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文明依然没有战胜野蛮

2024-03-06 16:32评论关闭Views: 46

eluosi

俄乌战争爆发两周年了,各国媒体掀起了一股回顾战争、展望未来的炒作热潮。战争的攸关各方也纷纷对介入战事进行辩解。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似乎没人关心何时和如何终止战争。相反,停战的希望更加渺茫。俄方虽有和谈意愿,但声称必须以实现战争目标为前提。乌方则一再发誓,不赶走侵略者决不收手。美国和盟国也再次表达坚决不让俄罗斯获胜的决心。战火一旦燃起,任何一方都不会轻易认输,不到难以为继,各方都不大可能收兵。战争没有继续扩大,算是谢天谢地了,但“北约可能出兵”的声音已在欧洲回荡,战火会不会燃遍整个欧洲,我们只能祈求上帝保佑。

一场战争,打了两年,时间不算短了,但依然不分胜负,说明各方未达战争目标,也说明这是一场失算的战争。战争的发起者俄罗斯已被证明当初的决策是失误的。西方盟国为支持乌克兰打赢战争,表现出与美国的空前团结,配合美国进行拱火,试图由此拖垮俄罗斯,但至今也没有达到最终目的。由于美国和盟国的全面介入,战争的最后结局不再取决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操控中心在华盛顿和布鲁塞尔。

战争最大的输家当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成为“民族英雄”而载入史册。他作为“战时总统”无疑是合格的,但他的战争决策未必都是对乌克兰有利的,这将由历史作出回答。战争对乌克兰造成的巨大灾害已无法挽回。作为被入侵者,乌克兰无疑处于道德高地,最易得到支持,无论怎么反抗都能获得理解,泽连斯基也因此被西方捧得“大红大紫”,这更激发了他的抗俄意志。如果他放弃反抗,将是很丢脸的事情。

对俄乌而言,两国矛盾固然根深蒂固,虽然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很多,但两国选择了野蛮的战争手段。战车一旦启动,就很难刹车,当事方也没有心思考虑打仗以外的其他选择。美国及其盟国还会为乌克兰的抵抗提供源源不断地援助。然而,战争拖得越长,对乌克兰的损失越大。家园已经变成废墟,越来越多的乌克兰同胞成为炮灰,留下的只是可歌可泣的抗俄精神和美国的战略利益。

作为主战方的俄罗斯,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很可能是冷战后最大的战略失误。俄当年对北约的步步紧逼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作为战斗民族,受不了这种憋屈,是可以想象的。俄对乌出兵,无非两大目的,一是教训一下乌克兰,推翻亲西方的政权,将乌变成亲俄国家,使其成为防御北约的战略缓冲;二是占领更多的乌领土,肢解并弱化乌克兰。但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俄对战争的后果并没有深思熟虑的对应方案,整个出兵行动显得仓促和粗鲁。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来也表示当初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对西方国家的反制也没有给予足够估计,这实际上承认了军事行动的决策失误。他表示俄从来没有拒绝和平谈判,这似乎在为俄下台阶埋下伏笔,但他强调即使谈判也不会放弃俄在乌的利益。最要命的,是俄出兵缺乏法理和道义上的充分理由。乌克兰确实发生了很多对俄罗斯和俄族人的敌视行为,美也极力拉拢乌加入北约,乌也很积极争取加入北约,这些都触犯了俄的安全利益,但这些事实并不足以对一个国家发起军事行动。俄没有将西方和乌触犯俄利益的事实作为筹码进行讨价还价,至少在没有穷尽所有手段的情况下便出拳拔剑,这在道义上、法理上和舆论上都给俄造成了极大被动。

虽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这场战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公开站出来为俄的入侵行为辩护,因为主权不可侵犯是国际关系的红线和底线,像中国这样坚持劝和促谈的态度,虽是最理智的做法,但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军事行动两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距离当初确立的战争目标越来越远,战争的损失越来越大。俄在军事上没有实现速战速决的预定目标,外交上受到极度孤立,经济上遭到前所未有的制裁。战争促成了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俄与北约的边境大幅延长,北约成员国大肆扩充军备,特别是波兰、捷克等与俄邻近的国家趁机增加北约驻军。北约国家呈现空前团结,对俄敌意空前上升,俄的安全环境空前恶化。总的看,战争的实际效果与俄改善国家西部安全的初心适得其反,而俄罗斯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数。

如果说俄乌战争的赢家,应当说非美国莫属。美国无疑是从这场战争中获益最大的国家。俄乌战争以来,美国与盟国的凝聚力达到了冷战后的最高点,美国让盟国再次切身感受到,他们离不开美国的保护,只有和美国紧紧站在一起才有欧洲的安全。冷战后,如果说还有欧洲人对美国霸主地位不大认可的话,那么,这种质疑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便被美欧大团结的新气象所压倒。

美国大发战争财更是不争的事实,连美国副国务卿纽兰近日也公开承认,援乌的钱大部分回流到了美国经济,被用来制造武器,在美国约40个州创造了高薪工作岗位。言下之意,美国纳税人的钱通过政府对乌援助的方式转回到了军火商的口袋。对美国而言,再次证明“战争就是商机”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另外,从维护霸权的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也是俄乌战争的最大赢家。俄罗斯是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消除俄抗衡美国的能力,是美的长期战略。战争使俄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大伤元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对来自俄罗斯的威胁,美国可以高枕无忧了。美国及其盟国虽然没有直接出兵,但实际上却动用了经济、政治、科技、武器、外交、情报、信息、舆论等全方位的力量,其作用超出了直接出兵,却避免了直接出兵的风险。

作为俄乌战争的外溢效应,世界经济格局,包括国际贸易、产业和金融体系正在重塑。美国试图带领西方盟国构建一个排除战略对手的国际经济体系。西方对俄的金融围剿是史无前例的,西方正酝酿没收俄在西方的资产,并将其作为援助提供给乌克兰,这听起来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将打破国际金融规则,冲击国际社会对国际金融规则的信任。

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和人工智能的高度文明时代,却依然没能改变互相残杀的宿命。昔日的兄弟,一夜之间成了不共戴天的敌人,数十万计的俄乌父母失去自己的儿女,成为二战以来伤亡人数最多、使用武器最先进的战争。

保护生命是人类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也是国际关系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伴随苏联解体而被西方专家宣告的“历史终结”,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人类对战场上的杀戮依然习以为常。一边是生命至上、人权至上的普世价值,一边又是无休止的武器升级换代和杀人如麻的战场。这种野蛮与文明共存的怪象不消除,生命和生存作为最高价值就是一句空话。
作者: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