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诱惑

2020-12-18 14:00评论关闭Views: 93

yuanqinghua

元青花的收藏,在世人看来高深莫测,因为秀美大气的元代青花器(用苏青专供出口的)实属青花器中的极品,收藏到一件优美的元青花器,已属收藏家一生的骄傲。

笔者不满足于常见的明代民窑和清代瓷器,数年前决心向元青花收藏进军,利用公出的机会,到过英国、土耳其、东京等地的博物馆,观赏到元青花器数十件。在国内,上海博物馆陈列了数件元青花器,其他的都秘藏于库房,一般藏家无缘相识。所以,什么是真正的元青花,对许多人来讲是神秘的。

笔者有幸依靠海内外朋友帮助,收藏到几件元青花器,以本人的见识和经验,这几件元青花器是确定无疑的。但拿出去交流,竟然处处碰壁,除了一位元青花藏家全部认可外,连拍卖行的鉴定师,开了二十几年古董店的老板,号称是专家的不少“名流”,都不识其货,着实令人吃惊。这些旧器特征十分明显无可怀疑的元代瓷器,竟然不为“行家里手”所识,中国收藏界的文化底蕴是不是有点欠缺?

我不能不提醒:一些专家权威被景德镇的仿假吓破了胆,处处怀疑,以真当假。如此这般,中国的文物市场和文博事业,是会遭受新的劫难。

元瓷上的“周亚夫”等人物故事画,都是元曲中的内容,它无疑与元代文化生活的整个生态有关。这是因为,元代汉族士大夫中的画匠,甚至是画家,在外族统治下,属下九等之流。他们中的一些优秀人物流落到景德镇去画瓷瓶,也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要了解元代大型青花器上的画意,不是一般工匠所为。这也是元青花能成为瓷器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的原因所在。

现在的仿品、高仿品,并没有能力在整体上达到元青花的艺术层次。这是作假者的艺术素养决定的,这也是作假者的死穴。

另外,元青花器早晚都入过土,土沁无法仿真,真假的土沁是能辨别的。以上种种,不识元青花到底是谁的责任?

 

元青花与中国收藏界的种种误区
元青花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对元青花的认识,迄今为止也不到半个世纪。在中国,也只是近20年间的事,而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总要亲自接触该事物才对。对元青花的接触,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国内的博物馆,据叶佩兰、张浦生先生的著作介绍和汪庆正先生文章的介绍,国内博物馆有元青花藏品100件左右。二是国外博物馆,土耳其、伊朗、英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博物馆有元青花藏品共计200余件。香港天民楼藏有20余件,台湾也有少许。这就是已经公开发表的材料的全部。能接触元青花实物,而且接触得比较多的人,在中国少之又少。三是民间收藏,但许多专家权威对民间收藏不屑一顾,所以,他们失去了许多感知第一手资料的机会。

诚实的学者、鉴定家,面对这种状况,比较正常的态度是谦虚的学习、比较、研究,而不是妄加推论。用逻辑语言讲,是用“个别”来作全体判断。试举几例:

“中国民间没有元青花,没有!”如此斩钉截铁的判断从何而来?土耳其的馆藏不是来自中国?大维德基金会的那对象耳瓶当年在中国谁都不承认,被英国人拿去。东京博物馆的那些元青花从何而来?香港天民楼的元青花难道是香港生产的?除了元代外销青花瓷外,后世的元青花都是出自中国民间被他人收去。谁作过调查民国时期有元青花,今日中国民间就没有元青花?这种常识性的判断错误,如果出自权威之口,那就更不应该了。

“元青花没有人物图!”不知说这话的人见过几件元青花。张浦生先生介绍已知有人物图的元青花10来件。叶佩兰的专著中已介绍了一些元青花的图案。元青花有没有人物图只能是根据实物来下结论。我们见到过有人物图的元青花,而且画面十分丰富,不仅有“西厢记”、“唐太宗”、“三顾茅庐”、“追韩信”等,还有从未见著录的“项庄舞剑”、“负荆请罪”、“姜太公”等故事画面。事实胜于臆断。

“元青花的发色一定是……样的。”鉴定实践告诉我们:元青花的发色大致有四道五个层次,但大致是深藏青色偏多。有的亮艳,有的深沉不艳;有的感觉上厚实,有的却较薄。元青花的釉面也有几种层次:有的是亮青,釉光十足,有的是鹅蛋青釉,釉光失透厚实。这说明:元青花的大器也不出自一个窑口,是元代景德镇地区几个窑口在不同的时间烧造的。这也符合时代规律。对于那些手工操作时代的艺术品,不能用现在机械复制时代的眼光去品赏。

“元青花用的是苏青”。有的学者已经提出:元青花用“苏青”之说可能是以讹传讹。明代永宣时期有苏青是有历史记载的,而元代钴料从何而来本来是个未搞清楚的问题。中国的西北地区(古西域)也出“回青”。唐三彩已用钴料,唐三彩的钴料与元青花的钴料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个假设:元青花的钴料大多来自中国的古西域地区,俗称回青。现在已有人在做测试。问题的提出说明:对元青花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大量的问题没有搞清楚,现在没有人可以自称权威乱点鸳鸯谱。

还有人撰文对民间出现“象耳瓶”大加嘲讽。好像中国出产的象耳瓶只配呆在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中国民间有象耳瓶是触犯了天庭。没有理由说当年的象耳瓶只生产了或只剩下了一对。对民间收藏大家讥讽的人,不知出自什么心态。

以上种种,元青花在当代中国收藏界像是个被人侧目而视的怪物。我们有的机构,宁肯花重金到境外去买出自中国的元青花,而不肯仔细研究一下自己拥有的宝物。究其原因,是因为有的人根本轻视、鄙视中国的民间收藏。

 

重新认识元青花
在世界范围内,迟至上世纪30年代才有关于元青花瓷的文章。50年代,中国文博界的极少数专家才开始知道这一信息并开展有限的研究。六七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出土器极为稀少,全民对文物弃之唯恐不及,根本谈不上收藏和研究,所以,这是个停滞的时期。没有人敢说他在这时期已经开始认识和研究元青花了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兴起了元青花热,这是有缘故的。首先,国外由于大维德基金会那对元青花象耳瓶已广为人知,人们知道元代有那么美丽的青花瓷。其次,偏偏是80年代国内才出土了一批元青花器(总数不足百件)。以往,由于故宫和上博、南博这样的博物馆也没有元青花器,再加上中国历代陶瓷书上均无元代青花器生产的记载,因此,“元青花”并没有作为一个心理对象存在了。其二,海外的拍卖和日本的收藏界对元青花的推崇,使得国内收藏界也为之垂涎。

元青花确实珍贵。笔者在土耳其皇宫所见的元青花器,实在精美无比,它比中国任何一个朝代的青花器更大气、更生动、更明丽、更亮丽。这是一个无拘无束、姿态妄为、中外交流、民族互动的特殊时代生产的艺术精品。它的生产灵感来源于本土,来源于中、西亚文化,它的生产材料,既有本土,又有进口,甚至它的工匠中,也有“外来的和尚”(波斯人)。这与明清两代根据皇上的审美情趣生产形成鲜明对照。清代虽然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但清皇室的汉文化和与中原文化的同化恰恰与元人对汉文化的鄙视形成两极。所以,元代是一个中国陶瓷史,扩而言之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特殊的年代,是多民族互相竞争互相激荡的时代。它所生产的陶瓷器,风格特殊,是有历史原因的。

元青花风格特殊,很难模仿,笔者至今没有见到一件与出口型真品近似的仿品。笔者见过景德镇顶尖高手的仿品,也见过土耳其和日本的馆藏,也在民间见过精美的元青花真品。仿品就是仿品,除了工艺上无法复原,原料无法相同外,重要的风格无法与古人相同。元青花的人物、花卉、流畅淋漓。由于它不是图案式的,而以写实为主,而且在弧形瓷面上悬腕走笔,今天从小用惯了圆珠笔的匠人,即使用了10年、20年的功夫想要达到这一境界,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技术上有希望,现在景德镇的工匠们也不可能在审美文化上和元人对艺术品的理解上达到同一层面。所以,我同意张浦生先生的意见:元青花是很好识别的。

现在收藏界有一个误区,将元青花神秘化了,它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可认识的东西。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人并没见过没上手过真正的出口型的元青花器,而只是看图片。而仿造者不也是没有见到过真品吗?他们根本没有条件拿到博物馆的真品去仿造。其二,收藏界缺乏对元青花瓷器的全面了解。一方面,元代主要目的为出口的至正型青花器是很少的。国外现存就200来件,国内据说有100来件,但实际数目会多些,但不会很多。主要的历史原因是这种精美瓷器主要供出口用(但并不妨碍一部分也留存在国内,有人斩钉截铁地说国内不可能有这种瓷器,是错误的)。但元代存在100年,元代社会生活中的日用品和汉族使用的陈设器生产并没停止,现在,大量的因各种原因出土的元青花民用瓷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元青花,有元代瓷器特征,也有民窑器的随意和不规整。收藏界许多人把这批元青花器称为“高仿”,错矣!也有不少收藏家把这种不上不下的元青花当宝贝,以为收到“国宝”。谁知此元青花非彼元青花也。稀少而珍贵的是出口型的元青花器,它们存在的极稀少是不容置疑的,而大量的元代民用青花器,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的瓷器一样,并不是稀罕物,当然,其中的精品也是难能可贵的。

新的文物法催生来收藏者收藏他们的决心。它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美丽的元青花器,中国国内也有。据笔者所见,并不亚于土耳其的馆藏,这可视为中国民间收藏界的骄傲。

 
文:徐明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