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毗邻而居(外二篇)

2024-01-12 14:33评论关闭Views: 14

 

在国人的社交圈子里,邻居是个不容小觑的特殊存在。除了你的家人、亲友、单位同事以及因工作和生活而交往的人之外,住在自家附近的邻居,或许就是与你接触最多、气息相闻的那些人。俗话说,瞒天瞒地,瞒不了邻居隔壁,他们是你日常生活状态的随时见证者。即使在一切不求人的现代社会,居家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比如像漏水、停电、供暖、装修等,总是离不开邻居的帮忙与配合,因为线路、管道的一体化将各个家庭有机扭结在一起,亲戚朋友再好也爱莫能助。彼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结果,于是也就有了“远亲不如近邻”之说。

邻里关系的和谐融洽,是农耕时代的文明遗产。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一家一户的单薄实力,根本无法抗御各种随时可能降临的天灾人祸,部落的组建有效地将个体演变为群体,一旦出现紧急事态,素常各自独立的家庭,在族长或者乡贤带动下开始抱团取暖,依靠族群的集体力量来共渡难关。后来乡村的出现,不仅保留了原始部落的雏形,而且还将这种传统演变成遇事互助的邻里关系。在超稳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时代,土地和房产是家庭唯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没有万不得已的情况发生,人们根本不会主动迁徙,所以每个村落不同姓氏的家庭,彼此祖屋相望,世代为邻,邻里之间知根知底,各家各户的大事小情全部一清二楚,正像当年《红灯记》里李奶奶所说的那句台词,叫做:有堵墙是两家,拆了墙就是一家子。就这样,一辈又一辈接续下来的乡情世谊,逐渐把邻里关系转化为亲如本家的外姓人。这种状况目前在乡村和小城镇依然完好如初的保持着,由此而孕育的纯朴民风,让乡村社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温馨的归宿感。

童年的记忆中,这样的地方街坊邻里之间的走动是频繁的,几乎每日每时都在进行。那时节,谁家碰到难事,不用张罗求助,邻居们会自动聚拢,一起出谋划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商议如何解决难题。谁家碰到婚丧嫁娶的热闹事,邻里不仅会凑个份子助兴,而且各家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会主动拿出来用于待客,请来上门帮忙的人也绝无误工补偿一说。在物质匮乏、物流又极不发达的年月,常有不速之客登门,一般家庭很难凑齐四个菜,邻居看在眼里并不作声,会悄悄地把自家平常舍不得吃的咸肉、咸鸭蛋、粉条、粉皮、松花蛋之类的食物送过来,以解燃眉之急。就连平常谁家做饭突然发现缺了调料,很自然地会让孩子拿个碗到对门邻居家厨房里倒些酱油醋之类调料过来。无论学校离家远近,孩子上学下学一概不需接送,如果家长有事,有时连招呼也无须打一个,学生就可以直接到邻居家去玩耍、做作业,甚至吃饭,等家长办事回来,道声“有累了”,就把孩子直接领回去。做这些事,好像都是义务,天经地义,毫无个人得失算计。天长日久,这样的互帮互助行为渐渐演化成乡村敦厚而素朴的民俗,如果哪家与此有违,遇事退缩小气,就会自然孤立,乡里乡亲也会冷眼以对,孩子大了想找个媳妇都没人愿意帮忙。因而,《孟子》所谓:“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或许就是这种传统社会邻里关系的真实写照。

当年,我们山东老家后院住着一对李姓的老龄夫妇,家无男丁,女儿出嫁后,老两口形影相吊有些孤独,恰好我母亲幼年失慈,左邻右舍纷纷撮合,非要母亲认个干娘不成,母亲在大家近乎玩笑的气氛中虚应下来。结果未曾想两家真的成了亲戚,不仅是以“娘”相称,而且平日里谁家做了好吃的饭菜,总要相互端一份到另一家,有时甚至直接请到家里共同分享。再后来,两位老人先后患病,母亲真的像女儿一样嘘寒问暖,请医送药、喂水喂饭,直到两个二老故去。老人过世后,他们嫡亲的外孙辈一直和我家保持着亲属般的往来,两个完全没半点血缘关系的亲情,就这样被三代人真真切切地维系下来。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的大城市几乎没有可能。

当下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社会流动增速,人际间的深度交往正在日益减少。尤其是高楼林立的超大城市,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更加严重。不仅是楼群间十分狭窄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公共交往,而且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单元楼加剧了这种隔膜,更易于让那些为生计奔波早已疲惫不堪的人们回家蜗居。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与物流,让每家每户完全可以不须借助邻里的帮助,就可以毫不费力地解决自家所需的各种物质与精神生活需求,再加上现代人对个人私密的高度重视,更为有意地躲避外人的介入,故而,传统的邻里关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流动迁徙的频率快速攀升。受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带动,除了少数尚未拆迁的老住户之外,估计有超半数的人家住房倒换率不会低于三次。一些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宿舍,每隔三五年,住户能更换一半,地段好的商品房转换率就更高。经常是你家对门邻居还没弄清姓什名谁,房客又换成了另家人。即使毗邻相居三五个年头,大家早出晚归,来去匆匆,平常也难得有几回碰面机会。开始不熟,进出遇见点头问好,却少有深入沟通;后来熟了,反而愈加不好意思询问姓名,一问反倒觉得格外生分。即便是同住一幢楼房,相处过十年八载的老邻居,多数情况下上也很少有互相串门的交情,倘若彼此能知道对方姓名已算不错,至于祖籍所在,供职何处,几乎全然不知。现代水泥森林阻断了邻里亲情,正所谓,隔重门户隔重山,隔层楼板隔层天。这倒应了庄周老先生那句名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辈人对目下这种邻里关系十分不屑,他们格外留恋曾经的乡镇和小城市的生活状态。即使无奈随子女而迁入大城市,他们也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突破这种自我封闭的疏离氛围。带孩子的老人会主动走到一起,让小朋友们在公共空间成群结队、亲密无间的游戏玩耍;不带孩子的老人会选个阳光充足的亭台回廊,或打牌或聊天,天南海北、家长里短无所不谈,大家朝夕相处,呆久了,从不识到熟识、从相识到相知,彼此的好感逐渐发展为邻里友谊,无形中接续起传统,构建出城市社区内一个个特殊的老年社群。

是向往传统式邻里间的密切往来,还是追求现代邻里关系的单纯淡泊?或许各有利弊,我们无须染指这个属于社会学家的课题。但无论怎样讲,一个楼洞同进同出,邻里之间爱答不理、形同陌路,总不是一种良好的社会状态;岂不知,为了生存发展而疲于奔命的现代人,表面上披荆斩棘、英勇无敌,其实内心未必那么强大,他们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更渴望得到社会各方的理解、关爱和支持。邻里若能做到热情相待、友好相处,融洽交往、守望相助,岂不给茫茫人生路负重前行者投射一缕亮色?全社会若能同心协力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人间还会缺少温暖与关爱吗!

行文至此,我被楼下装修的电钻声震得头皮发懵。这令人难以忍受的高分贝噪音,无疑正在现场诠释着邻里关系。几年前,我家房子装修,尽管严格遵循了装修时间限定,挡不住楼下居住的老大妈一再向居委会投诉。当时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考虑到邻里关系,我带着小外孙登门解释并致歉。未曾想,老人看到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抓着小朋友的不放手,把橱柜里好吃的东西悉数拿出,孩子不要都不行。老人不仅没向我抗议,而且还不断陪不是,解释说自己心情不好,要我千万别介意。本来满心的委屈,顿时化为对年迈老人的深深负疚。若干年过去了,我也成了退休居家老人。楼下连续传来、却又无处可躲的剧烈噪音,让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我下楼想借机询问一下老人状况,不料业主已变,告知老人去年过世,子女把房子转买他人。转身回家,感伤良久。眼看着还十分健康的老人说走就走,人生何其无常!于是乎,刺耳的噪音转瞬不再那么刺耳,我瞬间明白了,自己当下体验到的正是当年老人所承受的痛苦,不由暗想,一定要以超强的耐受力隐忍楼下装修的噪音,算是对逝去老者的一份悼念与报答。

由此看来,邻里关系也是一门常处常新的学问。

 

礼尚往来话人情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乃国人普遍信奉的人生哲学,它让“人情社会”的标签妥妥地安在这个文明古国的头上。

礼尚往来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礼记》中就有:“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的明确记载。再往前追溯,这传统或发端于氏族社会早期。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为减少内部摩擦,协调部落人群之间的生产与生活步伐,同心协力抗御自然灾害以及兽群或外族侵袭,迫切需要建立起以血缘加上沾亲带故的旁系互相衔接起来的亲情链条,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最终形成了以盘根错节的血缘关系来维系族群共同利益的宗法制度。这对后世构建起超稳定的家庭与社会关系,一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尽管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淘洗和朝代更迭,这一制度与日后渐成阵势的儒家崇礼重教的意识形态相结合,把立纲常、尊礼教、讲道德、重人情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地强化下来。诸如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老恭少敬、赡养老人之类极富情感色彩的人伦礼仪,几乎成了东方民族约定俗成的风俗符号。

缘于血缘、人情与礼仪的极致是忠孝节义,最后定型为整个封建社会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上流社会、达官贵人会把君王的赏识看作谢主隆恩、报效国家的机缘;江湖上也把“士为知己者死”的说辞挂在嘴边,为报施恩者的大情大义,可以衔环结草、生死不负,假若此生难报,来生再效犬马之劳;民间照样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说。在这里,情义成了超乎世俗的物质和生命之上的精神高地。

目下,这传续千年的文化传统,正在遭遇商品交换意识的严峻挑战。新年假日期间,来自各地的亲友串门走动、聊天聚会时经常谈到,不少地方人情往来早已超越了情感联络的范畴,水涨船高、不断攀升的礼金重负已成为人们望而生畏的人情畏途。除了过去常规的婚丧嫁娶普遍大操大办之外,各种名目繁多的筵客随礼令人应接不暇,像婴儿出生、孩子升学、子女定亲、老人祝寿、新房搬迁、工作调动等等,凡是涉及到当事人以及家属的一切可以搞出名堂的事体,都要广发邀请、大摆宴席,凡沾边的亲戚朋友和同事都在邀请之列,受邀之人碍于情面,无论赴宴与否基本不可回拒,且须送上拿得出手的份子钱。风习所趋,若有人不搞或者操办小了,就有人缘不佳之嫌,受到莫名的鄙视与嘲讽。通常工作单位人口多且交往广的活跃分子,每月送出三五个、七八个份子钱皆属平常,不少人经常会发生每月的薪水不够随礼,需要四处举债过日子的事情。人情,正在变成普通民众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联想到我们这代人大多一贫如洗即裸婚的历史,顿时冒出一身冷汗,如若当年也是如此这般的高价彩礼,估计许多人至今只能光棍一条。

凭心而论,受传统儒学浸润的古人普遍具有浓郁的人情味。然而,他们讲的人情更多的是情面而不是物质,因为脸面与节操相关,为了神圣不容侵犯的脸面,他们可以奋不顾身,牺牲一切。稍作梳理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耳熟能详、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都与知恩图报、崇节尚义的社会伦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荆轲刺秦,就是典型案例。当年,燕国为解除秦国日益迫近的战争威胁,太子丹拜江湖义士荆轲为上卿,极尽情感笼络之能事,赐高等馆舍,每天登门问候,还置办奇珍异宝、华服美馐、豪车骏马以及美女任其享受。游东宫池时见荆轲以瓦片投向乌龟,太子丹就送以金丸;乘千里马时荆轲说一句千里马肝美,太子丹就杀马取肝以奉;更过分的是华阳台酒宴上,荆轲夸一句鼓琴美女“好手”,太子丹竟斩美女之手相赠。皆因“太子遇轲甚厚”,荆轲才为情所困,充当刺客,慷慨赴死。同样,豫让也因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智伯被害,决心刺杀赵襄子为其报仇。第一次行动失手,怕暴露身份,于是以漆疮烂身、吞炭弄哑喉咙,残身苦形,再寻时机。在第二次行刺同样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豫让仍坚持“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的理念,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得到成全后,欣然伏剑自刎。深究起来,这二人都与当事人无怨无仇,奋然冒死作刺客的根由皆为恩情二字。尽管事件本身难下是非判断,但他们舍生取义的无畏行动却普受后世称道。

抛开这些极致的事例,韩信“一饭之恩赠千金”和胡雪岩“投桃报李”的故事,或许更能说明问题。韩信少年失怙,家道贫寒,虽刻苦用功但无以为生,迫不得已吃别人的“白食”,遭人冷眼。韩信不忍,尝试以垂钓换饭吃,温饱依旧无法保障。淮河边替人漂洗纱絮的漂母见韩信可怜,常把自己的饭菜分食与他,韩信深受感动。直到发达封侯之时,仍念念不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并以千金赠予。胡雪岩的经历也如出一辙。在尚未出道的学徒期,胡过着入不敷出、朝不保夕的生活。恰赶上外地来杭州谋事的表叔突然病倒,急需就医,他腰无分文无力相助,又不忍心抛下病榻上痛得死去活来的表叔,只好心怀忐忑地向友人求助。不料朋友之妻丝毫未考虑他的偿还能力,毫不犹豫地借他五两银子。胡雪岩感激涕零,把老娘留给他的一只风藤镯子作抵押。镯子不值钱,作为母亲遗物相押尤显郑重。还钱时,友妻要归还镯子,胡却婉言谢绝,认为钱虽还了,但自己落魄时友人慷慨解囊的人情还没还,表示将来有机会补上这份人情时再取不迟。若干年之后,朋友遭人暗算,生意陷入困境,未及张口,胡雪岩闻讯立马行动,出钱出力,帮朋友成功脱险。胡雪岩用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具体行动,实践了他情义、诚信至上的价值准则,不仅为自己积累了巨大人脉,也成就了他庞大的商业帝国。此外,还有像晋文公重耳以退避三舍的践诺,来报答楚成王在自己走投无路时收留厚待的情谊;盗马食肉者,日后群体出动解救秦穆公,报穆公当年不究杀马之过、反而以酒相赠的恩情;特别是诸葛亮以大半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丰功伟业,来回报刘备当年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宽厚襟怀和用人不疑、从善如流的高尚品德。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情在国人心目中的实际分量,而且还精辟诠释出物债易偿、人情难还的深刻道理,表明以心换心、以情交情的心理补偿机制在人们社会行为中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为了补偿一个人情,动辄以命相许,或者终身背负精神重荷,确乎过于沉重。尤其是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公民个性的解放,都给人情往来的方式提出了崭新要求,传统的人情世故早已不再适应现代人交往的需要。我们要承继崇礼尚义的优良传统,不让日益扩张的水泥森林把人际关系搞得冷若冰霜,目的是借助其乐融融的人情交往和人际关系来加强心灵沟通,这对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度和精神凝聚力,维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都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同时必须强调,现代文明不再有人身依附关系,平等的人情往来不应掺杂任何以交换为前提的功利因素。社会在倡导和谐人际关系的同时,更应重视法律制度建设,任何有人情味的公共社会活动都不能超越法理,必须依法依规,照章办事。即使在法律制度难以规范的私人交往空间,世人也不应让正常的人情往来有违于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高价彩礼和各种名堂繁多的大操大办的筵客行为,如果忽略了人情中“情分”的主旨,把广为散发的请帖变成收罗钱财的告知书和催款单,将正常的人际关系异化为充满铜臭气的物欲奴隶,这就极大背离了人情往来的初衷,属于典型的人性的堕落。

婚丧嫁娶活动需要一定的形式和氛围的烘托,亲朋好友的相互参与当然会给当事人带来荣光和温暖,但参与的方式重在情感交流而不是物质交换,礼金只是某种仪式化的象征。如果以礼金的多寡来衡量亲疏,那么人情必然一文不值。全社会都应该大力呼吁健康的人际关系,移风易俗、新事新办,防止新时代的礼尚往来重新滑入旧社会“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的窠臼,不能让人情在无限度的亏欠与偿还的轮番交替中不断加码,把加深亲情友情的渠道变成人们普遍难以忍受的精神累赘,更不能让那些寻私枉法、利欲熏心者有可乘之机,把正常的人际交往变成他们收刮钱财、贪污腐败的脱壳平台。

重情重义本是人性之美,假若人情变成人情债,人性的美好必将荡然无存。

 

 

换季

去岁入冬,朋友送来几盒市场上很少见到的青绿细长、脆甜可口的沙窝萝卜。大半个冬天,这些萝卜与苹果、香蕉、橘子一起摆在茶几上当水果食用。春节过后,有客造访,看到萝卜喜出望外,主动申请尝鲜。不承想切开一看,突然发现前两天还好端端的萝卜原本充盈的汁水已经枯竭,刀过处棉絮状的印痕清晰可见,吃起来味道全然不对。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月历,始知立春即至,萝卜转瞬逼近糠不可食的地步,大自然的造化之功透出几分玄妙与神奇。

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时序就这样按部就班、永不停歇地运行着。有人欢呼冬去春来,高歌礼赞绿意的萌动与生机的勃发;也有人看到秋风萧瑟、残花逐水,就失落地哀叹易逝的流年和人生的无常。“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季节的轮替从来不会因为哪一类生灵的好恶而发生些许改变,这就是大自然变动不居、一往无前的磅礴魅力。

由此想到自己与季节变化紧密关联的一个生命体征,愈发强化了这种感受。差不多有20多个年头,不知何故,每年一进秋季,鼻子瘙痒难耐,打喷嚏流鼻涕,如同感冒一般。开始没在意,猜想可能是风寒着凉,后来变成秋天连续不断的常态症候,才发觉有点不对头,找医生一瞧,立马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病原找到了,却尚无良药可治,只能用抗过敏药物予以辅助性缓解。对我这个常年不进医院的人来说,坚持吃药不仅痛苦,而且还有药物依赖的担忧,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与过敏源的接触。无奈蒿草花粉、化学粉尘弥散于空气之中,人不能不呼吸,那就只好在适度增加呼吸道保护措施的同时,每年盯准立秋的日期,提前采取外用喷药的方式来控制鼻黏膜对异物的过敏程度。几年尝试下来,差不多做到了在无须持续服药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发病次数。这一亲身经历给我一个鲜明启示,人类和其他动植物共同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谁也无法逃避生存环境和自然规律的无形制约,无论人类有多么强大的智商和行动能力,但敬畏自然、顺应自然、道法自然的行为准则似乎不可轻易违背,否则大自然的惩罚或许就会如影随形、接踵而至。

自然的力量神秘而强大,人类要想在其中获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机遇,就必须在深刻认识自然、顺应规律的前提下,审慎而又科学地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人类社会出现的早期,如果没有与自然节律保持步调一致的意识和手段,可能就无法平安度过那不堪一击的脆弱童年期。中国先祖有着聪明的智慧,他们根据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周期归纳成二十四节气,这既是先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自然节律变化的系统观察基础上做出的经验概括,也是对因天体运行引发的时令、气候、物象变化规律的科学总结后制定的行为知识体系。对二十四节气的掌握与运用,成就了上古农耕文明的发展进步,也维系且壮大着族群的生息与繁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进而成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它们不仅是农业耕种、管理和收获的重要指南,还是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调节的重要参考。从中演变出来的类似像“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铺”“乌云山上飞,棕蓑提来披”等民间谚语,依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尽管现代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类对无限的大自然包括自身的了解与把握程度依然十分有限,对太空更为深入的科学探索只能说才刚刚破题,巨量的有关天体运行、地壳运动、生物进化、气候遽变的奥秘目前尚无法破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使命仍旧任重道远。各种改天换地的狂热行为似乎都有冷静斟酌和理性克制的必要,那些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激情固然十分豪迈,但人类每一次脱离实际、不讲科学、无视规律的蛮干,都曾让自身遭遇过种种天灾人祸的报复性惩处,承受到由此引发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伤害,其惨痛教训不得不认真汲取。

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亦如此。生老病死、新陈代谢也是人类生命和社会进化的常态。最近圆寂的星云大师谈到生死问题时曾经说过: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等于季节有“春夏秋冬”的循环,物质有“成住坏空”的生灭,人生当然有“老病死生”的规律。所以,代际更迭同样也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人们大可不必目光短浅、过于看重眼前的蝇头小利,因为没有任何财富、荣誉和地位永远纯粹属于哪一个人。无论贫寒富足,还是卑微高贵,每个人都不过是历史进程中匆匆的过客,成为某些财富、荣耀和地位的短暂享用者而已。大家既不必感叹岁月的无奈,因为花开花落纯属时序的循环;也无须感慨生命的短促,阴晴圆缺无非也是自然规律使然。只是需要在新旧轮替的衔接中切实掌握好秩序与节奏,青年人要尊重老一辈,学习其经验,接续其使命;老一辈更要虚怀礼贤,热情扶持青年一代超越自己,努力攀登未竟的事业高峰,推进社会后劲十足的稳步发展。如同季节的转换是一种自然规律一样,人类社会的赓续同样也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进程,是一股由深层规律推动的无法遏制的进化力量。

既然承认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不二法则,那么,我们何不乐观面对,没必要为季节的更迭和岁月的流逝发出长嘘与短叹。

 

 

 

作者简介:云德,山东济宁人氏。笔名德耘、仲言等,文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先后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政研室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现已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文学理论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文化研究、新闻编辑及文化管理工作。曾出版过《期待的视野》、《文化的视点》、《审美的视角》、《直面文坛》、《守望精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受众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合著)、《云德评论文选》(6卷)等著作,获得过十多个国家级文化与新闻奖项。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