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港楼见底了吗?

2024-02-27 17:06评论关闭Views: 10

 xianggangloushi

去年港股港楼跌跌不休,恒指自年内高位累泻约25%,官方楼价指数也自年内高位累挫约12%,跌幅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名列前茅。影响所及,市场愁云惨雾,忧虑到负财富效应恐损及经济,要求政府出手干预之声亦变炽热。究竟,香港股楼两市见底了吗?更重要是,展望2024年及更久远的未来,又会否迎来反弹呢?当前是否入市时机?

 

 

严重超卖 股市低吸时机

先谈股市。

对环球股市来说,2023年份属牛市。美股正是佼佼者,去年纳指劲飙44%,标普500亦大涨25%,两者共执去年主要市场升幅首一二位,反映传统工业股为主的道指也升14%。就连迷失多年的日股,都受惠日圆贬值等急弹28%;至于总市值刚超过香港的印度股市,去年也录得相若升幅。欧股方面,除了英股微升4%,Euro Stoxx 50指数涨幅亦约20%。相较之下,不升反跌的港股,无疑严重落后了,去年1月曾上望23000点,到12月份则徘徊于16000点。即使算不上斯人独憔悴,毕竟沪深股市同样报跌,但恒指跌幅还是相对较多,难怪一众股民哀鸿遍野。

然而,由股价到股市,会不会永远只跌不跌?又会不会跌至0元或0点?不会。有别于并无内在价值可言的虚拟货币或虚拟资产,俗语点说,恒指绝对“跌极有个谱”,最多只会“超卖”,概不可能“清零”。那么,这个“谱”或跌幅下限,到底在哪里呢?技术上许多指标均值参考。

最简单的指标莫如市盈率(PE)。市盈率即价格除以每股盈利,截至去年底,美国的纳指和道指,分别高约28倍和26倍,至于港股则仅10倍左右。众所周知,股市不单受基本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资金因累以至情绪因素影响,换言之可以“超买再超买”或“超卖再超卖”,但跟基本因素的距离终归有个谱。以恒指为例,自1997年以来的市盈率,普遍介乎10倍至30倍之间,当然不可能出现0倍之窘,也鲜少会高达100倍或以上。由是观之,现价市盈率低至10倍的港股,岂不是处于历史低位以至见底?

踏入2024年,港股果然稍稍扭跌为升,恒指在稍稍跌穿15000点后,至1月底已回升到16000点,即使全月计无甚升跌,但至少好像已经触底。如果恒指要达到美股的市盈率水平,即意味至少有100%以上升幅。即使要升至欧股现时市盈率的约15倍,亦有约50%的潜在升值空间。还是那句话,“宁买当头起,莫买当头跌”纵是资金市下一个规条,亦服膺市场情绪,不过“别人恐惧我贪婪”的价值投资法,到底还是客观适用。

始终,恒指内在价值不是零,股价亦然,除非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以至倒闭,只要有盈利支持的话,有盈利自然也有派息,持有股票亦将有利可图,那么股票就有价值。股价与股息率的关系,犹如债价与孳息率般,两者呈现反比,即股价愈跌则股息率愈高。例如某股股价100元,每年派息5元,则股息率为5%;当股价跌至50元,但在盈利维持兼之派息维持的基础上,依旧每年派息5元,则股息率会升至10%。

股息率正是另一常见指标。查1997年以来,恒指股息率一般在2%至5%左右;去年最高股息率时,息率就超过4.2%,不少高息股更高逾10%。美联储加息周期下,香港不少银行都推出5厘以上的定期存款,大受散户欢迎。去年由港府发行专为长者而设的银色债券,保证息率有5厘已获逾700亿元巨资认购;及后港府再发行推动绿色金融、保证息率4.75厘的绿色债券,亦成功吸资约300亿元;年尾压轴由机管局发行的零售债,息率纵降至4.25厘,但也吸引超过100亿元认购。当然,股票不同债券,前者有价格波动风险,后者则可稳定收息,但当4至5厘的债息已够吸资逾1000亿元,股息率有4厘的恒指,甚而高逾10厘的不少高息股,资金倘真纯粹向钱看,岂有视而不顾之理?尤其是,现时港楼的回报率,则低约2至3厘之间。

 

 

仍嫌超买 楼市料再调整

如果说港股令人失望,港楼更恐令人绝望,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肯定更大。

置业乃绝大多数市民毕生最大投资,即使自住,望见自己最大资产大幅贬值,难免也会牵动情绪,以至消费意欲。差饷物业估价处的官方楼价指数去年虽下跌了12%,但以前年高位计算,累计跌幅则超过20%。宏观指数如是,微观地言个别屋苑的跌幅难免更痛,尤其楼市的交投活跃度不及股市大,因此容易被低成交的屋苑淡化波幅;事实上,个别热门屋苑的成交价,特别是一度如雨后春笋涌现的“纳米楼”,当时为了将货就价——即透过降低面积来降低入市门坎——而供应大增,现在则随着楼价回落,低门坎的需求亦告大减,个别成交价的贬值幅度更达30%以至40%,每宗交易损手数百万元计。

负资产阴霾重临,也勾起了港人之痛。所谓负资产,即受累楼价下跌,以致较按揭贷款金额还要低。想当年沙士来袭,香港经济及楼市直插谷底,“负资产满街”一度成为热话,悲凉的是不少人还烧炭自杀……近期,负资产宗数从此前近零水平,急飙到去年第四季逾2.5万宗,按季且增1.3倍,难免令人哗然。尽管金管局解释,这主要涉及银行职员本身优惠或按揭保险计划之类的高成数按揭。事实上,最新拖欠比率仅为0.03%,非但较整体按揭市场的0.08%还要低,足证目前相关个案的还款能力仍很稳定,不虞因无力偿还而遭银行收楼,且也远低于2003年高峰的2%以上。加之现时负资产宗数和金额只占不足半成,而当时则更占两三成,故不见得会威胁到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凡此种种,皆说明今日楼市远未至于回到昔日惨况。

股票既然有价,不易沦为废纸;被称为“砖头”的住房,又是否一样?的确,房屋不单有居住功能,还可以放赁收租,即使沦为负资产了,银行强制收回后亦会变卖套现,换言之楼价极小可能“清零”。那么,楼价下限又可如何计算?

租金回报率正是指标之一。笔者向来以此指标,警惕早前港楼严重偏贵。尤其在加息潮下,如上文述,低至2至3厘的租金回报率,某程度上已少过目前升至4厘附近的按息了,意味除非觊觎升值潜力,买楼收租概无吸引力可言;现在楼市只升不跌的预期破灭,投资者入市动机自然更低,亦令楼价持续向下寻底。值得留意的是,正当股价累跌,股息率逆向升至4厘以上;楼价纵然跌幅不小,差饷物业估价署统计的各类私宅租金回报率,仅从1.8至2.3厘之间微升到最新的2.3至3.2厘之间。以此量度的话,港楼恐怕还有进一步下跌空间。

另一指标是市民负担能力。可惜的是,相关数据较为滞后,金管局最新仅提供截至去年上半年的资料;当时,楼价与收入之间的比率,仍高近16倍,虽然已较高峰期约20倍回顺,但跟长期平均数约10倍尚有颇大距离,至于收入杠杆比率,变动则更加之小,仅从最高约80%微降至77%,并仍高于长期平均值约60%,这主要反映按息上扬影响。随着楼价下跌,两个指标料会进一步下跌,但相信尚不足以恢复正常水平。以此衡量的话,可见今日楼价仍嫌偏高,仍未跌入超卖区域。

始终,一如前文屡屡强调,港楼过去累积太多升幅,早该出现调整;现在终于回调,基本上乃重回正常水平的一个必然过程,而这个过程某程度尚未完成,未来还有不少推进空间,因为上述两个指标都不约而同指出,港楼依然很贵。

 

 

四大因素 势呈大变

展望将来,几个因素将呈变化。

一是资金因素。美国年内即将减息,肯定会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包括港股港楼亦然。其中,股息率与租金回报率,两者本来极易随息率舞高弄低,这既证诸前一阶段的超宽松货币环境,现在美息复常回升则引致两者价格回调;若然息率预期向下,以致跟股息率和租金回报率的差距收窄,股楼两市会否见底反弹?多少总会利好。但问题是,美息下调速度仍不确定,利率期货显示今年中美联储几乎肯定减息,50%看好届时累减0.5厘,35%更认为会累减0.75厘,而到今年底,逾80%尚推断减息1厘以上。然而,要谈回到早前的零息水平?则几不可能,至少短期内,或没重大经济危机的前提下。所以,港楼要重返早前历史高位概不容易,股市则或有不小的反弹可能。

二是政治因素。不必讳言,中美矛盾加剧,亦为西方资金舍港他投的一大背因。随着局势缓和,不切实际的“分道扬镳(de-couple)”之谓,早在其他国家非议下被“去风险化(de-risk)”取代,两国并已恢复高层对话交流,凡此种种都意味最坏时刻可能过去。但要留意的是,“新冷战”或属一种长期竞争,未来不排除有人挑起新事端,而且今年美国将会举行大选,总统谁属也将影响中美关系,甚至不排除有人借助炒作“中国威胁论”来助选……不过有一点不能忘记,资本市场总是向钱看,如果投资香港有利可图,包括港股港楼有趁低吸纳的“财息兼收”潜力,有麝自然香,醒目钱到底不会舍港他投。

三是基本因素。对股市来说,资金流影响份属一时,最根本的是上市公司有钱赚、有息派。在香港经济持续好转,继去年GDP增长3.2%后,市场预期今年会再增约3%,配合内地去年GDP已增5.4%,今年亦料增约5%;对比美欧增幅分别只有2%或1%以下,试问哪个地方的盈利及派息更有保证?当然,宏观如是,微观地看各股诚有分别;事实上,美股近期表现虽然勇猛,但市场早有指出,如果撇除受惠AI热潮的几只极强势股份,标普500指数的500个股若然只计其余的493个股,相关“标普493指数”过去一年实无太大变化可言。香港股坛一个“炒股不炒市”说法,以形容个别股份表现或胜大市表现;有鉴现时港股整体均属“超卖”,在整体经济、个股盈利及派息等基本因素支持下,大市见底反弹的空间固然不小,个别强势股份的潜在升幅相信更大。至于楼市,在市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大前提下,租金水平近期其实不跌反升,这也是抗衡楼市跌跌不休的重大基本因素——只不过,受累楼价仍嫌偏高,目前低于按息或定息的租金回报率,尚不足以支持楼市止跌回升罢了。

四是情绪因素。人们过去迷信“楼市只升不跌”,纯因长年牛市令人着迷;现在楼市扭升为跌了,人们又转而担心不见何时见底。情绪往往导致资产价格的“超买”或“超卖”,但基本因素终归才是内在真实价格何在。现时美股情绪固然高涨,以致带点“非理性亢奋”,当这种高涨情绪降温,尤其是出现一些逆转情况,市场难免会回归理性,继而重返以基本因素为主。事实上,当前港楼正正处于由“非理性亢奋”回归理性的调整过程,租金回报率逐渐跟按息或定息靠拢;至于股市,“非理性悲观”则导致股价严重低于股息率,若然日后情绪回归理性呢?现时是否“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时机?

港股港楼是否见底,综合以上因素,有时候某因素会较为凌驾,有时间某因素又会重新抬头。资产价格总是浮动,不会一成不变,市场上亦有千千万万的“投资法”,但万变不离其中的只有一条,就是“高卖低买”,而非“高买低卖”。懂此投资必胜大法,自然无往不利。

 

作者:明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