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直播“云”,片片飞来
香港是中、外国际艺术文化交流的枢纽,6月7日,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通过网络,与内地、海外艺术代表开研讨会,并介绍了香港做好国际艺术交流的各种优势。据悉,香港已与20个国家签订了备忘录,合作开展文化艺术活动,香港也已经发展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
从5月开始,“艺术文化•就在香港”活动启动,“十”个重要国际级艺术活动在香港上演,包括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Art Central艺术博览会、盐田梓艺术节、香港艺术节等。这些活动除了线下,还将在云平台直播。
其中,31个国家和地区的235家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参与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网上展示”。2000件以上的艺术瑰宝,熠熠生辉,线上成为参观世界级艺术展的另外一条高速通道。
除了官办的艺术展,民间的艺术直播也愈来越丰富,香港著名艺人许冠杰4月举办了网上演唱会,主题是“同舟共济”,希望大家携手抗疫,度过难关。演唱会没有现场观众,通过各平台直播,在线观众超过644万人,相当于开了五百多场线下演唱会。还有一些香港画廊创办人、艺术家、策展人、艺评家等制作了“方由直播”,每周有不同的文艺工作者谈香港文艺生态圈。在疫情期间,类似的文艺直播有很多。
其实,艺术直播已经存在好几年,一些艺术网站自2015年起就开通了文艺活动直播,而新冠疫情,让更多的人“宅”在家里,加速了艺术文化直播的发展。云博物馆、云跳舞、云课堂……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从网络喷涌而出。
是疫情“逼”艺术直播流行,还是直播会成为艺术文化产业的新机遇?
江苏省剧协副主席陈澄认为,艺术工作者借助直播,可以打造更多元化的展示平台。直播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流量巨大,观众通过平台,足不出户,不仅可以欣赏精彩表演,或观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也可以通过平台,感受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通过网络互动,艺术工作者可以高效地与观众交流,观众会有更好的参与感,可以让优秀艺术作品焕发蓬勃生机,展示无限魅力。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指出,在线艺术展,逐渐向广阔的社会空间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被吸引,成为了“永不打烊”的舞台。全球的艺术团队都加快了线上展览、线上直播的步伐,也是全球艺术界的新趋势,除了直播模式,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的VR设备,把二维画面变成眼前的立体现实。
艺术评论家赵子龙表示,艺术直播的兴起,是行业的一大进步。直播逐渐在泛民化和娱乐化,而传统的“艺术”是专业化和小众化,例如普通观众很难分辨哪个是名画,哪个是普通画。疫情的影响下,艺术家加入直播,说明艺术正在雅俗共赏,艺术大众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不过,新事物新技术都存在正反面。“艺术直播成功的标志是用户数,而不是文化深度,甚至文化内涵可能成直播的障碍。” 西安美术学院吴克军认为,艺术直播一方面,投入低、技术门槛低,方便很多人入行,保证了参与度,加速了传播速度,提高了亲民性;另一方面,容易、门槛低,会导致大量的艺术直播涌上屏幕,良莠不齐的产品会接踵而至,有的文艺直播可能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网络上的“直播僵尸”会越来越多,会劣币驱逐良币,对艺术系统性的良性传播产生障碍。
有人说,买了一次假货,我再也不去这个网店,或者减少网购,同样,艺术直播也有类似问题,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商建辉指出,“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大背景下,艺术直播内容同质化,或者低俗化的治理问题,需要管理者、内容制作者、用户齐心协力,协同治理。艺术直播需要职业素养,也需要道德监督,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此外,艺术直播要走得远,借鉴成熟的互联网案例,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重视人才。”
还有很多企业其实是希望通过直播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有的直播过程也有很多艺术品的销售,例如古玩字画、珠宝等。
有专家认为,当红主播直播带货日常用品比较合适,直播带货拉动艺术品市场有点难度,纵览一下全球拍卖行业,艺术品的价格往往在五万人民币以上,比普通商品高许多,另外艺术主播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如何在网上鉴定真伪,这些因素都会限制艺术品网上交易市场。一些艺术复制品或者文创产品,可能价格会比较低廉些,更适合直播带货,例如故宫推出的文创口红等。
其实,艺术直播,其重点在于“宣传文化”,即强调文创产品要有基于艺术品的要素,能附加文化价值,能向观众普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故事,才是艺术直播的带货模式。
有的艺术直播,主要目的是带货,忽略了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曹晓华认为,不能本末倒置,“文化”与“卖货”,要相辅相成,传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把观众消费需求动员起来,才是长久之道,另外,艺术直播需要引导客户理性投资。
艺术直播,还有正在兴起更高端的虚拟现实直播,那就是观众借助VR眼镜等设备,可以看到虚拟现实场景中的艺术展览,不过目前的VR技术有待提高,待5G等技术更成熟后,问题会更少些。
相比其他行业,艺术行业数字化进程速度较慢,门店等传统经营是常见方式。近两年,艺术市场乘坐疫情的东风,加快了数字化发展,有些人担心,等疫情结束后,艺术直播会不会黯淡下去?
杭州师范大学陆琦教授认为,线上艺术和线下艺术各有千秋,观众去艺术现场,是一种亲身体验,包括视觉、触觉甚至味觉的一种综合感受。线下实体展览中,观众往往关注点是展览现场和展品的外观,但是对艺术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环境很少了解,艺术直播是通过网络,观众得以远程参观,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完善,观众会获得更多身临其境的感触,线上展览可以结合知识库,为展品提供更多知识,包括历史和文化知识等,也可以具体解读创作者的创作心得。线上与线下协同互补,才是艺术文化展览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石岩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