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观众东京奥运会的得与失

2021-07-29 12:47评论关闭Views: 58

aoyunhui

推迟了一年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终于在7月23日开幕。不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无观众的奥运会。在电视机前面对开幕式上点燃的圣火,估计不少人兴奋不起来。

东京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举办夏季奥运会2次以上的城市。1964年,东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既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也展示了战后日本和平发展的成果和国家新形象。这一年,日本正式加盟OECD (经合组织),成为发达国家俱乐部的一员。同年世界最初的高速新干线也在日本开通运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日本社会恢复了自信,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4年后的1968年日本进一步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可以说,首次东京奥运会是日本几代人的美好记忆。

然而,好景不常在。19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崩盘,重创国内金融体系。加上政府没有及时应对少子化带来的人口减少问题,从此日本进入了被称为“失去的20年”的经济低迷时代。2010年,日本失去了保持42年之久的第二经济大国地位,2011年3月遭遇东日本9级巨大地震以及伴随的海啸和核泄漏灾害。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末安倍晋三第二次担任日本首相时,“让日本重返世界的舞台中央”是他的执政誓言。很自然,支持东京申办奥运会成为安倍内阁“日本再生战略”的重要一环。

2013年9月,在阿根廷召开的国际奥委会最终投票会上,东京面对核泄漏、地震频发等国际社会担忧的不利因素,险胜对手,获得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在中央政府的强力后援下,至2019年末,奥运主会场(可容纳8万人的新国立竞技场)以及各分会场场馆、奥运村等重要设施基本竣工或完成改建。日本政府期待借奥运神风,2020年的访日外国游客数能首次登上4000万人大台,GDP增长率能够突破安倍执政后一直难以实现的2%。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新冠疫情的世界大流行打乱了一切计划,东京奥运会不得不延期1年。在前景不明的2020年9月,安倍因病提前辞职。尽管如此,接棒的现任首相菅义伟在就任演说中明确表示:有决心把东京奥运会办成“人类战胜新冠病毒的证明”。

2021年,受益于疫苗的快速研发生产,全球疫情明显走向好转或可控,本来有希望实现规模缩小但形式正常的奥运会。但是,日本国内的疫情控制状况却不尽人意,尽管感染者数远少于欧美,但已给重视保护的日本医疗系统带来很大压力。在距开幕日两周前的7月9日,为了减少感染扩大风险,日本奥委会和东京都等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不接受观众入场观看。

无观众的奥运会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奥运会,对日本来说有何得失?。

从“得”来看,首先,尽管无现场观众,东京奥运会毕竟还是庄重举办了。东京和日本履行了申办时的诺言,保住了信用,没有让上万奥运健儿的多年准备付之东流。其次,东京等地已新建或改修了大批运动场馆和相关设施,同时奥运话题和相应的宣传也有效地促进了赴日旅游热,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访日外国游客已从2012年的836万人激增到3188万人!建设业和旅游业的火爆直接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举办奥运的部分经济效果已提前实现。此外,虽然无观众的形式失去了上百亿日元的门票收入,但举办本身为国际奥委会保住了大会预期运营收入中的大半(实况转播收入和企业赞助等),避免了巨额违约赔偿。

从“失”来看,对照东京奥运会的举办目的,除了场馆门票收入和规模更大的场馆外旅游服务业收入等损失,日本有以下两个更严重的损失。

第一,日本作为科技大国,尽管站到了全球瞩目的奥运舞台中央,却不能利用这一良机向世界展示日本的抗疫贡献或创新(包括疫苗、治疗药、防疫体制等)。消极的无观众形式,也与大会的举办理念——“寻找明天的希望”相距甚远。

第二,日本作为一个以齐心协力见长的国度,却在疫情爆发后是否要举办奥运的舆论和行动上,官民很不协调,严重失和。各大报社的民调表明,即使到了临近开幕的7月上旬,“支持举办”者也只有30-35%!

在本文刊出时,东京奥运会已在进行中。加上东京残奥会,这个夏天将见证无数挑战和感动。应当说,这届奥运会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全球性疫情,十分特别。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之处,都将成为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作者:戴二彪 系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