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对于十四五规划之思考与期待

2020-12-18 13:34评论关闭Views: 65

zhangjing

2020年10月29日,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未来北京将依据该项政治文件,作为指导明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第十四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称《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具体内容,并且亦可能在相同政治文件中,同等论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在明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审定出台前,就台商立场来说,对于中国大陆十四五规划,若有任何思考与期待,就必须依据前述《建议》涉台要点为基础,才能所论有本,亦不至于离谱与空想。

《十四五规划建议》涉台文字系在该文件第十五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第58节,其具体内容有: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加强两岸基层和青少年交流。高度警惕和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依据前述文字内容,吾人可归结出以下若干重点:

首先,依据“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就可确认尽管“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在“太阳花学运”阻断了落实服务贸易协议,以及台湾内部政治情势产生变化后,无法再深入发展,但在两岸整体贸易质量与额度稳定成长前提下,前揭协议应无可能产生重大变化。

其次,尽管大陆近年来积极发展电子产业,并从台湾引进大量先端技术与顶尖人力资源,但若须保持与加强两岸产业合作,显然就必须维持两岸互补型经贸架构;讲得再明白些,就是要维系当前产业垂直分工态势,如此才能维护双方经贸继续正常往来互动。此项政策对于破除政治上刻意放话,指控大陆有意掏空台湾产业技术之谣言来说,具有极为重要政治立场宣示意义。

再者就是以“惠台”为名,给予台湾同胞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之制度和政策,显然会维持既有发展方向,不会有所变化;但由于各项同等待遇仅为提供机会,并未给予实际优惠,各项专业证照认证与测验,台湾同胞并未获得加分或是降低录取标准,实应加以明确说明,以免引起误会。若是将“享受同等”待遇用辞调整为“获得应有”待遇,更能切合实际表达诚意,不致遭人讥以“嗟来食”,而让原有政策意图大打折扣。

最后,就是本次《建议》系在五年计划(规划)中,首度提及“支持台商台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台湾新南向政策表现不若预期,再加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已在今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虽然尚未正式生效,台湾不得其门而入,此时台商就须寻找解套方案。

目前已有两岸企业共同组成策略联盟,以资本入股、技术合作、管理咨询与专利授权等不同模式,共同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若将此项既成事实挑明纳入政策规划范围,势必会产生激励作用。而让台商台企参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更有助于其在大陆长期生根发展,并且兼顾维护两岸商贸往来永续经营互补架构。

总之,尽管《十四五规划纲要》具体内容尚未确定,但就《十四五规划建议》所列涉台要点观察,显然主政者曾经下过功夫,能够掌握台商台企重要期待,未来倘能够维持正面互动,必然有利于产业配合落实政策。

 

作者:张竞 系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