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毁灭人类的“古巴导弹危机”大家还记得吗?

2020-09-10 11:21评论关闭Views: 155

gubadaodan

肯尼迪和赫鲁晓夫曾经把人类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但他们也有足够的智慧,懂得在为时已晚之前各退一步。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国防部新公布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罕见地评估中国有“略超过200枚”现役核弹头,并且预测中国将在10年内将这个数字“至少扩大一倍”。

次日,“中国到底有多少核弹头”登上头条热搜头榜,阅读量不到半日超过8000万。不少中国网友感叹“200枚太小看中国了”“一倍太少了”“10年太慢了”。

更早些时,《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将中国核弹头扩大至1000枚”的言论也曾引起轩然大波,支持和反对双方吵得热火朝天,不可开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小编今日无意在此讨论中国应该生产多少枚核弹头的战略意义,只是想给大家回放下,1962年,那场差点毁灭人类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应该是目前人类最接近核战的十三天。哈佛大学教授、肯尼迪总统特别助理小阿瑟·施莱辛格认为:“不仅是美苏冷战年代最危险的时刻,而且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时刻。”

1959年1月,古巴亲美的巴蒂斯塔政权独裁的统治被卡斯特罗起义推翻,开始建立起新的国家政权,新政严重影响美国的利益。

于是,美国招募古巴流亡分子训练,在危地马拉成立了古巴旅,想借此重新在古巴建立有利于美国的政权。得到肯尼迪首肯后,流亡者军队在美军帮助下,于1961年4月15日在古巴猪湾登陆,准备重新夺回政权。

然而,卡斯特罗政权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仅用三天就平息了叛乱。

于是,美国又开始计划代号“猫鼬行动”的秘密战,目的是策动推翻卡斯特罗政权的起义,并将动用美军驰援。

而此时的赫鲁晓夫认为只有得到苏联政府的帮助,古巴才能防御美国的再次侵略。当然,仅一般性武器,古巴肯定无法抵抗美军的真正的大规模入侵。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想法大概形成于1962年4月。5月31日至6月9日,苏联政府代表团以“商讨农业领域合作问题”名义访问古巴,讨论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7月,卡斯特罗访问苏联并签署苏联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的秘密协议,协议很快得到落实。

美国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古巴与苏联的关系,特别是双方军事关系的发展,并于1962年10月14日拍摄到首个中程弹道导弹发射场。后经确认,这是古巴正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地区修建3个导弹发射场。随后,美国又发现两个导弹发射场,并在圣胡利安机场发现装运伊尔—28中程轰炸机的板条箱。

肯尼迪总统得知后,十分震惊,认为必须制止苏联在美国家门口部署核导弹的行动,他指定一个包括副总统和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司法部、财政部等部门的重要官员在内的专门小组,以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的名义秘密研究对策。经过多方权衡利弊,执委会多数人同意:对古巴进行海上封锁,实行军火禁运,并加强空中监视和警告。

同年10月20日,美国决定对古巴实施封锁。

两天后,美国政府将封锁的决定向苏联驻美大使进行通告。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指出:古巴修建的导弹基地可以击中西半球的多数城市,构成“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苏联在古巴的“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有预谋的挑衅性地,不正当地改变现状的行动”,这是美国所不能接受的。强烈呼吁赫鲁晓夫“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和我们两国稳定关系的这种秘密鲁莽并富有挑衅气味的威胁”,要求苏联放弃世界霸权计划,结束军备竞赛,并将导弹从古巴撤离,保持冷静克制。

肯尼迪在华盛顿就古巴导弹危机作全国电视演讲。

10月24日,美国海军正式开始对古巴实施封锁。

次日,苏联称,假若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可以撤出导弹。在给肯尼迪的信里,赫鲁晓夫重申苏联向古巴提供武器“只是加强防御能力,因为古巴不拥有任何武器”;美国代表需发表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苏联保证在安理会范围内声明尊重土耳其领土和主权的不可侵犯性。

如果说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高潮,那么,10月27日“黑色星期六”堪称这场高潮的巅峰。这天发生了三起意料之外的偶发事件,过程惊心动魄。

首先,美军一架U-2战略侦察机在苏军中程导弹阵地上空侦察时,被当时主管防空系统的副司令官斯捷潘﹒格列奇科中将擅自下令开火,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少校中弹身亡。由于U-2 侦察机被击落,美国军方鹰派将领认为苏军公开打响了古巴危机“第一枪”,美空军将领决定空袭苏军防空导弹和中程导弹阵地实施报复性打击,后被肯尼迪否定。

其次,美国一架U-2战略侦察机迷航误闯苏联领空,去救援的两架战斗机携带了爆炸威力2000吨当量的核导弹,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核打击风险。

再次,苏军潜艇险些发射核鱼雷。当时苏联在古巴附近海域部署了一个潜艇编队,共有四艘“狐步级”常规动力攻击潜艇,每艇配备21枚常规鱼雷和一枚核鱼雷。当晚,美军“兰道夫号”航空母舰和11艘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战斗群,死命追踪舷号为B-59的苏联潜艇(配备一枚核鱼雷),并且向该潜艇投掷了五颗训练用深水炸弹,逼迫其浮出海面辨明身份,诱发了发射核鱼雷反击的风险。后被潜艇编队参谋长瓦西里﹒阿尔希波夫中校否决,避免了正面交火冲突。

在美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赫鲁晓夫改变了主意,并致电美国总统肯尼迪,希望能够寻找解决这次危机的可行方案。同时,美国也认识到核大战的可怕后果。10月28日,双方正式达成妥协:苏联将全部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并在联合国进行核查之后运回本国;美国允诺拆除前不久刚在土耳其部署完毕的导弹基地,并保证不会军事进攻古巴。

至此,持续了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在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三十年后,克里姆林宫解密了一批相关档案。根据档案:当年苏联已在古巴部署三个中程导弹团,二十四座R-12中程导弹发射器,共有42枚导弹,配备核弹头36个,射程2080公里,可以打到华盛顿和纽约,每一个核弹头的爆炸威力高达一百万吨梯恩梯炸药当量,是广岛原子弹的71倍。

据说,原肯尼迪政府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看到档案时极度震惊,险些从办公室的椅子上跌落。

可以想象,如果核战争爆发,后果难以设想。

2001年,《亚特兰大宪法报》推出“该给新总统布什推荐什么样的书”征集活动,罗伯特·肯尼迪的《十三天:古巴导弹危机回忆录》入选,入选理由:对“制定关键的决策有意义”。作为当时美国司法部长,该书作者罗伯特·肯尼迪是肯尼迪政府处理这次危机的主要决策人之一。在书中,虽然他不免会对自己的哥哥流露出赞美之辞,但处于危机期间的肯尼迪总统的确表现出克制、灵活的外交技巧,以及一个负责任的成熟政治家的风范,少了“猪湾事件”中的年少意气。危机过后,狐性十足的赫鲁晓夫对肯尼迪也产生了英雄惜英雄之感。

 

 

文:马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