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走到了“临界点”

2021-09-30 15:09评论关闭Views: 164

shiqiping1

自1971年双方接触以来,中美关系迄今走了50年,却正走在一个前所未见的十字路口上,也就是说,正处于下一步怎么走将关乎双方关系是否走上更好或更坏的一个关键时刻。

9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这是中美两国元首继今年2月11 日首次通话后,时隔7个月的再度沟通。

这次对话细节未见公布,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双方官方发布的声明及双方代表官方的媒体所作的相关报道,对这次对话的背景、双方主要的诉求及双方立场的同与不同,做出一些基本的观察与推断。

首先可以看到,美国有媒体指出,鉴于先前中美官方的交涉都遭遇中方“宣传式的官样文章回应”,因此拜登希望直接对话能让两国关系走上更严肃道路。英国《金融时报》也转述不具名美国资深官员的说法,认为“中国官员不打算进行严肃实质的对话,只是为了大内宣而生硬读稿。”

美国不具名官员透露的说法,如果不是美方一贯的伎俩,先把责任推给对方,占领正当性、道德性制高点,那就是对当前中美关系的整个形势有了严重的误判。

一般都注意到,在2月11日到9月10日之间的7个月,也就是两国元首两次对话之间,中美高层有过3次交手:(1)3月18、19日,中方由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为代表,与美方代表国务卿布林肯和国安顾问苏利文在阿拉斯加举行战略对话,对话中杨洁篪不留情面地批评美国“没有资格说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2)7月2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在天津进行会谈,王毅也会见了舍曼,中方向美方提出了包括“纠错”与“关切”的两份清单,及中方严肃提醒美方不得触犯的“三条底线”;(3)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先后两次访华,但均无功而返。

美方对这些中美官方交涉的评论,认为中方是在读稿,是为了搞大内宣,不够严肃与实质,因此必须由两国元首直接对话。美国官方如此的观察与研判相当令人诧异。(一)论外交层级,杨洁篪与王毅代表的当然是中国决策高层的权威立场;(二)中方代表在会谈中对美方的严辞批评及对美方严肃提出的两份清单及三条底线,在中美及国际外交史上均属罕见,岂能等闲视之;(三)解读中方的言行动作,应是对近年来尤其是特朗普执政以来的对华政策已累计了高度不满,一如习近平9月10 日电话中对拜登的直言,这是当前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的症结所在,所以才以两份清单及三条底线提醒乃至警告美国。说白了,性质已近乎“通牒”,美国如能做到,一切好谈;如做不到,一切拉倒。或许也正因为中方一反以往的严正态度,及拜登上任以来每况愈下的处境,让拜登不得不摆下身段,一改上任之初的倨傲姿态,希望中方能够出手,帮助他处理缓和一下他面临的国内外疑难杂症。

拜登面临的一众疑难杂症包括:(一)疫情未受有效控制,不断反复;(二)国家财政问题日益严重,财长耶伦不止一次示警,同时提醒应取消损人不利己的对华惩罚性关税(目的在改善中美关系,以利双方的“合作”与“交换”),并还暗示想访问中国;(三)以往靠大量发债纾解财政压力的做法已面临困难。大量发债必须有人买债,但两大买主之一的联储局已因物价快速上涨而不敢大量QE(印钞),之二的中国目前更倾向卖美债而非买美债;(四)美国不断打“台湾牌”刺激中国,对北京也无异形成了及早解决台湾问题的更大压力,这也是拜登在电话中向中方表示:(1)“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的缘由,及(2)强调两国均有责任确保竞争不会演变为冲突的涵义。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拜登眼前最大的麻烦或挑战,其改善与解决又多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换有关;至于新疆、香港,美国早已使不上劲了,还有什么人权、价值甚至气候等等,也都是些不急之务。但合作与交换等大题,必须面对面谈,10月底在罗马举行的G20峰会或许是个适当场合,对此美方已表态,但中方未作回应。

习近平主席在电话中对拜登说的话,如“中美应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又引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似都有相当的弦外之音,就不知拜登能否理解了。

G20的“习拜会”能否成局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来判断十字路口的下一步会走向何方。

 

作者:石齐平 系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