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这一轮通胀是咎由自取

2022-09-01 11:03评论关闭Views: 29

shiqiping

美国5月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意外比去年同期劲升8.6%,冲上40年来新高,显示通胀一峰比一峰高,且物价上涨范围也比预期更广,预示美联储(Fed)加速升息时间将拉长。市场对物价形势的广泛担忧导致美股重挫,美元强升。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最近一阵子全球央行启动了20年来最快速最广泛的升息行动。过去3个月来各国央行先后共升息60多次。经济学家警告,全世界央行已经展开了数十年来最为同步的紧缩周期,并且这波升息行动只是全球性紧缩周期的开始。经济学家的悲观预期是否成真,由时间来给答案,但如果缩小范围,把全球缩小到美国,那么有关的警告或预测,或将有更大的概率出现。

美国这一轮通胀,走势来得很急。准确地说,从2021年4月才正式开始;之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期间,美国CPI一直维持在相对偏低且稳定的状态。细观这一年多来CPI的变化:2021年3月,26%;4月,急剧升到4.2%;接下来,从5月开始到9月,连续5个月均超过5 %;然后在10与11两个月超过了6%;年底12月,上升到7%。进入2022年,1、2两个月分别是7.5%、7.9%;接着3至5月,分别为8.5%、8.3%及8.6%。必须看到,美国CPI开始快速上升始自去年4月,所以今年4、5两月的数据,是同去年已经明显上升、基期已高的状态相比,仍有8%以上的上涨率,可见美国通胀的蓄积压力相当可观。根据美国历史资料,美国通胀在1980年曾高达14%,之后开始回落,1982年6月则是最近的一次超过7%。换言之,从2022年1月以来,美国CPI已连续5个月连续创造了40年来的最高纪录了。

针对当前美国物价形势,各方普遍关注三个问题:(一)未来走势如何?(二)会否导致停滞膨胀?(三)对政治,包括对美国政局及全球权力格局会有何影响?

(一)未来走势如何?我认为美国物价持续攀升或在高原徘徊的概率均高于短期内会出现的回落,主要有三个理由:

首先,俄乌战争似乎还看不到尽头。迄目前为止,受损最严重的乌克兰本应求和,泽连斯基一度也表态作出妥协,但作为后台老板的北约尤其是北约老大美国却无意叫停,希望以消耗战来重创俄罗斯的元气。吊诡的是,俄罗斯似乎也有打持久战的打算,企图以打持久战来构成对西方阵营的能源压力、粮食压力及物价压力。不仅如此,预见到世界粮仓的俄、乌两国粮食供应可能吃紧,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已纷纷限制粮食出口,是以俄乌战争的持续,明显地将为已持续一年多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严重通胀形成火上加油的压力。

其次,美国对中国的脱钩战略方兴未艾,也看不到尽头。从特朗普开始、拜登继之的脱钩战略明显违反市场经济的比较利益原则,从而对所有国家不利,此一战略的效应逻辑上最终必然反映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之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迄今为止的40多年,全球因中国元素(对全球提供大量物美价廉商品)而享受的长期物价稳定,亦将因美国执意推动并还拉一众盟友加入的脱钩行动而受到重大冲击,美国亦必将自食其果。

再次,美国量宽(QE)货币政策(自2008世纪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积累下来的通胀压力现在才开始初步释放,还有多大能量,还会释放多久,很难估计,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在短期内释放完毕。

综合言之,在很大程度上,美国这一轮的严重通胀是咎由自取。

(二)会否导致停滞膨胀?从经济理论逻辑上看,这已是必然的、板上钉钉的事了。美国当前的通胀不采严厉的货币政策压不下去,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经济的衰退。

(三)政治影响。就美国本身而言,今年年底美国期中选举对民主党及拜登相当不利,看远一点,则有利于特朗普2024年卷土重来。

换个角度,从全球权力格局看,俄乌战争加上美国通胀正在明显地冲击美国霸权地位,亦将因此使美国在中美全球大博弈中益加感到吃力,甚至也不排除美国最终在乌克兰及西太平洋战线上被迫进行战略收缩。

 

作者:石齐平 系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