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3年施政报告有什么看头?

2023-11-10 16:49评论关闭Views: 16

 lijiachao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去年的政经重点,是推动香港“由治及兴”和疫后复常。今年更多集中经济,进一步激发“兴”的动能,并更关注长远发展。其中,有鉴人口及劳动人口的减少趋势,继之前大力抢人才后,今次不单扩大抢才范围,还引入多项新招鼓励生育。

李家超的两份施政报告,既引导香港踏上正确方向,经济政策视野既高且远,还承先启后接连助力加码,好使香港长远稳定繁荣更有保障。

今年的施政报告主要分为五大章节,即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共同维护和谐稳定。其中,如果把鼓励生育等同抢人才,均视为长远补给劳动人口措施,连同对接国家战略、强化“八大中心”内容,以及推动北部都会区和新能源交通产业等,则围绕经济长远发展的篇幅最多。正如施政报告标题所指,“拼发展谋发展”是首要工作,毕竟有此前提方可“惠民生添幸福”。

 

 

“八大中心”内容丰富   出招又多又新

关于“八大中心”,报告内容又多又新。

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作为香港加大发展的关键,香港在创科领域绝对不能缺席,国家也明确支持香港发展创科。报告提出,会进一步落实去年底发表的发展蓝图,包括: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以产业导向为原则推进“新型工业化”;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引领和促进官产学研的合作;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提供强大算力的支撑;倍增大学技术转移处的资助上限,和吸纳更多海内外初创服务机遇来港;设立100亿元(港币,下同)“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以资助新设生产设施费用及让企业更弹性聘用非本地技术人员;推动数据跨境流动,在大湾区先试先行等。

国际贸易中心是香港传统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所提供的职位空缺且是四者之首,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潜力无穷的“一带一路”倡议,配加“全球南方”新兴市场方兴未艾,更为香港提供庞大新机遇。报告预告,未来将推动港企与内地企业连手开拓商机,包括组织更多外访团,亦会开设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商贸办事处,亦会争取早日加入RCEP及跟中东、拉美等国签订贸易和投资协议来加强区域合作。中小企作为香港贸易产业的骨干,报告亦提出会加强支持力度,包括会成立“电子商贸发展专责小组”,推行政策协助中小企拓展内地电商业务,例如在电商平台举办“香港购物节”等,以及加强出口信用保险、照顾中小企融资、透过金管局的“商业数据通”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透过数码港的“数码转型支持先导计划”协助企业应用电子支付及其他数码配套方案。

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香港百业之首,近年并扩展至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一带一路”也给港金融发展新的机遇,施报报告当然亦有着墨怎样进一步吸引更多企业和投资者来港融资和投资。听过市场声音及经全盘审视,股票印花税从0.13%恢复到此前的0.1%,反映了当局如何广纳民意。检讨股票买卖价差、研究维持恶劣天气下交易等,也是激活买卖交投的一条出路。但重中之重,始终在于令香港这个资本市场的货架更吸引、更多元,只要供应链得到优化,自然不愁没有需求前来,香港的聚宝盘角色自然再获强化。报告还提出,要强化离岸人民币业务、深化大湾区金融合作、设立新平台扩阔基金销售、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发展等,而此前港府亦到中东等交流,皆有利提高香港市场的吸引力。

其余关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振兴旅游业等,报告都各有新措出台。当中既涉新的思维,也会与时并进,例如将成立“文创产业发展处”以产业导向为原则推动发展,又会探讨完善《版权条例》对人工智能所提供的保障,以至将“港资港法”和“港资港仲裁”由深圳前海及内地自贸区扩展至整个大湾区等。事实上,“香港夜缤纷”的成功,正是新思维和与时并进的好例子,政府绝对有条件、有能力,及在有需要时担当带头角色谷旺市道。

 

 

抢人才再下一城   鼓励生育招多破格

抢人才和鼓励生育方面,便见施政报告继续勇于担当、勇于牵头。始终,人才来与不来,是个个人选择,香港也面对着其他地方的竞争;市民生育与不生育亦很个人,尤其出生率下跌已成全球通病,很多政府即使出尽大招,也无法有效提高生育意欲。

可喜的是,去年施政报告的抢人才新招,短短一年已经收获甚丰。截至9月底,各项政策已吸引约16万宗申请,超过10万宗获批,约6万人已经抵港。事实上,统计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香港人口纵然减少,一度从2019年底的752万人降至约735万人,不过随着疫后通关复常,今年中数字已回升到逼近750万人,即几乎完全收复失地。除疫后自然回流外,政府的抢人才措施绝对应记大功。

今年施政报告加码抢才,新措包括: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持及跟进服务,以提高挽留人才吸引力;扩大“高才通”大学名单,尽量把海内外人才纳入其中;放宽越南等的人才来港就业签证,从长远计抢先吸纳新兴市场人才;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配合楼市“减辣”以吸引富翁来港,并助力发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容许外地学生留港一年工作,以挽留人才及纾缓业界人手压力;外国来港派驻人员可以“一签多行”到内地工作,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和国家之间的人才桥梁功能。

此外,今年施政报告的最大亮点,乃是锐意鼓励生育,出招又多又破格。坊间最关注的,莫如生育有钱派,实时获得高达2万元的新生婴儿奖励金。或许此招太过吸睛,以致社会讨论动辄忽略还有其余多招,包括:提高与 18岁以下子女同住的扣税额、优先安排购买资助出售单位(居屋和绿置居等)、优先安排编配公屋上楼、增加在职家庭津贴、增加幼儿中心名额和津贴、推展学前儿童课余托管服务至全港、加强“小区保姆”服务、提高资助支持民间家庭教育项目、增加公营辅助生育服务名额(例如体外受精治疗)、增设轮助生育扣税安排等。简言之,上述鼓励生育的组合拳,全方位涵盖了现金、房屋、教育、托管、以至结合受精卵的阶段;虽然,生育与否除了财政及实际层面,价值观也很重要,而当局也强调政策导向是带动新的生育氛围,但可肯定是,相关生育话题已在社会各个角落引起热议,也无论如何改善了有利生育及育儿的环境。

必须厘清,劳动人口的增加,倘能做到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当然最好;可是,本港生育率之低,鼓励生育或只能发挥聊胜于无的效果,输入人才到底是个不可排除的政策。

疫情之后,香港出生率降至仅0.7左右,意味要翻多两倍才可达致人口替代率的2.1;也就是说,去年有3.45万婴儿呱呱坠地,及后要提高到10万左右方始足够!毫无疑问,当中挑战不小。而事实上,环顾地球特别是东亚地区,即使各出其谋鼓励生育,今时今日也鲜少做到出生率达标。香港出生率当然曾经达标,但已要回溯到1979年,即40多年之前或好几代人之前!新加坡的达标年份,也同样处于1970年代,显见鼓励生育的难度多大。

反之,输入人才则相对容易,特别是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如前所述各项人才计划推出一年已收16万宗申请,简单突破了每年人口替代所需的10万人数!值得留意的是,凡此种种皆是高端人才,其留港居住并生育的话,下一代也大不可能是低端人口。即使输入人才不是土生土长,但只要换个角度相关缺点亦为优点,例如有助加强香港与其他地方的联系,而香港这座国际大都会本来亦正受惠于此,更莫说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南方”新兴市场拓展联系。

可以看到,施政报告很好关顾未来,由“八大中心”到劳动政策,均为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筑构了更巩固的基础。接下来,就是把上述鸿图大计贯彻落实。证诸去年施政报告的KPI,在抢企业、抢人才已经成效卓著,而最近“香港夜缤纷”的执行也有声有色,成功带动夜市消费氛围;相信在产业政策和劳动政策等方面,一直强调高效实干的李家超政府,将再次给出理想成绩表。

 

 

作者:明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