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称拜登为老朋友的深刻意义

2021-12-02 14:36评论关闭Views: 540

huiwu

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就双边和广泛的国际问题进行的深入交谈,历时3个半小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时成为国内外媒体的焦点。全球对会晤的热议虽然逐渐消退,但会晤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影响将载入史册。专家们注意到,会晤的一些细节耐人寻味,对观察中美关系走向颇有参考价值。

会晤一开场,习主席就以一句“看到老朋友感到很高兴”,拉近了两国元首的关系。也许有人感到难以理解,在中美关系充满矛盾与斗争的时候,习主席为何还称拜登为老朋友?殊不知正是在如此错综复杂的中美关系大背景下,更显出习主席开场白的意味深长,尤其是对拜登以“老朋友”相称,更是内涵丰富。

确实,“老朋友”三个字不是随意叫的,习主席之所以称拜登为老朋友,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解读,一是说明习主席与拜登有过非同一般的交往历史;二是体现了中国高层领导处理复杂大国外交的战略定力;三是体现了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全球胸怀。

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和拜登都是“政坛老将”,10年前,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拜登应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邀请访华,6天行程,习近平一路陪同。次年,习近平回访美国。期间,拜登陪同习近平参加11场活动。8年前,拜登再次访华,习近平与他进行了深入会谈。4年多前,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又与拜登副总统会面。自拜登今年1月担任美国总统后,习主席又与他进行了两次通话。

如此频密的交往,在世界大国政治家中并不多见。因此,仅从两人的交往历史看,习近平称拜登为老朋友,实属名副其实。但是,仅仅从人际交往的视角去理解习近平的“老朋友”之称显然是不够的。

近年来,中美关系进入低潮,危机接踵而来,美国对华频频发起战略围堵,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从售台武器到拘押中国企业高管,两国关系进入最艰难的历史时期。然而,作为谋求复兴的大国,中国并无替代美国的“野心”,更无争霸世界的实力,中国谋求的只是让中国人过上平安、富裕的日子。但是,一个大国的强盛必然引起其他大国的打压,这是由国际政治规律所决定的,因此中国很难避免国际打压的“命运”,而作为头号超级大国,美国自然要充当围堵中国的“领头羊”。

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如果选择“刚性反击”,定将中断中国的复兴之路。而作为智慧的政治家,保持战略定力才是最佳选择。近年来,美国挑衅中国的行动一个接着一个,但中国领导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没有落入“随美国起舞”的战略陷阱,使美国射来的“毒箭”失去作用。当然,对美国的霸凌行径,中国并不是忍气吞声,该反击的时候并不忍让,但始终不关闭友好相处的大门,对美方的理智举动,中国总是采取积极回应的态度。此次会晤,虽然中美关系经历了大倒退,习主席依然把拜登作为老朋友相待,正是在尖锐的国际斗争中保持战略定力的极好佐证。

巨大的人口、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无与伦比的产能、不断壮大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大国的所有这些元素,都可以让美国作为动员国际社会围堵中国的理由加以利用。中国如何用实际行动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的崛起必定在“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框架内实现,这是中国当今和未来面临的最大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外部环境就难以改善。

外交上的咄咄逼人,可以过一把民族主义的瘾,但无法让中国强大起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开启,中国不可能通过西方列强曾经用过的掠夺、占领、殖民等手段实现崛起。中国的复兴必然选择与世界共赢的道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不断释放的明确信号,并已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行动指南。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无数外交场合的讲话所表现出的世界胸怀正是上述思想的集中体现。把敌人变成朋友,这是政治家的真本事。使敌对关系变得更加敌对,这是最可悲的政治失败。基于这一理念,但愿未来的世界都将成为中国的“老朋友”。
作者: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