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马克龙是具有战略胆识的西方政治家?

2023-06-19 12:29评论关闭Views: 24

681

说起法国总统马克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传奇的罗曼史。他娶了比他大24岁的高中语文老师布丽吉特,而布的女儿竟然是马克龙的同班同学。自从娶了这位魅力四射的女教师后,马克龙便在法国政坛鸿运当头,步步高升,十年后就入主爱丽舍宫,成为法国最年轻的总统。

然而,法国毕竟是一个在世界地缘政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元首的浪漫爱情丝毫不影响法国叱咤国际舞台的精神支柱。独立自主意识始终是法兰西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基因,面对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世界,马克龙这位看似柔弱的政治家并没有失去法兰西的政治基因。历史教训告诉法国人,任何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盟主”身上的想法都是危险的选择。

无论是面对腥风血雨的热战还是剑拔弩张的冷战,法国一直在大国较量的纵横捭阖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战后积极投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但在“盟主”面前并无卑躬屈膝的“卖身”行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法国能保持清醒,当本国利益受损时敢于向美国说“不”。

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致使美国将战略重心锁定了中国和俄罗斯。美国第一步是将俄罗斯打造成欧洲人不共戴天的敌人,继而与欧洲国家一起“收拾”俄罗斯。第二步是遏制中国的发展,消除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以确保美国霸主地位永不衰落。

作为第一步,美国通过挑起俄乌战争似已基本实现大部分目标。分裂欧洲是美国对欧地缘战略的核心。冷战后,欧洲加快了一体化步伐,与俄罗斯的关系逐步走上了正常化,以西欧发达制造业和先进科技为核心,以俄罗斯及中亚国家丰富、低廉的原材料为基础,欧洲的经济大循环渐见端倪。然而,长此下去,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地位将面临消亡。对此,美国是绝不会允许的。而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为美国控制欧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政治工具。

挑起俄乌战争,是美国蓄谋已久的大战略。这场战争本质上是由美国一手酝酿、策划的地缘争夺大戏。美国是幕后操盘手、俄罗斯是被逼出来的恶棍打手、乌克兰是代理人和牺牲品。在这三者关系中,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直接受害者,欧盟是间接受害者,美国是最大获益者。如果以“投入产出”法进行盘点,这场战争对美国的地缘政治收益之高,是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的。

美国利用俄乌战争,激活了冷战后欧美间渐行渐远的微妙关系、给濒临“脑死亡”的北约注入了活力、让俄罗斯遭受了也许未来几十年都难以恢复的地缘政治“滑铁卢”、重新赢回了对欧洲的控制权。美国通过俄乌战争将欧洲谋求“战略自主”的努力打回了原地。虽然拜登总统在内政上焦头烂额,但从对俄乌战争的运筹帷幄看,这位耄耋之年的总统依然具有无比旺盛的战略谋划能力。

可悲的是,除个别国家外,欧洲完全迎合了美国的战略,对俄展开了全面围殴,原有的大欧洲经济格局被打破,产业和贸易循环被解体,欧洲国家与俄罗斯的经济分工和贸易联系基本不复存在。欧洲能源供应由过去的对俄依赖转向对美依赖。欧洲经济在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双重打击下大伤元气。而美国的军火工业却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金融等各个方面全面倒向美国。追随美国对俄全面围堵被欧洲各国认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无疑,欧洲的对俄极端政策与俄罗斯地缘政治智慧的欠缺及军事上的鲁莽行为也有很大关系。美国操控俄乌战争的最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外交攻势和一边倒的舆论让欧洲人普遍认为,只有对乌提供军事援助才是最正确的道义选择,而对战争双方进行劝和则意味着向俄投降,就是丧失道义。

美国的对俄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实现了大部分目标。俄欧关系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难以翻身。作为第二步的围堵中国的行动在欧洲也得到了响应,不少欧洲国家近年来反华气氛越来越浓,遏制中国的政策举措接踵而来。但是,无论是围殴俄罗斯,还是围堵中国,都以牺牲欧洲国家利益为前提。美国想整垮两个主要对手,目的不是给欧洲谋利,而是将欧洲绑架在美国维护霸业的战车上,让欧洲人放弃重要的出口市场、割断优势互补的国际产业链,与美国“同甘苦,共命运”。

美国的战略意图迷惑了很多欧洲人,因为美国对维护霸主的意图进行了美妙的包装,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方面大肆妖魔化对手,并制造各种“威胁论”吓唬盟国。另外,俄罗斯近年来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勇猛有余,智慧不足”,一定程度上中了美国的“圈套”。

俄乌战争爆发后,国际政治顿时乌云密布,世界格局的走向似乎再次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整个西方陷入了“政治迷雾”。然而,法兰西人不愧为有骨气的民族。法兰西总统马克龙四月对中国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访问,他借助访华的舞台,大胆发表了一系列“出格言论”,拨开了国际政治的迷雾,阐明了欧洲的立场。

概括起来,马克龙向世界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欧洲不当美国的“跟班”,欧洲有自己的利益,应追求战略自主;二是欧洲反对与中国“脱钩”,而是要与中国发展互利共赢的关系;三是美中在台湾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与欧洲无关,如果台海爆发危机,欧洲应采取中立和超脱态度。

在西方阵营盛行对美国“俯首帖耳”的当下,马克龙独树一帜,大胆发出了对美国说“不”的声音。他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拥有不当美国“跟班”的强烈意志,而且还大胆将它说了出来。至今,回应马克龙的声音虽然不是很多,在欧盟甚至还引发了争议,但从发展的眼光看,他说出了许多被霸权绑架的欧洲政治家所想而不敢说的看法。他的先见之明对构建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人将越来越认识到美国是在把欧洲作为战略棋子加以利用,欧洲人与美国人的离心离德将是迟早的事。从欧盟对华政策近来出现的积极动向看,马克龙访华期间点燃的这把火正在产生正面影响。

世界经历霸权时代已近一个世纪,世界对霸权的忍受正接近极限。如果说地球需要创造一个新世界的话,那么这个新世界一定不会再由“丛林法则”所主导,而必然是按照“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来运行。届时,任何国家都不必充当霸权的“跟班”,不必对霸权国家“唯命是从”,谁都可以伸张自己的利益,对出现的矛盾与冲突,通过协商达成对各国利益最大化的解决办法。如果从世界未来发展的这一前景观察问题,那么,作为西方大国元首,马克龙今春的中国之行,冲破了西方世界“唯美国是从”的紧箍咒,大胆说出美国不爱听的话,这难道不正是一个大国政治家的战略胆识吗?
作者: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