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

2023-12-06 15:26评论关闭Views: 9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对中美关系的这一定位,世界上大概没人表示怀疑,但这样的定位只是指出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并没有回答中美关系的性质,以及如何处理中美关系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而如何回答这系列问题,关系到世界的未来。

近年来,美国政客的讲话和官方的各种政策文件已明确表明,美国已把中国列为头号对手,而且美国已把遏制中国的政策宣示变成了围堵中国的具体行动。美国前任和现任政府虽然由共和与民主两党分别执政,但遏制中国的对华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经历的艰难险阻,是当今国际政治中最惊心动魄的。虽然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希望,但理性的对华认知并没有成为美国朝野的主流,打压中国依然是美国社会的主导性民意。因此,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最大担忧。

那么,中美关系注定将“不可救药”地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吗?这是国内国际近年来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肯定者有之,否定者更是有之。然而,作为对这个问题有着直接影响力的中美两国政治家而言,首要任务无疑是避免中美对抗,而不是放任两国走上对抗的不归之路。近年来,中美两国领导人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尤其是不久前的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给人印象深刻,取得的成果如能真正得到落实,无疑为中美关系展示了新的愿景,将其称为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是毫不为过的。

在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从官方对会晤的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会晤对国际局势的重大意义,也表明中美关系对世界未来发展走向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会晤取得了20多项重要成果,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会晤为中美关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将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迈出新的步伐,也将对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地球容得下中美共荣

当今世界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没有中美两国的合作是无法解决的。世界难以承受中美关系的恶化,中美爆发冲突更将是世界的灾难。然而,人类发展到今天,虽然科技快速发展、文明高度发达,但在国家关系方面,始终未能摆脱大国冲突的噩梦,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似乎成为大国关系的宿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增长,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想方设法打压、围堵中国,企图阻止中国成为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研究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来龙去脉后提出,雅典的强大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惧,因而引发了长达30年的战争,最后双方均遭毁灭。近年来,学者们将修昔底德的这一历史推论频频用于分析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

中国并不认可“修昔底德陷阱”,但美国近年来的行为似颇受“修氏”理论的影响。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崛起必然取代美国的地位,担心美国为所欲为的称霸行为将难以为继。中国越强大,美国对维护霸主地位的紧迫感越强烈,遏制、打压中国的冲动也越强烈。近年来,美国对中国采取极限施压,本质上都是出于美国的这种“修昔底德”心理。然而,人类已进入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有你没我”的“大国生存哲学”早该失去存在理由。作为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民族,中国也知道只有与美国搞好关系,才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为此,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实现这一理念,中国近年来还相继发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在对美关系上,中国一直保持战略定力,不随美国的无理挑衅起舞。因此,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并没有达到原本想要达到的目标,反而伤害了本国经济,还浪费了大量外交资源。这一事实迫使拜登政府反思对华遏制的利弊得失。过去五年,美国对中国分别发起了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成为中美竞争的主战场。与冷战期间的美苏竞争相比,虽然少了军事威慑的剑拔弩张,但竞争的深度和广度却远远超出了美苏竞争,而且波及范围十分广泛。美国利用贸易、科技、金融等手段欲置中国于死地的极限施压几乎使全球所有国家遭殃。经过五年的较量,美国发起的“三大战役”并没有取得理想战果。贸易战基本上以失败告终,科技战也已显示出失败前景,中国成功突破芯片技术封锁就是极好的例子。至于金融战的前景,只要中国筑牢“金融防火墙”,顺应国际上“去美元化”的潮流,金融战也不大可能将中国置于死地。

大国对抗,必须要有强大的“朋友圈”。美国在这方面本来是有很大优势的,毕竟凭借其财大气粗可以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对敌,但美国近年来在这方面“用力过猛”,只顾美国本国利益,很少考虑盟国处境。这在特朗普时期表现得登峰造极,但拜登执政后也无根本改观,如拜登政府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是一部损人利己的不正当竞争法,引起了盟国特别是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与此相反,中国大力推进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还推出了一系列加大对外开放的措施,中国的朋友圈因而不断扩大,使美国的对华制裁、封锁等极限施压措施收效甚微。中国从来不主动与美国对抗,而是将着力点放在与所有国家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上。中国始终声明不与美国为敌,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与美国争霸,更不是为了取代美国。中国深知,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和美国建立“美美与共”的共赢关系。

面对美国的全面打压和史无前例的制裁措施,中国保持了战略定力,没有随美国起舞。中国在反制的同时,始终敞开对美合作的大门。在斐洛里庄园,习近平主席可谓苦口婆心、推诚相见,向拜登总统阐明了中国对中美关系的真诚态度,其核心就是中国发展的目的不是要称霸世界,更不是要取代美国,对抗从来不是中国对美政策的选项,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但如果美国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自然会作出强力反制。

 

 

关键是探索大国相处之道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过去五年,是中美作为世界两个头号大国进入白热化竞争的重要阶段,美国是竞争的进攻方,中国是防守方,但中国的应对很有章法。经过五年的较量,美国看来已认识到自己的战略失误。在全球化时代,美国想要全面围堵、孤立中国是不可能的。如果将世界分割成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两大体系,由此割断中国与西方发达世界的联系,从而阻止中国的发展,这是不现实的,如真要进行这样的尝试,将付出巨大代价,甚至会导致美国的加速衰落。

正是基于以上现实,美国精英阶层近来似乎变得清醒了,他们正开始改变对华策略,其核心就是该合作的就合作,该打压的继续打压。虽然美国没有完全放弃对华遏制,但承认和中国合作的必要性,也不失为是受挫后的一种纠错。只要美国重回合作,哪怕是在部分领域,作为两个最大经济体,合作的领域也是十分广阔的。

近来,美中各层级的交往逐渐恢复,一些中断已久的对话机制重新启动,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也异常活跃,媒体上看到的都是有关中美合作的正面报道,给人以“中美又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蜜月期”的感觉。中美关系的回稳,美方的主动性明显大于中方,说明美国这几年围堵中国的行动看起来“气势汹汹”,但由于其行为既损人又害己,失道寡助,最终不得不放弃“脱钩断链”的如意算盘,回到合作与竞争的道路。

中国这几年虽然“被动挨打”,但中国的对外政策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中国的开放为各国提供了巨大市场机遇,中国通过“走出去战略”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中国在国际上赢得的地位体现了“得道多助”的深刻道理。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和美国探讨“大国相处的正确之道”,习近平在这次旧金山元首会晤中也紧紧围绕这一核心话题,向拜登推心置腹地提出了中国的主张,试图解除美国对中国发展的“病态心理”。找到大国相处的正确之道,是保证中美合作共赢、防止矛盾冲突的根本之道,也是检验中美大国担当的无形考卷。中国这几年的对外政策已回答了大部分考题,而美国却至今没有做出像样的答案,但从旧金山元首会晤取得的积极成果看,美国似乎也在思考“大国相处之道”这张考卷的答案。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习近平和拜登将中美关系的巨轮从对抗的暗礁险滩扳回到大国相处之道的探讨上来,让世界松了口气,给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了确定性、提升了稳定性。这一局面的出现,要归功于中国与美国做伙伴的真诚愿望。中国的对美外交,坚持从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的高度出发,体现的是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高度负责的大国格局和担当。可以肯定,中美关系还会遇到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但中国不会犯颠覆性的错误。
作者: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