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艺市场卒之重拾正轨?

2021-07-14 11:36评论关闭Views: 90

tianwang

香港的歌影视市场,一度作为华人世界的马首是瞻,影响力甚至遍及亚洲和世界各个角落。可惜,一切俱往矣,随着内地逐渐后来居上,港产作品有点此起彼落,加上韩风崛起、哈日依然,以及西方串流平台挑战,香港演艺前景无疑日益暗淡。最近卒之出现一丝转机,在免费电视牌照放宽的基础上,电视大战已是好不热闹,黄金时段不单有节目正面对决,连带多位年轻歌手及团队都崭露头角,复苏势头且有望扩展至电影业。究竟,香港的演艺行业是否终于重拾正轨?又能否复兴当年的成功故事?

 

旧名字华人通晓,千禧后寂寂无闻

过去香港歌影视市场有多厉害,只要简单做个访问,问问各地华人是否懂得李小龙、成龙,以及周润发、周星驰,还有谭咏麟、张国荣、四大天王等等,相关响当当的名字已曲线反映出,香港演艺作品的渗透力有多庞大。此外,海外华人能够听懂简单广东话,或可哼出几句广东话歌词,也是靠香港歌影视软实力的承载发扬所致。

时至今日,除上述所谈年代久远的巨星外,不少艺人尚能赶上尾班车,千禧年前后扬名者仍可借助港星光环,到内地及其他地方发展或登台。譬如在内地最新的电影、剧集、综艺节目等,不时还可见到港星名字。然而,近几年才在港发迹的艺人,则已无此福气,任凭在香港红透半边天,在香港以外都恐寂寂无闻。就像最近在港急速冒起的年轻偶像,经过半年发酵相信没有港人不识,惟当进一步问问其他华人呢?要说十之八九不懂已经嫌少,真相可能是十之九点九俱不认识。

 

 

电视大战?矛头指错,目光狭窄

事实胜于雄辩,要谈香港的电视大战,已令演艺市场重振起来,实在是言之尚早得很。从收视报告看,新兴挑战者ViuTV似乎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比昔日的ATV(亚洲电视)还要低,至于传统的TVB(无线电视)则变动不大。事实上,竞争往往带来进步,相信全港市民皆乐见竞争,也乐见更多元化的电视与节目选择;不过,从收视结果看,电视大饼虽有稍稍做大,即多了观众收看电视,但增加幅度却嫌似有若无。

毕竟,今非昔比,大家的娱乐选择更加多元化,网络上的短视频平台就有海量短视频供应,而串流平台亦有更大投资提供更大制作。的确,坊间称新旧电视台爆发电视大战,实在是从一开始已搞错问题核心,因电视台的竞争对象不在电视台之间,而是如何将上述其他娱乐选择拉回本地电视台身上。换言之,要香港电视产业重振声威,几家本地电视台好应一起合作、以至敌忾同仇;如果居然诉诸恶性竞争,例如任由网络打手抬高自己、贬低对方,甚而威胁对方的广告商不要下广告等,都不利整个行业的发展,亦不符合香港整体的共同利益。

钱非万能,无钱则万万不能;演艺是门创意工业,有时候一条好创意已够制作一个好出品,但如果有进一步的资源支持,则好创意则更容易加以发挥。香港演艺市场积弱至今,既难跟国际级串流平台竞争,亦已被内地的制作远远抛离。就以近期香港两间电视台的节目交锋为例,所指是推理综艺秀《死因有可疑》和《嫌疑事件簿》,两者明显跟内地已播六季之多的《明星大侦探》非常相似;遗憾地,没有比较犹可,一有比较便高下立见,从场景布置,到案件设计,以至参与综艺的艺员知名度,香港都远远逊于内地;与其说这是两间香港电视台的单挑,但其实双方都完败于内地——于此网络时代,在内地的珠玉面前,为何观众要看香港的次货,而不看内地的高端货?当然,对香港观众来说,本地化或是一个吸引卖点;可是,香港要重拾昔日叱咤华人市场的光辉,单靠吸引本地观众肯定不够,目光也断不应该狭窄地只看本地。

 

 

偶像歌手?都是次货,学养不足

在歌唱市场方面,姜涛及Mirror近期无疑红透半边天,但这个天只限于深圳河以南,更仅限于香港海域之内,红不到内地以及其他海外市场。这除了源于他们所属的ViuTV影响力及覆盖面不大,也源于他们缺乏特色——跟前推理综艺秀类似,他们仅属复制韩国偶像风的翻版次货。由化妆技巧,到歌曲风格,都十足一个“韩国OPPA”和韩风男团。同一道理,当人人都可透过网络,去欣赏已达世界一流水平的韩式制作,为何要花时间看次一级的复制品?无怪乎,在港亦有声音指出,香港中小学生长期沉淫于韩风下,基本不受“港式OPPA”吸引;他们所吸引到的,乃过去相对较少接触韩风的廿卅岁女生。

广东话歌曲之能够在当年红遍亚洲,编曲固然是一大重点,另一重点是中文歌词。对比韩文歌曲往往“不知所云”,因为懂得韩文的人相对较少,广东歌于华人市场至少有个优势,就是大家都能听懂所唱所事,并因而更易感受到歌曲的情感。爱情歌、亲情歌、励志歌等等,一定都要靠歌词来传意和传情,不能只靠乐韵与拍子。问题是,广东歌的中文水平,新一代显然远远不及上一代了,这只怪香港人的语文能力明显下跌,看书的人当然少了,看诗的人更加之少,看文言文的人则凤毛麟角。以往金庸小说是青少年常看读物,现在小朋友则首选读哈里波特;昔日权谋代表作是三国演义,今日代表作是西洋的权力游戏——试问,香港人的中文水平焉会不减?

要制作一首好歌,不仅关乎技术上锻炼,也关乎个人的学养与修养。过去香港歌手百花齐放,有许多不同类型,但现在的类型却趋单一化,韩国化自然占了好大部分,另外什么玉女歌手、才子歌手亦已绝迹。近年大热的歌唱选秀节目,14岁少女姚焯菲于TVB的《星梦传奇》备受瞩目,这位“业余”未成名者的表演片段在网上短短十日间已录200万点击,比陈百强、林姗姗原唱版本所加起来的几十万还要多,原因正是她乃当今乐坛一个“异数”——坊间的评价,是她演唱的《恋爱预告》表现了少女的初恋感觉。这是香港乐坛好长时间所缺乏的歌手类型,而歌曲及歌词则产自80年代初;可见姚焯菲成功背后断非无因,而可叹是成名则仍依靠旧歌。

 

 

电影受限?划地为牢,愈做愈缩

谈完歌、视,当然不得不谈电影。香港电影业所面对的问题,跟前述的大同小异,一来是受累长期积弱而投资额低,二来是因题材愈缩愈窄而冲不出本土——这不是受困于香港最近因应国安法生效而更新了《电影检查条例》指引,而是香港电影业自己本来就愈趋划地为牢。

港产片倘能在港录得千万票房,肯定惹来全城哄动;但回顾上一个年代,千万票房绝非天大难事,尤其注意当中尚未撇除通胀计算。以香港物价低点2003年作为分界线,查港产片历来本地最高票房者,首十大之中居然多达六部是2003年之前,而在首廿大亦高占半壁江山,至于90年代的作品也占了七部之多。

去年港产片的票房冠军,所录得的收入不足3000万元,须留意这是疫情前上映的;尽管再看前年的票房冠军,其收入亦仅约3100万元。纵观整个90年代,票房冠军都达到4000万元、5000万元水平,即使80年代末都多企于3500万元以上——当时太古城开售,每个单位仅售十多万元,而今日则涨至逾千万元,可想而知港产片如何今时不同往日。

更值留意的是,内地电影市场已庞大得不容忽视,就连好莱坞大片都想方设法进驻;由香港导演操刀、有在内地上映的《红海行动》,总票房就高达36.5亿元人民币,这对比香港票房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而查同年香港电影票房的总收入,总额还不到20亿港元。可见,北望神州绝对是港产片一条出路,而两地政府也鼓励香港业界以合拍片方式北上;只不过,一句本土主义,甚至提倡港产片应拍予香港人看,则严重限制了电影界的发展,以致片种、观众群、资金层面等都愈做愈缩。相关思想钳制所造成的损害,绝对比《电影检查条例》来得深远。

人所共知,香港过去盛产功夫片,惟由于香港已难再有什么成家班、洪家班之类,功夫片至少已买少见少。问题是,除此以外,无论古装片、爱情片,以至喜剧等等,香港产出同样都愈来愈少——原因何在?正是被所谓本土片挤压掉。
本土片泛指一切政治挂帅或关注本地弱势权益的电影,相关电影往往易得黄营舆论的吹奏,营造出一股万勿错过、“不看就无话题”的氛围;但其实,又跟前述的电视大战一样,这批电影的票房成绩毫不理想,其雷声大雨点小只是黄营为达政治宣传目的所虚构出来的假象。

《电影检查条例》新指引订明,如影片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维护国家安全,电影检查员应得出影片不宜上映的结论;相关修订被反对者指摘是限制了创作自由。诚然,如同图书馆内不准谈天,任何限制都有损自由,重点是一来这种自由应否受限,二来是限制带来了多大影响。前者概无讨论空间,因维护国安是天经地义之事,至于后者,难道港产片已穷得只剩反动片?毕竟,不能拍一类片与只能拍一类片,两者所带来的结果实有天壤之别。港产片过去最辉煌时,肯定是百花齐放,既包揽了各个片种,亦不见得有多少反动片。过去一直有曰,内地电影业的限制多多,但这并未阻碍创作上的天马行空,例如可以科技包装鬼片,亦可用空心人之类取代丧尸。

 

 

黄营政治思想钳制,艺术服务政治…

总结来说,其实香港的歌影视发展,好大程度都受到政治化思维限肘——这不是《电影检查条例》之类的外在监管,而是黄营透过各种赏罚手段来横加限制。譬如你不属黄营,则发动群众从广告入手抵制;假如你投身黄营,则会发动舆论攻势助你成功……换言之,香港今日的演艺圈,已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受累黄营操作沦变为用艺术服务政治。试问,这个圈子还如何正常健康发展?黄营的魔爪首先伸进电影业,以至港产片最早陷入本土化之窘;现在所谓电视大战、偶像崛起,则是黄营更进一步操作下的产物。

香港歌影视产业要重新振作,第一件事必须去政治化。想当年,香港演艺圈便少涉政治,亦无黄蓝之分,整个业界及全港市民都支持发展,目标对象更遍及所有华人及全球。今日之政治紧箍咒持续,再谈什么政策支持均属徒然。
作者:明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