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中国对俄乌战争的立场是最公道的?

2022-04-08 15:35评论关闭Views: 1473

ew1

战争是人类动物性的体现,它意味着死亡与灾难。因此,反对战争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认知。中国曾经是最大的战争受害者,因此从来最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然而,尽管全世界都反对战争,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事实说明,仅仅靠反战意识,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面对战争,反战口号喊得再响亮,也于事无补。俄乌战争爆发后,全世界的反战声一浪高过一浪,对俄罗斯的谴责也一浪高过一浪。美国和西方各国对俄罗斯纷纷出台最严厉的制裁,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源源不断,但并没有出现战火熄灭的迹象。

如何对待战争,是对一个国家道义观念的考验,也是对一个民族文明理念的检验。尤其是俄乌战争,其争议性之大,涉及的地缘关系之复杂,引发的全球反应之强烈,各国更不应感情用事,而应分析战争的深层原因,从根源上找到解决冲突的路径。人类的反战意识虽然深入人心,但始终没能阻止战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从根源上消除战争的土壤。

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对俄乌战争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并与各方保持沟通。战争爆发第二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与普京总统通了电话,向俄阐述中国立场。此后,俄乌双方便启动了和平谈判。习近平还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举行视频峰会,重点讨论乌克兰危机问题,共商止战的办法。习近平一再强调通过谈判解决冲突的原则立场,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而最为引起关注的则是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3月18日举行的视频通话。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进行了深入讨论,习近平对解决冲突提出了坦诚、中肯和全面的意见,就构建欧洲安全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俄乌冲突提出了中国方案。

此外,杨洁篪、王毅等中国重量级官员分别和美、俄、乌、德、法等一系列国家的同行频频通话,一再强调中国劝和促谈的态度。中国的立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被问到应该由谁调解俄乌冲突的问题时,不加思索地认为最有资格担任调解人的是中国。

目前,“反俄”已成为美国和西方各国压倒一切的“政治正确”。美国似乎已将对俄态度作为衡量敌友的标准。然而,这种感情用事的做法不可能解决如此复杂的地缘政治难题。美国和西方一方面要求尽快停火,另一方面却向参战一方提供先进武器、对另一方则实施最严厉的制裁。这不是在解决冲突,而是在发泄情绪,其结果必然是激化矛盾、加剧冲突。美国和西方打一派拉一派,看起来“爱憎分明”,但这实际上等于在斗牛场上挥舞红布。

美国和西方希望中国加入制裁和打压俄罗斯的行动。然而,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并没有这样做。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的立场,与参战双方保持接触,防止偏袒任何一方。中国一再声明俄乌双方应尽快停火,通过谈判解决冲突。中国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明眼人很清楚,此话的意思就是中国并不认可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但中国也主张重视各国合理的安全诉求,希望欧洲建立综合、均衡、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言下之意,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外因,解决冲突应顾及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安全需求。

分析中国自俄乌冲突以来的对外表态,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明智慧。战争的根源在于北约不断东扩而无视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而解决的出路就是在欧洲建立均衡的、照顾所有国家安全利益的安全机制。中国的态度看起来似乎很像“外交辞令”,但却内涵丰富,环环相扣。历史将证明,俄乌最终要达成永久和平,不大可能跳出中国提出的方案,即通过谈判,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确保所有欧洲国家的安全需求,其中最核心是放弃对抗、树立利益共同体意识、摒弃一切以损害别国利益为代价来追求本国安全的做法。

中国的态度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反对制裁俄罗斯,因为制裁解决不了冲突。如果制裁能阻止战争,那么世界早该没有战争了。中国也没有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因为支援军火等于给战争火上烧油,是没有道义的行为,但中国却是最快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

其实,要想尽快制止俄乌冲突,办法很简单,只要美国和北约正式宣布不接受乌克兰加入北约,而是通过与俄乌订立安全协议,保证俄乌双方的安全诉求,而这正是俄罗斯多次提出的愿望。但美国始终不愿作出这种表态。冷战后,欧洲早已失去通过北约进行军事对抗的需要,但美国不但没有解散北约,反而不断东扩。

人们不必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辩护,但只有认清这场战争发生的“机理”,才能从根本上为欧洲创造长治永安的和平环境。分析俄乌战争的是非曲直,不难看出,北约已演变成分裂欧洲、挑起战争的罪恶工具。仅凭朴素的感情,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表达愤慨,这也无可非议。但必须认清,北约这个沾满战争死难者鲜血的军事集团才是欧洲冲突的根源。所以,要想给欧洲赋予永久和平,要么解散北约,要么对北约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文: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