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企业抢人才、楼市减辣、派钱生育……李家超2023年《施政报告》重点一览

2023-11-03 15:00评论关闭Views: 38

 lijiachao

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报告内容繁多,李家超宣读时间超过3小时,成为宣读时间最长的一份施政报告。居住难、生育下降、劳动力减少、消费力外流等等,均是香港目前重大痛点,也是李家超团队面对的超级难题,其施政规划的难度,可能比此前任何一任特首都更难。

报告伊始,李家超表示,在过去一年,港府优化了输入人才计划,更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和开拓国际合作,为香港发展注入动能。虽然获得了一定成果,但他还是希望做到更多,追时间、追成果。香港是国际城市,是国家的特别行政区,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世界上唯一汇集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于一身的世界级城市。

李家超指,外围环境仍充满挑战,令香港经济受压。但纵使短期面对挑战,香港仍有很多机遇和优势,他将会带领香港把握好和发挥好这些机遇和优势,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香港的前景是光明、有活力、有竞争力和发展蓬勃的。

以下为《施政报告》2023重点:

——《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特区应自行立法禁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港府正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落实特区政府应实践的宪制责任,2024年内完成立法。

——“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会将其职能扩大至涵盖爱国主义教育,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协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推动国民教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内容对接。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会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专责策划及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明年起举办“中华文化节”。

——推出共150个指标,当中73个为新指标,77个为去年订立而继续生效的延续指标,贯彻做实事、做成事的施政理念。

——政府正推展多个大型发展项目,包括“北部都会区”及交椅洲人工岛。这些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涉及很大资金需求。政府将成立由财政司司长带领的“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委员会”,并设立“大型发展项目融资办公室”,利用市场力量,杠杆市场资金和效率,为项目的不同投资融资方案提供意见,包括评估引入私人投资者参与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全面审视项目对政府的财政影响,确保政府财政的持续性。

——着力抢人才、留人才,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11月起,合资格大学名单会增加8间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间。

——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细节今年内公布;

——为吸引更多外国公司来港成立,便利其人员北上洽谈商务,发挥香港联通世界与内地的角色,明日起,香港注册公司的外国人员可在港向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申请2年或以上的“一签多行”签证到内地,并会获加快处理。

——廉政公署明年第一季成立“香港国际廉政学院”,为世界各地的反贪人员和本地公私营界别举办专业培训,促进海内外专家学者交流反贪经验,巩固香港在廉政建设的国际地位。

——政府会推动中小企持续发展,支持中小企应对挑战,当中会拓展电子商贸业务,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会成立跨部门“电子商贸发展专责小组”,推行政策协助香港中小企拓展内地电商业务,包括在电商平台举办“香港购物节”,提升香港品牌的知名度和拓展内销市场。

——下调股票印花税,由买卖双方均须分别缴纳每宗交易金额0.13%,下调至每宗交易金额0.1%,冀11月底完成立法。

——政府于短期内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深度对接深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规划。“北部都会区”将分为四大区域,由西至东分别为:(1)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位处洪水桥一带,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对接,提供金融和专业服务,并借着口岸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2)创新科技地带——覆盖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在内,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为创科发展的枢纽;(3)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占地最广,享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个口岸的地利,带动先进建造业、绿色产业、医疗、食品科技、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并可推展跨境商业服务和文娱消费,发挥强大的口岸商贸功能;(4)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包括红花岭、沙头角、印洲塘等,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带动康乐及旅游发展。

——振兴旅游业方面,把“文化古迹本地游鼓励计划”优化为“本地特色旅游鼓励计划”,提供深度游行程设计、培训等,鼓励业界开发特色主题旅游,包括国家历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蓝色资源旅游、传统文化旅游、潮流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晚间探索等更多展现香港文化面貌的主题旅游。同时,加强发展邮轮旅游,透过在客源市场创造需求、发展邮轮旅游产品、强化启德邮轮码头周边配套。

——明年初起,逐步开放沙头角禁区(除中英街),首阶段容许游客从网上申请许可证进入沙头角游览,推广沙头角和邻近外岛的文化生态旅游。亦会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研究香港沙头角和深圳沙头角发展文化旅游区的可行性,包括研究让两地旅客更便利进出旅游区的安排。

——政府将在海、陆、空交通方面全力推动新能源使用和供应,带领业界绿色转型,并探讨开发新能源产业链,促进绿色经济。当中会大力推动充电配套扩展,目标是在2027年中前将香港公共和私人充电停车位的总数提升至约20万个。

——明年上半年制订《香港氢能发展策略》,展开修订与制造、储运和使用氢能相关法例的准备工作,2025年向立法会提交草案。李家超指,氢能可用于运输、发电储能及工地设备,运输方面尤其切合商务车和大型货运车绿色转型的需要。

——延长资助出售单位二手市场按揭贷款保证期—— 香港房屋委员会将放宽资助出售单位按揭贷款保证的安排,包括延长二手市场最长30年按揭贷款保证期至50年,让买家可获得年期更长的按揭贷款,有助单位流转。

——成立“解决㓥房问题”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房屋局局长任副组长。以十个月时间作深入调研,按以下目标提出建议:(1)为“㓥房”居住环境设定最低标准,例如楼宇安全、消防及卫生要求、居住面积等;(2)针对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提出取缔方法;(3)防止不合最低标准的“㓥房”再增加;(4)提出有序解决方案,包括所需的行政和立法建议。

——本月底房屋局会公布《长远房屋策略》周年进度报告,未来10年(即2024-25至2033-34年度)公营房屋需求量为30.8万个单位。政府已觅得土地,可兴建约4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超额完成约10万个单位,大大缩短轮候上楼的时间。未来十年私营房屋需求为13.2万个单位,政府未来5年会准备好可兴建约8万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

——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即日起,额外印花税适用年期由3年缩短至2年,买家印花税及新住宅印花税率减半,由15%减半至7.5%;外来人才置业印花税实施“先免后征”。

——推新生婴儿奖励金,即日起向每名在香港出生且其父或母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婴儿一次性发放2万元现金奖励,为期三年。房委会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由明年推出的居屋开始,每次预留单位总数的10%,让即日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抽签及优先选楼,直至该名子女年满三岁为止。房委会还将推出“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即日或之后有婴儿出生的家庭,可缩减一年公屋轮候时间,明年4月生效。

——加强支持在职家庭育儿,释放家庭劳动力,包括(1)明年4月起,增加“在职家庭津贴计划”下的住户及儿童津贴金额15%,明年起于三年内,分阶段增设十所资助独立幼儿中心,提供额外近900个日间幼儿照顾服务名额;(2)明年4月起,“幼儿中心家长津贴”由每月最多600元提高至1,000元,适用于所有受政府资助的独立幼儿中心及附设于幼儿园的幼儿中心;(3)明年4月起增加“小区保母”目前统一为每小时25元的服务奖励金,照顾0至3岁婴幼儿或有特殊学习需要儿童将上调至每小时60元;照顾3至9岁儿童,则上调六成至每小时40元。

——动员小区力量,包括明年第一季起以荃湾及南区作为试点,委聘“关爱队”探访或接触独老和双老住户,把有福利需要的个案转介至相关社会福利单位跟进,试点推行后检讨,考虑扩展至其他小区。

——推出为期三年的“再就业津贴试行计划”,对象为连续三个月或以上没有从事任何获酬工作的40岁或以上中高龄人士。若他们连续完成六个月工作,可获发放最高1万元津贴,而连续完成12个月工作则再多1万元津贴,以加大他们重投工作的诱因,预计可惠及6,000人。

——今年内在现行药物注册制度上,设立全新“1+”机制,容许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新药,在符合本地临床数据要求并经专家认可后,只需提交一个(而非原来的两个)参考药物监管机构许可(例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便可在香港有条件注册使用。

——增加两地医疗合作,贡献国家“健康中国”策略,包括推出“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明年扩大“长者医疗券”适用范围至大湾区内合适的医疗机构,目标先增加约五间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试点;也会涵盖例如深圳的个别指定牙科医疗机构,同时于合适的大湾区医疗机构、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香港市民策略性采购医疗服务,纾缓香港公立医院服务压力,缩短市民轮候时间。

——扩大政府资助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将提升一倍至40%,专上院校可因应本身条件,循序渐进吸引更多外国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内地学生来港升学,以高质量教学和配套,让专上院校扩容提质。2024/25学年起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五成;并会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由每学年300个提升三分之一至400个,吸引更多杰出人才来港就学及进行研究。

——11月起,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增进他们对在港工作体验和认识,提升毕业后留港发展的意欲。安排将试行两年,受惠学生超过35000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