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韩”之后的国民党

2020-06-22 13:16评论关闭Views: 89

jiangqichen2.webp

六月六日93万高雄市民同意罢免韩国瑜,这个票数超过2018年支持韩国瑜当选的89万票。票数反映的是:有相当多原本支持韩国瑜的选民,投下同意罢免的票,这对一个快速窜红、却瞬间光环顿失的政治人物,真是情何以堪!

韩国瑜现象凸显台湾人民的政治焦虑症:对当前政治人物普遍不满,急于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救世主,因此韩国瑜——一个离开政坛17年的人,以草莽英雄之姿现身,用他充满庶民魅力的政治语言,一时间让高雄市民彷佛看到希望。然而当被冀望的救世主令人失望时,期待变成愤怒,韩国瑜也因此从云端跌落地面。问题的关键可能不在韩国瑜,因为韩国瑜还是韩国瑜,他除了口才便给之外,本来就没有多大本事,而且从这短短一年多,也曝露出他的政治智慧实在有限;只是焦虑的人民对他的想象,显然超出他所能提供的。

政治人物要想长期具有群众魅力,不能只靠一时的煽惑群众,而是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真材实料”;所以尽管目前“韩粉”的人数还是不少,但是应该会随着韩国瑜失去政治舞台,而逐渐涣散。短短两年,韩国瑜的个人特质显露无遗,讨厌他的人似乎多过喜欢他的,因此他想要东山再起的机会有些渺茫。换句话说,国民党的未来和希望,韩国瑜已经不能产生太大作用。

“罢韩”之后的国民党该如何走?过去的政治金童、如今的媒体人赵少康痛批“国民党内一堆窝囊废不敢打仗”。赵少康在他的节目中表示,如果他是国民党主席,就会全面发动罢免绿营的民意代表或民选首长,因为以目前的选举罢免法,只要选民数的四分之一投下同意票,就可以通过罢免。他分析说:“这叫做不对称战争,只要四分之一就够了,国民党大概有35%到40%的选票,单一选区国民党选不上,但罢免对手是足够的。每一个选区大家都来干,全部罢免掉。”他认为这样的举动,才能逼迫民进党协商、修改选罢法。

但是蓝营内部对于全面展开报复性罢免却有杂音,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林为洲表示:“这件事要慎重处理,避免政党介入太快,火烧到自己。”林为洲所说的其实是:他担心绿营如果也发动罢免来反制,会给自己增加麻烦。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也是地方选出来的“立法委员”,林为洲所顾虑的,可能也是江启臣所想的,因此国民党在“罢韩”之后,应该不会有主动的作为。

林为洲和江启臣心中盘算的,似乎是个人利益,如果国民党目前主要领导者的心态是“个人利益高过党的整体利益”,这样的国民党注定将继续弱化、继续在野。任何团体都一样,如果团体成员最关心的是个人利益,这样的团体一定会渐渐趋于衰败,因为“利益”会互相冲突,所以是离心力;而基于“理念和理想”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才可能成长、茁壮,因为“理想”是向心力。

坦白说,国民党从长期执政,到现在不但失去政权、“国会”变成少数党,而且士气涣散、失败主义的气氛笼罩,根本的原因是党的领导者和许多从政党员失去了创党的理念和理想。以政治利益作为诱饵,只会吸引唯利是图者流,当政治利益变少时,那些人自然另谋出路。每到选举,国民党喊的最多、最响的口号就是“团结”,这表示“团结”一直是国民党的致命伤,而“只讲利益、不谈理念”则是症结所在。

如果纯粹从国民党整体的利益来看,赵少康的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一个政党要凝聚内部的向心力,“理念”相同是战略要素;但是如果从战术的角度来看,找到“共同敌人”则是激励士气的最佳方法,因为“共同打一场仗”很容易培养革命情感。因此,如果国民党开始认真思考报复性罢免,即使最后的结果不一定能罢免成功,但是要连署过关、让全台各地进行罢免投票,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升国民党内部的士气,也会因为消耗社会资源,让执政的民进党疲于奔命、付出代价;此外,由于政治动员,造成社会对立情势升温,完全有利于在野党“唯恐天下不乱”的逻辑;虽然这样的作法有点缺德,但这只是师法过去的民进党,国民党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民进党在野时可以撒野、国民党就不能?”而且这种“矫枉过正”的作法,也可能唤醒台湾人民深入思考“民主”的真义,也许长期而言,反而有利于正常的民主发展。

然而以目前的态势来看,对于展开报复性罢免,国民党地方的一些支持者显得积极,国民党中央却是冷漠以对。最后这场群龙无首的报复性罢免,也许可以迸放出一些零星的火花,但是以如此微弱的温度,很难形成遍地烽火、撼动民进党的优势。

国民党主席江启臣资历、威望不足,而他领导的核心幕僚多半是民意代表出身,格局、视野和魄力都相当有限。当然,是否应该鼓动报复性罢免的风潮、制造社会不安,一般社会人士可能仁智互见;但是纯粹从政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病恹恹的国民党,其实需要一场同仇敌忾的战争,“罢韩”事件应该是一个机会;可悲的是,国民党的领导中心软弱,在“罢韩”之后几乎毫无作为。更糟糕的是,他们似乎只担心自己也可能遭到民进党以“其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瞻前顾后、投鼠忌器,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的危机,却看不到这可能是“党”的一个转机!
作者:林火旺 系台大哲学系兼任教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