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六都”选举大势分析(之二)
距离年底台湾“九合一”大选不到140天,台湾“六都”的参选人大致底定。“九合一”选举最受重视的莫过于县市长部分,而位列“直辖市”的“六都”,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六都”人口1607万,占全台总人口的69.33%,“六都”拥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资源,也远远超过其他十六个县市。更重要的是,“六都”选举的结果,对于2024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将有重大影响。
从目前态势看来,对于“六都”,国民党和民进党都是“坐二抢三望四”的局面;国民党在新北市和台中市占优势,而民进党则在台南市和高雄市居上风;台北市和桃园市成为两党决胜关键。
想了解新北、台中、台南三市选情分析的,可关注本公号前文《台湾“六都”选举大势分析(之一)》,此篇分析高雄、台北、桃园三市。
01
高雄市
人口272.4万的高雄市,在“六都”排第三,但面积2951.8平方公里,却是“六都”第一。2018年陈其迈虽败给韩国瑜,很快民进党又将韩国瑜罢免,今年没有特殊意外,陈其迈应可连任。理由是:
——民进党在高雄实力雄厚,未改制前的高雄县,从1985年就由绿营执政,到2010年高雄县市合并。原先的高雄市从2002年就是民进党天下;2018年陈其迈虽然败给韩国瑜,但一年半韩国瑜又被罢免。
——五月施政满意度调查中,支持陈其迈连任的与去年相比,提升10.8个百分点,到达64.7%,不支持的则大减7.7个百分点。施政分数进步的幅度是全台之冠。
——民进党在高雄的政党支持度是国民党的三倍,目前八名“立委”都是民进党。
——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找了很久,有实力的意愿不高,意愿高的实力不行。即使是已被国民党提名的柯志恩,在党内民调排名第一时,也公开表示没有意愿。
——柯志恩与高雄市素无渊源,既没有韩国瑜的亲和力与爆发力,制造议题的功力也远远不及,短期内很难翻盘。
隐忧:
陈其迈施政表现并无突出之处,整体表现不过差强人意。
02
台北市
台北市和桃园市,现任都已届满,而且可能有第三势力角逐,出现变量的机会较大。
在“六都”中,台北市面积最小,只有271.7平方公里,但有247万人,是台湾的政经中心,也是民进党在“六都”中实力较差的一个。从1967年改制为院辖市以来,只有陈水扁当过一任市长。这次国民党提名蒋万安、民进党提名陈时中、民众党则由现任副市长黄珊珊参选,目前看来,蒋万安稍微看好,但陈时中和黄珊珊也不无机会。理由是:
——台北市的选民素质较高,中产阶级较多;相对其他地方,选人不选党的比例较高。
——最近一年来,在各家民调中,蒋万安的支持度始终保持领先。六月底的民调中,蒋万安获得将近四成的支持,黄珊珊两成四,陈时中一成八;尽管网络民调一度出现陈时中后来居上,但并未真正动摇蒋万安的领先地位。
——陈时中的媒体宠儿形象已经褪色。五月底的民调显示,民众对于政府在儿童疫苗、快筛试剂、确诊者就医照护、抗病毒药物等相关政策准备上,不满意度都突破六成,五成六受访者对于陈时中的防疫表现感到不满。他获得征召后的民调显示,支持度只有28%,远远落后蒋万安的53.5%,黄珊珊只有18.4%。
——陈时中傲慢、硬拗、争功诿过等负面形象已经深植人心,不利他争取中间选民认同。
——台湾410万人染疫,7700多人死亡,身为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的陈时中难辞其咎,竞选期间必然会遭到对手严厉抨击。
——黄珊珊在各家民调中均排二或三名,柯文哲的执政成绩并非她的资产而是负债。
——陈水扁当年能够坐享渔利,是因为蓝营分裂造成;但民众党支持者多半是中间偏绿,黄珊珊所能争取到的票,固然蓝绿都有,但绿营反而较多。
隐忧:
——弃保效应。民进党寄望黄珊珊被边缘化,出现“弃黄保陈”;民众党则希望复制上次选举“弃绿保白”,黄珊珊脱颖而出。
鉴于蒋万安领先幅度并未达安全距离,离选举还有四个多月,疫情及经济状况、两岸关系发展又在未定之天,因此蒋万安并未稳操胜券,陈时中也仍有一搏空间,黄珊珊虽机会渺茫,未尝没有一线生机。
03
桃园市
拥有226.2万人口的桃园市,选民结构本来是蓝大于绿,但郑文灿当选后雨露均沾,蓝绿通吃,以致外界原本就看好民进党会继续连庄,尤其是国民党提名过程中出现不少风波,张善政的征召更激起在地派反弹,以致六月下旬民进党征召林智坚后,媒体几乎是一面倒。但谁也没有想到,林智坚的硕士论文抄袭风波,立即使他陷于进退两难的泥淖。最新的民调,张善政和林智坚的支持度已在伯仲之间;网络民调更有94%的人不相信林智坚没有抄袭,一旦台大和中华大学的报告出炉,认定林智坚论文确实抄袭,违背学术伦理,对他的选情将有重大打击。
可以想见,林智坚会大打他的新竹经验,希望以政绩冲淡抄袭风波,民进党中央也会极尽所能为他开脱,把严重的抄袭淡化为学生常见的作弊。张善政方面,除了突显自己在“行政院长”的政绩之外,自然会对林智坚的抄袭事件穷追猛打,紧咬不放,谁的文宣能打动民心就成功了一半。无论如何,双方必有一番鏖战。至于民众党的赖香伶,最多只能扮演搅局的角色。
总之,新北、台中、台南、高雄这四个城市都是现任者占上风,侯友宜、卢秀燕、黄伟哲、陈其迈等人虽然形势大好,但也不敢掉以轻心;而台北、桃园两地,可说人人都有希望,个个都没把握。
唯一确定的是,一旦哪个政党拿到“六都”中的“四都”,2024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必定声势大振。
作者:汪诞平 系台湾一带一路经贸促进协会理事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