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经济的隐忧

2020-12-18 13:20评论关闭Views: 123

aodaliyaxini

今年以来,澳大利亚在中国网络上的存在感一直相当高。澳大利亚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称,澳第三季度的GDP增长3.3%,标志着澳经济已经走出衰退,迎回增长。

此前的第二季度,澳经济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退,GDP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7%。这是自1959年开始记录季度数据以来的最大跌幅,也是澳经济自1991年以来首次陷入衰退。

澳大利亚资源丰富,疫情控制得当,目前很多方面已恢复常态,但其实仍有很多隐忧。虽然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但年度仍是负增长,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澳的GDP下滑了3.8%。

澳联邦财长JoshFrydenberg表示,技术意义上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但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移民潮不恢复,经济复苏不可持续

在史无前例的长期经济增长期间,澳大利亚转型为开放式的、服务业驱动型经济,并削减大多数的制造业能力。

服务业占了澳1.4万亿美元规模年经济产值的近三分之二,但如今由于抗疫而关闭国境及采取社交距离措施,使得服务业尤其岌岌可危。

澳成功控制住疫情,并重启经济,部分得益于较早关闭了边境。但这项政策导致大规模外来移民中断。

尽管移民问题在澳一直是个政治上存在分歧的话题,但各界普遍承认,澳需要每年引入的20-30万移民来推动消费需求,并填补各行各业技术工人的缺口。

在截至2021年6月的财年,包括留学生和持有熟练工人签证者在内的净移民流入预计减少85%。有分析师认为,没有新移民推动人口增长,澳经济本来在去年就已经滑入衰退。

在移民流动陷入停顿之际,教育、房地产和旅游行业处于受损最严重的几个行业中。

澳总理莫里森表示,澳需要16-21万人次的游客来维持人均GDP增长,并承认当前限制措施给前景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这将是这场危机的真正影响之一,因为我们的边境不会很快开放,”他说。

根据2018年的官方预估,澳大利亚人口在截止2027年的10年中平均年增长率将为1.6%。如果不算移民,年均人口增长率将仅为0.5%。

尽管澳央行预期2020年经济萎缩6%之后明年将增长6%,但分析师警告称,如果移民潮无法全面恢复,经济复苏不太可能持续下去。

 

总量上中国占绝对优势,个别项短期无法“替代”

除疫情可能影响经济复苏外,澳大利亚同时还要应对同中国——它最大的出口市场——不断恶化的关系。

十多年来,澳在亚太地区占据了一个战略中间地带,从该地区超级大国的竞争中获益。它在美国主导的战略联盟中获取安全,同时通过出口中国换取经济增长。

但这个中间地带越来越小。今年4月以来,澳大利亚带头呼吁国际调查新冠病毒的源头,并在香港、南中国海、新疆等中国认为的核心问题上指责中国。

中国多次称澳干预中国内政。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五眼联盟”的举动时称,“不管他们长五只眼,还是十只眼,只要胆敢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小心他们的眼睛被戳瞎。”

虽然目前的贸易争端还没有升级到构成实际威胁的地步,但堪培拉与北京的紧张关系已经给澳经济复苏蒙上阴影。澳国库部长乔希·弗赖登伯格称,与中国的争端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

过去十年来,中国大陆一直都是澳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大的国际留学生和游客来源国。

但自今年4月中澳关系恶化以来,中国已先后对澳牛肉、葡萄酒和大麦等商品施加进口限制。不久前,中国也以检测发现许多进口煤炭不符合环保标准为由,限令53艘已抵港的澳煤炭船不能卸载。这批装载价值7亿澳元煤炭和上千名船员的货轮,已在中国港口滞留一个多月。

根据澳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澳双边贸易额为1589.7亿美元,其中,澳对中国出口1039.0亿美元,占澳出口总额的38.2%,超过澳对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出口总和,对华顺差高达488.3亿美元,占其顺差比重超过80%。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澳会从一个数据看似健康的顺差国,瞬间变成逆差国。

同一财年,国际教育为澳经济贡献376亿澳元,创造就业岗位24万个,位居澳服务出口业首位。这其中,20多万留澳中国学生贡献巨大。据统计,中国留学生每年在澳的学费和生活费支出共计近150亿澳元,同时给航空、旅游、地产等带来的价值每年约为4亿澳元。

“澳2019年向中国出口了其所需铁矿石的60%、约60%的炼焦煤、约5%的铜矿石;澳生产的大麦近60%销往中国,约94%的龙虾、70%的谷物出口中国;澳是中国最大葡萄酒供应国……”俄罗斯《生意人报》等媒体为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

反之,中国对澳的出口,还不到中国出口总额的2%。有澳大利亚经济专家指出,如果中澳爆发“全面贸易战”,澳GDP将大损6%,但对中国大陆GDP只有约0.5%的影响。

既然经贸依赖如此大,为何澳大利亚敢一再招惹中国?

除地缘政治及意识形态因素外,背后的关键在于:中国的总量优势不代表结构优势。澳对中国的出口中,矿产品占76%,包括44%的铁矿石,12%的煤,11.4%的石油气,这些正是中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和能源。

尤其是铁矿石,中国铁矿石进口占了世界总进口62.2%,而澳铁矿石出口占了世界总出口的50%。

尽管中国自身铁矿石储量也不小,但含铁量低,炼钢污染大,并不划算。第二大出口国巴西含铁量虽高,但海运路程是澳大利亚到中国的三倍,光运费差就占了国内铁矿石价格约5%,运输时间更是多了将近一个月。

能不能找到澳的替代品呢?能。中铝在几内亚上已经砸了十年,但离真正投入生产,还有5到10年时间。

当然,在中国短期找不到进口替代的同时,澳也一样很难找到中国之外的大买家。

过去几年,澳其实做了一些努力试图分散市场、改变对中国的经贸依赖,例如提出开拓印度市场、积极主持ASEAN东盟会议、透过向WTO提出申诉的方式试图逆转中国对澳产品的惩罚、参与CPTPP等自由贸易协定努力使其经贸结构多样化,但是这些努力的效果目前看来有限,离收获期还很遥远。

而且虽然一些商品可以在其他市场销售,但像国际教育这样的产业将更难向中国以外的国家转移。

悉尼科技大学教授詹姆斯·劳伦森直接表示,对替代市场的希望“可能有点放错了地方”。

“中国GDP预计将增长1.9%,美国将倒退4.3%,欧元区将倒退8.3%,印度——取代中国的最大希望——将倒退10.3%,甚至东盟也将倒退3.4%,”他说。

劳伦森博士说,尽管澳大利亚与中国的政治紧张局势在2020年加剧,但对中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仍高于以往任何时候。

“今年前9个月,我们40.5%的商品出口流向中国,高于去年的38%。”他补充道。

因此,虽然大类和总量上中国占绝对优势,但在个别细分项,中澳至少一定期限内其实“互卡脖子”。

 

多掐无益,重回正轨是正道

对中澳关系的恶化,澳国内也有颇大的针对莫里森政府的批评声浪,认为堪培拉对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亦步亦趋,以及对中国的国内事务说三道四和进行“道德声讨”实无必要,也失去了外交上的独立和自主性。

堪培拉已明显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莫里森11月23日在一个英国智库网络交流会上敦促美中两大国对较小国家表现出更大的“自由度”,称随着该地区的战略竞争加剧,合作伙伴和盟国需要“更多的行动空间”。在日前接受澳媒访问时莫里森还说,他已派出“最能干的人”解决此事,并称愿与中国和平共处,建立正面关系,“他们是我们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但他同时强调,不会以牺牲主权为代价来解决问题。

莫里森表露了澳夹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不安和焦虑。《纽约时报》发文分析称,自从欧洲人定居澳大利亚以来,该国的整个历史一直受到无可争议地依赖于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遥远大国结盟的影响,最初是英国,后来是美国。随着美国的衰落或冷漠,以及中国主导地位的上升,这种稳固关系将会结束的前景,让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充满了恐惧。

澳糟糕的外交政策或许正是反映了澳对自己立场的不确定。最近的中澳过招,至少澳政府认清一个事实: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反中”,没门儿。

而对中国而言,未来一年充满了不确定性,一般预料,拜登政府将持续战略竞争路线,并强调建立坚强同盟及伙伴网络,共同制衡中国扩张。随着经济指标与综合国力稳定增长,对中国的攻击和偏见越来越多可能会是未来的常态。与其拿着望远镜观察西方世界挺华辱华与否,不如拿着放大镜多关注、解决自身的问题。

中澳两国如此僵持下去,不仅对两国的利益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与签署RCEP的基本精神相悖。中澳双方实应尽快找到化解纠纷之道,重回正轨,共同致力于重振国际贸易和振兴国内经济。

 
(编辑:马小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