蓝图横跨欧亚大陆近六十个国家,总人口约四十亿,占全球六成三,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例如,中国拟兴建铁路及公路网把此等国家连接起来,又建立航道贯穿沿线港口,所需的钢铁及水泥等建材数量巨大,正是一石二鸟。

一些西方国家批评,中国国企得到政府大额补贴,以低於成本的价格在海外倾销过剩产能,违反市场经济原则。但事实是否如此?外国商人肯买中国货,足证中国货具竞争力,生产成本低,而且品质合格。若进口者无钱赚,它们一定不会买。

世上任何一个国家,眼见本土工业受到威胁,都会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它们,无可厚非,英美及欧洲诸国皆如是。以钢铁业为例,有报导指,八十年代,一些欧洲国家对出口的钢材进行补贴。2002年,美国批评欧盟、日本等八国出口的钢材,损害了本地钢铁业的利益,对其货品加徵约三成进口税。如今西方国家批评中国的钢铁业,保护本土工业,如出一辙。

再者,早于十九世纪,英国是当时最发达及最先进的工业国,她提倡放任经济,鼓励全球贸易流通,目的是要大量外销本国工业产品。為何西方国家可以,中国则不行?明显是持双重标准看事物。

长远而言,中国可考虑双线发展,兼顾基础工业及轻工业,一方面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行销至沿海城市及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生產可用的轻工业制品,售予国内农村及发展中国家,此等地区只求温饱和可用货品,对普通质素工业制品的需求很大,市场潜力有很大增长空间。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前景仍然乐观,所谓无望的“僵尸企业”问题根本不存在,现在只是产能过剩一时,相信在政府协调下可缓解。

作者系香港能源经济学会会长   周全浩
注:本刊独家稿件的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本刊专有,如需转载,请载明出处。

深度财经报道,精准预测,独家解析,尽在《东方财经》,欢迎关注:东方财经杂志公众微信号(ID:dfcj-bj)

东方财经二维码

Tags:

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