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禁售螺蛳粉实不利于两岸经贸交流

2023-02-16 14:24评论关闭Views: 28

 panxitang1

日前一起大陆产制的螺蛳粉包装袋上广告标语事件,再度体现台湾地区蔡英文当局的“抗中”过度反应。

这款螺蛳粉包装袋上印着“你是中国人,我也是中国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这是大陆流行的“土味情话”,是为娱乐中国大陆内销市场的民众而发,却被绿营的某位市议员质疑是“统战”标语,认为是专门针对台湾所设计,堪称太会幻想了。

未料,蔡当局顺水推舟,立马以未开放大陆螺蛳粉进口为由,禁止各电商贩卖。凡事都从“统独”立场出发,搞得自己紧张兮兮,台湾民众连吃个螺蛳粉都不行。

令人疑惑的是,螺蛳粉过去两三年在台湾很流行,很多卖场、超商与电商都有贩卖,并非是新上市的商品,还有如“黄飞红麻辣花生米”“魔芋爽辣条”等陆制食品,在岛内市场上已销售多年。台湾贸易主管部门现在却突称此类食品为非法食品,并协调食药署、县市卫生局等单位启动联合稽查。

尽管台经济部门负责人王美花表示,并未准许大陆粉条进口,现在进口来的不是走私、就是虚报,不管实体通路或电商平台都要求下架。表面上看似纯属进出口贸易问题,但明眼人都可以清楚看出,敏感的“政治效应”其实才是其中最主要的关键。虽然蔡当局口口声声强调“两岸和平”,实际在骨子里还是对大陆充满敌对意识。

螺蛳粉传入台湾,应该是这两三年的事,由于其口味滑嫩、兼具酸麻辣,颇有异域情调,在台湾很快吸引了不少饕客,尤其在喜欢新潮的青少年间流行。如果将螺蛳粉事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则“台独论者”的保守性,乃至反合理性的倒退性格,才值得反思。

首先,吃过碗装或现煮螺蛳粉者,应该会认为这是平民百姓运用的日常生活食材,体现多元融合小吃;复以味道有点酸辣,符合年轻人喜欢尝鲜的口味特性。若以“统战”说来看待螺蛳粉风潮,实在是高估青少年的认识,却又再度暴露出“台独论者”的保守心态,恐将赶不上更新世代的一辈。

其次,该款广告词主要是面向大陆14亿人口的市场,并非针对台湾市场而设计。因此,当指控者不以理性态度就事实真相来思考,径以政治立场自我设限,而把广告词“统战化”,堪称是自我打脸。尤其,当螺蛳粉争议中出“影响业者利益说”时,更凸显不少“台独论者”口中“爱台湾”的真相,其实是对利益垄断的保护,根本就拒绝两岸间的合理交流与合作。于是,简单地随意就把两岸间商品的流通业者,视为不符合其政治正确的潜在中国人认同者,亦即当作异己者,根本就是反民主的做法,也可说是一种逆潮流的反动。此种逆潮流的表现,在“台独派”青中世代身上,不可避免地就是其声称的台湾主体性。

再进一步言,为何唯独大陆粉条被蔡当局限制进口,而其他国家如日本拉面用粉条却没有被限制进口?这是否违反WTO所制定的贸易法规?根据WTO补贴暨平衡措施协议载明,经济体可基于保护产业采取有限度的贸易平衡措施,例如贸易补贴或课征关税。不过仍必须秉持非歧视性原则,借由最惠待遇及公民待遇来实现,亦即对各经济体贸易待遇需一致,不能有排他性,以避免损害WTO冀望建立公平及自由竞争市场制度的宗旨。这样看来,台湾唯独限制大陆物品进口,确有违反WTO法规之嫌,如果大陆向WTO申告台湾实施歧视性待遇,可能会告得成。说来讽刺,台湾这两年才因为大陆限制进口台湾某些农渔产品而批评大陆阻碍自由贸易,但台湾自己不也是阻碍自由贸易吗?

总之,绿营凡事“逢中必反”,实在不足为奇,但台经济部门竟顺水推舟,乘机布下天罗地网,企图一举封堵更多的大陆商品,真的是治丝益棼、杂乱无章了。看来蔡当局应是罹患了“广泛性中国焦虑症”,只要见到“中国”二字与涉及“中国”有关的人事物,无不焦躁不安、草木皆兵,以致专业认知和判断能力大幅下降。从蔡当局的“中国焦虑症”已经反映出其缺乏对台湾社会的信心,故采取围堵封锁政策,竭尽所能地限制台湾民众接触大陆,已至无以复加的地步。
作者:潘锡堂 系台湾辅仁大学两岸关系学暨国际关系学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