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vs旧世界,新冠病毒的大历史观

2020-04-24 10:08评论关闭Views: 170

shiqiping

2020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冠疫情,改变了人类历史,虽然疫情尚未结束,却已可预见至少在以下10个方面,产生了结构性、根本性及颠覆性的深远影响,从而将人类的历史进程区隔为新世界vs旧世界的两个划时代概念。

(一)资本主义的挫败。长久以来,在美国引领示范下的资本主义的辉煌形象终于遭到了巨大的挫折。作为资本主义的三大核心内涵——全球化出现了倒退、金融体系一再出现危机、绝对的个人主义及自由主义开始受到强烈质疑。资本主义到了必须再修正的时候了,而社会主义也许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坐标。

(二)全球权力结构的移转。经此一疫,原本强大的西方阵营,G7、欧美表现远远不如预期,一向被西方轻视、贬抑的东方,中国、亚洲则普遍出色。其实,西方阵营及其霸权早已在中国快速崛起后有所松动与弱化,此后消长形势将益趋明朗,此600年未有之大变局。

(三)人性美“德”的出彩。大灾难中最易看到赤裸裸的人性。疫情中,各国均不乏人性的丑陋面与光辉面,但若以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德国人民与政府的道德素质让人印象深刻:家家户户拿出家中财货食品置于路旁供需要者取用,德国政府主动收治法国、意大利重症病患……德国民族的优良品质势将被人类社会视为典范,作为标杆。

(四)美国全球领导地位式微。美国之所以称霸全球近百年,除本身综合实力强大外,主要靠三样法宝:卓越之国家治理能力、对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有意愿有能力引领国际社会对抗人类共同危机。然经此一疫,三样法宝通通献丑,取而代之的是自私、狂妄与霸道。美国世纪正在走向终结。

(五)大国宪政体制的反思。面对疫情,美国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叫板,显示美国宪政体制出了问题;同样的,如果欧盟不能为其五亿民众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援助,欧洲各国政府也可能会在未来从布鲁塞尔收回其所让渡的权力。作为对照组,中国的中央集权与地方竞争体制在疫情中的运作表现,或将改变西方政治理论与思想原本对中国的成见。

(六)全球化板块的位移。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马凯硕(Kisshore Mahbubani)认为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方向,它只会加速已经开始的变化,即从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转向更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化。我基本同意他的观点,我之前也指出,在美国企图与中国脱钩的形势下,全球化将演进为分别以美国及中国为中心的两个“半球化”。

(七)G2框架的浮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G7束手无策,才有G20的出现,后者意谓着新兴国家话语权的增加,但其实,由G7到G20,真正的关键是西方大国不得不纳中国“入伙”。而且,G7经过30年发展也早已不是平起平坐的机制了,真正老大只有一个。所以G20真正核心是中美两大强国,换言之,G20的本质结构是G2,只是G2隐而不显。疫情之后,G2框架终将浮现而出。理论上,G2博弈存在着竞争、合作、斗争、冲突及交换各种可能。

(八)“全球化”未到终点,但会修正。在美国勠力脱群与脱钩之后,全球化遭到重挫。新冠疫情一来,供应面断链,需求面窒息,更是雪上加霜。但全球化毕竟有其难以抗拒的魅力,只要尝过甜头就难以割舍。因此,未来的全球化将在“比较优势原则”下考虑库存的适度增加及自给率的适度降低,亦即把风险作为修正因素。

(九)“中国OO论”的演进。由于中国崛起速度太快,冲击面大,力道又强,国际社会普遍难以适应,最初反应是“中国崩溃论”,其后演变为“中国威胁论”,类此观点本就夹杂许多成见,扭转需时。经此一疫,中国表现或有可能将国际社会对中国印象逐步朝“中国贡献论”方向调整,虽然只是一个开始。

(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深刻体认。要把一个抽象理念发展成一个可运作的框架十分不易,需要有共同的刻骨铭心的深刻体验才行。经此一疫,相信国际社会对共同抗疫、共同应对气候暖化、共同推动彰显集体利益的科研项目有更积极的态度。
2020之后,新世界将与旧世界有很大的不同。
作者:石齐平 系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