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动真格”,美元霸权或将终结?

2021-06-28 13:42评论关闭Views: 114

meiyuan

众所周知,美国维持全球霸权,主要依靠三大支柱,一是军事霸权,二是美元霸权,三是科技霸权。近年随着美国整体国力日走下坡,三大支柱都已开始动摇,其中美元霸权的地位更是摇摇欲坠。

俄美首脑会面前夕,俄罗斯政府高官纷纷坚决表示要“去美元”,且一次比一次强硬。

6月3日,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安诺夫宣布,未来一个月内,该国1860亿美元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将彻底清空美元比例(目前约35%是美元),转而投向欧元占40%,人民币占30%,黄金占20%,英镑和日元各占5%。其中,欧元和人民币都是增持。

同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如果美国执意实施金融限制,俄罗斯只能放弃石油美元,改用其他货币结算。

这是该国近日释放的第3次“去美元”信号。此例一开,其他国家势必陆续跟随,美元霸权的好日子恐怕很快就要到头。

其实,俄罗斯抛售美元资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早在2018年,俄罗斯就开始大幅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当年4月的美国国债投资额从960亿美元降至487亿美元,5月更降至149亿美元。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对美国国债的投资额从2月份的57.56亿美元减少到3月份的39.8亿美元。

2019年10月,为规避美国制裁,俄最大石油企业俄罗斯石油公司所有新出口原油就曾默认用欧元结算,这验证了弃用美元、改用欧元的可行性。

此外,中俄双边贸易也在推广用人民币等双边本币结算的比例。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去年第4季度,俄罗斯对外出口结算中,美元的比例首次跌破50%,其中,中俄75%的贸易已经改用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结算。

俄罗斯去美元化,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更有政治方面的考虑。

新冠肺炎疫情下,美联储通过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救市,其实也是把本国调整的成本转移给其他国家,收割全球财富,俄罗斯当然不会做冤大头。

而且这些年美俄关系持续紧张,美方动不动就对俄方实施经济和金融制裁,美元就是重要武器之一。目前,全球超过一半的跨境债务以美元计价。在各国央行的储备中,美元占三分之二,这让美联储对全球大部分的商业活动都拥有了强大影响力。以全球结算体系为例,SWIFT覆盖200多个国家的11000多家会员机构,是这些国家进出口贸易的枢纽,该系统虽然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营利性的国际合作组织,管理者声称自身在政治上是中立的。然而,依仗美元霸权地位,SWIFT系统渐渐成为美国的“傀儡”,此前美国先后借助SWIFT对朝鲜、伊朗、伊拉克等国实施金融限制。

近日,美国再次以俄罗斯干涉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由,宣布对俄制裁加码,威胁将俄踢出SWIFT系统。

对此,俄方当然不可能屈服,而且表现很淡定。俄常驻欧盟代表弗拉基米尔∙奇若夫表示,为了应对可能被SWIFT系统除名的风险,俄罗斯已经建立了本国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

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美国政府把美元当作政治工具,“削弱了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作用”,他指出:“我们正在考虑使用本币结算的可能性,我们无意将‘去美元化’用作某种政治推手。我们并不愿意这么做,但世界经济体系、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储备货币需要多元化。”

而这并不是俄罗斯一个国家的单边行动。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通胀的快速回归,美元流动性的泛滥,如何逃离“美元陷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新挑战,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加速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和大宗商品交易的非美元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重为59.02%,连续第3个季度下滑,创25年以来最低水平。2001年,美元占比达到近73%,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美博弈将是持久、激烈甚至是残酷的,虽然这些年中国也开始以其他货币替代美元进行贸易结算,以及推动数字人民币等等,但相对于俄罗斯去美元化的步伐,中国明显相形见绌。

最近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宣布,将虚拟货币列为与美元同等的法定货币。有人将其形容为史诗式的“去美元化”金融变革,这也许有点夸张,但美元霸权地位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去美元化大变革中,中国没有任何理由落后于其他国家。

 

(编辑:马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