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诚心调停,和平能否重新降临乌克兰?

2023-06-19 10:35评论关闭Views: 29

ew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三天,在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体现了两国团结的伙伴关系与两人的甚笃情谊。中方有意调停俄乌战争,普京也肯定此行用心良苦,表示他已看过中方提出的乌克兰解决方案,会加以讨论。虽然国际上有声音认为,在和平解决俄乌冲突上,此次会面并未获得明显的突破。毕竟,俄乌冲突已打了一年多,双方寸土不让,乌克兰的失土要如何处理,更是棘手,加上美国从中阻挡,要两国停火和谈难度极高。

一年多来,俄乌分别都已多次表达想和谈的意愿,包括去年11月8日的乌克兰与11月25日的俄罗斯。但是双方都无法公开放下政治身段,唯有受双方信赖的第三方中国私下个别协调可以打破此僵局。俄乌战争届满一周年的2023年2月24日,北京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12点主张,西方领袖们却偏颇地一味批评,认为缺乏具体方案;尤其,美国始终以为中国拥有支持俄国武器的计划,但迟迟拿不出证据。美国不断强调中国“反美亲俄”,一厢情愿地判定中国在俄乌两方之间不会保持中立,但这完全不是事实。

中国愿意出面斡旋俄乌停战,其理由有二:一、俄乌战争使得欧盟怀疑中国暗中助俄攻乌,这将妨碍北京改善与欧盟的关系,不利于中国破解美国的围堵。二、中国从中斡旋俄乌停战,可以大大地塑造中国致力于爱好和平的形象,对此美国当然不乐见。白宫国安会发言人柯比即表示,这潜在的停火提议是对俄国有利的单方面建议,强调“现在停火实际上等于再次认可了俄罗斯的胜利”。乌克兰形势非常复杂,关联到美欧各国的利益,复以中美竞争因素,势必将更难化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虽然在中国公布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时表示愿意与中国领导人见面,但要排除各方势力的影响,以乌克兰人的真正利益做决策,恐怕很不容易。就如同习近平主席访俄前夕在俄国媒体发表的文章所指出,“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若期待一次到访就解决俄乌战事,实乃过于苛求,但能铺垫和平的氛围,在善意推动下或有机会发酵。

尤有进者,此次访俄,在于中国可以借此转型。往昔,美国视中、俄为主要的战略竞争者,“当成全球威胁”,硬指控北京打算提供俄国武器;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停火才是当务之急,至于主权与领土争议可以慢慢再谈。由于美国迄今未找到中方提供俄国军备的证据,使得中国可以担任和平使者,对于厌战的欧洲而言是有说服力的。中国提出和平倡议的12项原则,公开宣示维护主权与尊重他国的领土完整,会大大吸引“第三世界国家”的目光,反而这些国家对美国口口声声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要求并不苟同。

更何况,普京赞扬中国提出的乌克兰和平倡议,认为可作为未来协议的基础;而泽连斯基在等待与中国领导人的视频通话磋商。其实,北京最在意的是周边安全,而非与西方间的集团抗衡,因此中俄连手抗美不是北京的首要战略,北京的首选是以多极格局建构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对北京而言,固然不乐见俄国崩溃裂解,也不愿见到一个衰败虚弱、只可能仰仗美国鼻息的欧洲,因此,北京势必会在俄乌之间保持中立,以免落入美国的口实。

再进一步言,此次习普会谈的合作议题既广又深,堪称两国友谊“无上限”。双方的联合公报再次强调不使用核子武器,可见中国发挥了相当的影响力,从中也可看出中俄保持密切联系合作的“类结盟”,已成为冷战结束以来制衡美国的全球霸权之重要组成部分。此行不但巩固了中俄关系,双方在经济、军事上的互赖更为紧密,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更给予北京空前的优惠,包括:人民币取代美元作为经济贸易区的基础、“一带一路”对接欧亚经济区、共同开发远东及北极海军航道,甚至俄罗斯卫星系统要向北斗卫星系统兼容,堪称是“患难见真情”。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普京表示,俄国的“优先要务”是扩大俄中经济合作,双方讨论了新建由俄国经蒙古到中国的“西伯利亚力量二号”天然气管线,预计每年增加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到中国。

总之,俄乌一年多来的苦战,双方及涉入国家已显疲态,中方此时适当介入斡旋,对战后的国际秩序安排与重建,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中国已成为全球唯一够份量、且能取得俄乌双方信任的大国。北京对俄国的影响力和企盼扮演和平的推手,成为相较于美国的另一选择,让欧盟和泽连斯基有点期待。尽管中方在这时间点出手,也许不会立即有具体的成果,但至少已为世界带来和平的希望。

 

 

作者:潘锡堂 系台湾辅仁大学两岸关系学暨国际关系学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