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稳就业
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今年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核心是稳就业,尤其是考虑到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870万的历史新高。怎么稳?首先要搞清楚谁是创造就业岗位的主力军。正是中小民企,因为这些企业创造了80%以上城镇就业。因此,所有政策措施都应以支持中小民企为中心。把有限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主要用在解决中小民企面临的新老问题,促进他们的发展。一是积极性财政政策必须以大幅减税降费为主,基建为辅。把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改为永久性措施,真正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二是通过减息定向信贷宽松,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三是深化竞争中性原则下的改革,创造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通过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和大数据共享,疏通信贷流向中小民企的渠道。
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信息缺乏透明度,同时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经营更易受到宏观环境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由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导的银行体系更加青睐向大型国有企业放贷。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收入锐减而成本高企,进一步对其现金流的维持产生威胁。
疫情发生后,政府已经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减免税收和豁免费用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只是临时性的,更实质性的措施还有待发力:加大减税力度、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定向减税;延长现有对社保和增值税减免的临时期限;考虑到民营企业整体具有更高的创新性,也需要例如针对研发支出等的额外税收激励政策。
虽然我国疫情控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疫情却在全球开始蔓延。欧盟经济衰退不可避免。美国经济二季度负增长。虽然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仍将面临全球需求疲弱带来的冲击。全球各大央行近期纷纷大幅降息就是想稳定市场预期,避免出现信贷收缩。我们的工厂正在加快复工复产,但外需订单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如果内需不出现超预期回升,稳就业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尽快出台扩内需的财政货币政策。除了增加基建投资外,大幅减税降费势在必行。同时也应降息降准,增加信贷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中小民企是创造就业的主力军,所有以稳就业为目标的货币财政政策必须以支持中小民企为中心!
作者: 屈宏斌 系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