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复出能否再度开启中英“黄金时代”?
11月13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改组内阁人事,由前首相卡梅伦出任外交大臣,同时解雇了好斗激进的强硬右翼派代表——内政大臣布雷弗曼,在英国政坛投下震撼弹。这是自1970年代以来英国首次有前首相重返政府内阁。
媒体普遍分析,苏纳克让卡梅伦回到内阁,为的是2024大选考虑。苏纳克所属的保守党已连续13年作为英国的执政党,但目前支持率仅为25%,大幅落后于工党的46%。此次改组表明,苏纳克不想再一味向保守党右翼做妥协,想重用立场持平、经验丰富的老将,召回选民,扭转保守党如今不讨好的形象。
接到外交大臣的任命后,卡梅伦在推特上发表了长篇声明。他表示,英国目前正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此时应加强与盟友的伙伴关系,“虽然我在过去七年里一直远离政治前线,但希望我的经验——11年担任保守党领袖、6年担任首相——将有助于帮助(现任)首相。”他还称赞苏纳克是“一位坚强且有能力的首相”。
现年57岁的卡梅伦,是在2010年至2016年担任英国首相。39岁时当上保守党党魁,成为首相时也年仅43岁,是英国自1812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虽然在当权之时,卡梅伦以温和、自由主义的“进步保守派”形象著称,但卡梅伦一路顺遂的名门背景、欠缺社会实务经验,却同时也被英国大众看成贵族公子哥。
让卡梅伦的政治走入终局的,正是英国有争议的脱欧大战——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举行,结果却是令“主张留欧”的卡梅伦错愕的“52%赞成脱欧”,卡梅伦因此引咎辞职。自此以后,脱欧的政治责任就落在卡梅伦的头上。卡梅伦在2019年出版了回忆录《For the Record》,书中以“行尸走肉”来形容自己从政坛败退的生活,“我终身都必须活在历史的悔恨里但我希望的回忆,能告诉世人:作为领导者,我为何会下此决定?又会何会因此万劫不复,坠入失败的深渊。”
过去七年,除了撰写回忆录外,卡梅伦还涉足商业领域(包括后来倒闭的格林希尔资本公司),被外界认为已远离政坛的他,这次重返政坛前线确实出人意料。
那么,早在2016年就离开国会的卡梅伦,为何此次可以突然可以出任外相?这是来自11月13日的一项王室命令——英王查尔斯三世确认卡梅伦是终身贵族,授予勋爵(Lord)爵位,让他得以非民选的上议院议员的身份入阁。不过成为上议员,也代表卡梅伦几乎没有任何回锅首相的机会。
卡梅伦“重出江湖”,将带来哪些改变马上便成为了舆论关注焦点。英国报联社发稿指出,卡梅伦勋爵的两大当务之急,其一是加沙地带的以巴冲突,其二便是中国。
卡麦隆在首相任期内对中国相当友善,大力推动和中国的经贸等各方面合作,对来自中国的投资持开放态度,包括允许中国入股欣克利角核电站等。他在2010年11月率领4名内阁大臣和近50名英国工商界领袖代表团访问北京,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2015年10月访问英国,两人一起喝啤酒还自拍合影,把两国关系推向高峰。中英“黄金时代”之说从这里开始。卸任首相后的卡梅伦,还担任过中英投资基金副主席,就在前不久的2023年9月下旬,他还出席了一带一路的科伦坡港投资计划活动,并发表了讲话。
因对新疆议题发声,而受到中国制裁的英国前保守党魁邓肯·史密斯毫不讳言对卡梅伦的警惕,他表示:“一直深入参与中国事务,(他上任外相)代表我们会全力开展中国合作。对我和其他同受中国制裁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打击。”
那么,由卡梅伦接掌外相是否真的意味英中关系改变?对此,苏纳克的发言人11月14日表示,英国将继续维持一贯的对中政策。
保守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Alicia Kearns表示,卡梅伦会发现议会在中国问题上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中国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对于他来说,怎么把外交政策引向需要推进的地方会很难”。
近年来,英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将中国从关键的国家基建设施中剔除,例如在5G电信网络中把华为技术排除在外。不过,即便如此,近几年中英贸易总额仍然实现了大幅增长,2015年卡梅伦执政时双边贸易额约为800亿美元,到去年苏纳克任首相时达到1320亿美元。
苏纳克去年11月发表外交政策演说时,虽曾明言英中关系“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但过去一年间却频频转向,他不仅违背关闭孔子学院的选举承诺,更多次派高层官员访华。近日,苏纳克甚至力排众议,邀请中国派员出席由英国主办的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这次内阁改组中被卡梅伦取代的前任英国外交大臣还于8月访问了中国,被外界认为是试图修补双方过往的一些裂痕。
正是因此,虽然此番苏纳克再委任卡梅伦为外相,并宣称对中政策不变,也有不少观察认为此举有助挽救已经跌入谷底的英中关系。外交政策智库查塔姆研究所所长马多克斯表示,身为前首相的卡梅伦将为高层团队和英国的海外关系带来无可置疑的优势,许多国家都会欢迎作为重量级温和外交大臣的卡梅伦。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执行董事Luke de Pulford表示,对卡梅伦的任命可能推动英国淡化与中国分歧,并寻求更密切的商业联系。
在11月14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对下一步中英关系有何研判和期待?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和英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双方应当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推动中英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刘涛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