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要重组供应链的吊诡与困境

2020-11-18 15:55评论关闭Views: 104

panxitang1

蔡英文“双十”讲话的重点之一是“新情势下的经济战略”,其中诉求“全力及全方位投入供应链的重组”,大力宣传台湾有能力参与“去中国化”供应链的打造,让台湾的产业发展和经贸往来逐渐与大陆脱钩。然而,按民进党的“反中”惯性,蔡当局的策略与推动方式,很可能未见其利先见其弊,甚至可能陷台湾产业于浩劫。

中美贸易战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大陆与全球的供应链确实在改变与重组,但并非如蔡当局的想象,各国供应链厂商大规模离开大陆,台湾可藉机割断与大陆供应链的关系。即使这段期间,全球兴起了一股“重组供应链”的声浪,希望供应链不要过度依赖大陆。尤其,美国基于“遏中”的战略考量,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串联其他国家或地区,倡议供应链“去中国化”。只是迄今为止成效不彰,主因在于美国倡议重组“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基本上是立足政治操弄的思维,而非经济规律的实作,使得全球的反应并不热烈,倒是台湾表现得一头热。

根据客观的数据,大陆上半年的外国人直接投资(FDI)呈现正成长,当全球的FDI衰退三成时,大陆此项成效令人印象深刻。至少有八成的美商不会减少在大陆的生产,甚至有不少指标型的大厂商正加码在大陆的投资。在中美抗衡下有个有趣的现象,以“苹果”为例,特朗普总统要求“苹果”把厂房撤出中国,但“苹果”不但没有退出大陆市场,还在大陆栽培自己的“红色”供应链,像“立讯”与台商合资即为一例。未来可能逐渐形成中美两条供应链,台商夹在所谓“双供应链”之间,不但不必选边站,尚可化危机为转机,弹性生产,两边押宝。可见供应链大幅移出大陆的现象并没有发生,连美国企业对于“去中国化”的号召都不热衷,遑论其他国家的企业。

大陆是2020年受疫情冲击下全球唯一保持经济成长的主要经济体,生产与消费市场都已逐步回到正轨。目前大陆经济维持正成长,美国经济在衰退,意味着中美经济规模之差距将逐渐拉近。而且欧美经济仍无法回到正轨,甚至因秋冬的来临、第二波疫情再起,很可能再次冲击经济,此时大陆经济对台湾乃至对全球的重要性,都高于欧美国家。如9月台湾出口大陆所占的比例高达40.6%即可看出。尽管美台经济关系深厚,美国是台湾出口的主要市场与高科技来源,当大陆经济恢复正成长、美国仍趋萎缩时,台湾无须“舍美就中”,但若大动作“舍中就美”,就凸显不智至极。

再进一步言,其实疫情期间台湾经济能维持良好,也是大陆经济率先恢复所带动。经济数据其实已反映,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赖度再创历史高点,出口是台湾的经济命脉,对大陆出口又是以“投资带动出口”,蔡英文指出“全力投入供应链重组”,意味着要遵从美方要求,规划斩断两岸的供应链关系,投入并重组台美供应链,如此对台湾经济与企业而言,将沦为一场灾难。试问,当台湾对大陆的依赖越来越深时,举世有哪一个享有巨额贸易顺差的经济体会视另一个经济体如寇雠?尤其蔡当局却对大陆的贸易竞争对手卑躬屈膝,耗费巨资向美方军购武器,用以对抗大陆。绿营支持者一面高喊“脱中、反中”,却又一面嚷着充实后备军力、全民皆兵,还不忘呼吁陆方切勿中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真是矛盾谬误至极。

总之,蔡英文宣示“全力、全方位投入供应链重组”,意即要推动“远中亲美”的供应链政策。然而,台湾的对外贸易高度依赖大陆,能源进口比例高达97%以上,究竟有何条件可以叫嚣大陆?有何本钱可以甘为美国的棋子?蔡当局无视大陆经济的快速复苏,以及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在世界各国的信任度都大幅下降的事实。殊不知,经济政策一定要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蔡当局切勿轻忽中美经济的消长趋势,而做出偏颇谬误的决策,导致断送台湾的经济与产业前景。尤其,若始终没有良好的两岸关系,蔡当局提出的“新情势下的经济战略”,将犹如盲人面对“不定向飞靶”,最后脱靶几乎是一定的结局。
作者:潘锡堂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