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掌舵日本央行十年的功与过

2023-06-19 11:33评论关闭Views: 17

12121

4月是日本新财年的元月,也是日本全国所有机构人事组织辞旧迎新的季节。4月8日,78岁的日本银行(中央银行)总裁黑田东彦卸任,结束了日本央行史上最长的任期(10年)。

黑田是日本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他从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后,通过国家甲种公务员考试,进入中央政府大藏省(现在的财务省)任职,官至副部级财务官。2003年从大藏省离任后,曾在名门一桥大学经济学院任教授两年,而后赴亚洲开发银行担任总裁8年。其干练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见识获得安倍前首相等政经界大佬的高度信任,2013年3月,黑田出任31代日本银行总裁,并在安倍晋三、菅义伟、岸田文雄这三届政权下,连任10年。

2013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推出其重振日本经济的三大对策(俗称安倍经济学三支箭):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成长战略。黑田是第一箭的实际执行者。为了大力度刺激消费和投资,促使日本走出长期通缩困境,他上任不久便在记者招待会上高调宣布设定两年内实现2%的物价年增长目标,并迅速导入“异次元金融缓和政策”(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这一大胆的金融政策和果断的姿态让黑田一跃成为日本国内外的新闻人物,“异次元金融缓和政策”一词也成为近年日本各级入学考试及就职考试的常见试题。

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自2013年导入后持续至今,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实施大规模量化宽松。主要手段是:日本银行通过购买民间金融机构认购的政府国债,增加后者持有的“日本银行账户余额”,促使其将激增的账户余额积极出借给企业或个人。过去10年中,日本银行通过回购国债,将基础货币供应量扩大了3.5倍。

(2)同时积极实施质性宽松。主要手段是:扩大ETF(上市投资信托)和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的投资规模,向股市提供资金,促进股市活力。

(3)设定超低的长期和短期利率目标,并通过对国债市场等的介入,实施“利率变化曲线”管理。2016年,日本银行将短期政策利率设定为-0.1%。同年,将10年期国债的长期利率目标设定为0(波动幅度限定为±0.25%)。

10年过去了,黑田主导的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究竟有何成效?在卸任前日的记者招待会上,黑田作了如下自我评价。

(1)“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是适当的”。他强调:“十年前,日本面临着1998以后约15年之久的通缩。在这种情况下,日银于2013年推出了量质金融宽松政策,虽然还没有实现年增2%的物价目标,但已经摆脱物价不断下跌的通缩状态”。

(2)“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纠正了日元过高的汇率,刺激了国内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带来了股价翻倍和400万人以上的就业增加,薪资也得到提升”。

(3)“政策总是有效果和副作用,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也不例外。理论和实证的评估留待以后进行”。

黑田的自我评价基本符合事实。但是,不少经济学者认为黑田自评中虚晃一枪的“政策副作用”,其实相当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点。

超低利率的长期化,拉大了日本和美欧各国的利差,导致去年在美欧央行调升利率时,日元急速贬值。与10年前相比,以美元计算的2022年日本人均GDP和工资水准均显著下降。

股价上升的确让许多市场参与者和上市企业员工获益,但是日本股市参与者的三分之二为外国投资者,广大中小企业员工和一般国民并没有享受到利益,反而感受到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10年来,为了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日本国债发行额已达约1200万亿日元(其中近800万亿被日银回购)。如果今后利率上升,将带来国债价格下跌、日银利息支付负担剧增的极大风险。

最严峻的是,10年来,困扰日本经济再生的低生产性(TFP)和低潜在增长率依然没有提高。长期的超低利率导致日本企业的投资行为缺少成本和风险意识,反而温存了不少本该退场的低生产性企业,削弱了企业提高生产性的动力。

总之,超常规宽松货币政策的10年实践表明,起初有其必要性,但它并不能解决日本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少子老龄化带来的国内市场需求萎缩、创新力不足和企业家精神减弱等),而且其积累下来的隐患将日益显现。因此,这一政策需要调整,但需要时间和时机。如果调整不慎,可能会引起资产市场泡沫崩溃、国债价格暴跌等金融海啸。

4月9日,71岁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植田和男走马上任,成为日银史上首位学者出身的新总裁。植田掌舵的日银今后如何调整货币政策?不仅日本国内高度关注,国际金融投机集团也正虎视眈眈。

 
作者:戴二彪 系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所长、教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