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的抗疫援助?

2020-03-09 10:37评论关闭Views: 660

zhongmei

自中国爆发新冠病毒疫情以来,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手,以各种不同方式向中国提供援助。例如,蒙古国总统专程访华,表达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并向中国捐赠3万只羊。这是一份独特的礼物,在中国民众中引起不小反响。蒙古国国力较弱,财力有限,也不是医药用品的生产大国,3万只羊实属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代表了蒙古国对中国的深厚情谊。

与弱小的蒙古国相比,美国虽然“财大气粗”,但这次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援助却受到中国网民的诸多批评。在不少中国民众看来,美国并不没有提供多少像样援助,美国官方的表态也不十分积极,有的美国高官甚至发表对华很不友好的讲话,有“落井下石”之嫌。

据中国官媒日前公布的权威资料,至今,美国国务院协调组织慈善机构向中国湖北省提供了16吨疫情防控物资,并宣布将向中国和其他国家提供1亿美元的防疫援助,但至今没有到位。与美国官方相比,美国民间的援助显得颇为积极和活跃,中国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已向中国提供了总价值高达5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和物资援助,美国的不少民间机构也提供了大量医疗物资。比尔·盖茨创立的盖茨基金会宣布提供1亿美元资金,用于全球范围内抗击疫情,其中500万美元已交付中国。

人们注意到,在对待中国疫情的态度上,美国政府与民间呈现较大反差,“官冷民热”的现象十分明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美国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援助呢?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国与国之间的援助属国际政治范畴,是国家关系的体现,不能用国力来衡量。因此,我们不能将美国和蒙古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援助相提并论。如果国家关系很糟糕,财力再雄厚的国家也不一定会对遭遇灾难的国家提供援助;如果国家关系亲密无间,即使再穷也要向受难国伸出援手。

蒙古国的3万只羊实属一份沉甸甸的厚礼,代表了蒙古国对中国的深厚情谊。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虽未“势不两立”,但美国已明确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基于国际援助的国际政治属性,美国向中国少提供甚至不提供援助都是正常的,但美国这次还是给了中国一定“面子”,对中国的援助似乎达到了对一个竞争对手的最大限度,说明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依然留有余地,希望维持“大面上过得去”的对华关系。

就中国而言,我们本不该对美国的援助抱非分期待。虽然中美关系是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但也是矛盾和分歧最突出的双边关系。作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霸主,美国对中国崛起抱有强烈危机意识,并设法遏制中国的强大,这本属“人之常情”。对中国实施遏制,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必然反应。

美国的遏制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障碍,而消除这一障碍是中国未来外交的头等任务,也是对中国外交智慧的最大考验。实际上,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思想到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可以找到未来中国外交战略的答案。

基于上述战略思想,中国要想方设法避开美国的锋芒。对于美国的遏制,中国无疑应做到心知肚明,但应尽量防止正面交锋。必须明白,美国未来对华政策上的所有考虑,都是基于被挑战者的心态,因而非理智的成分不可避免。中国的最大利益在于稳住对美关系,减少中国崛起给美国带来的心理“阵痛”,避免出现摊牌式的敌对冲突。如果中国事事与美国较劲,只会耽误中国发展的“窗口时间”,正中美国的下怀,最终受损的是中国自身。因此,处理对美关系,不能以眼前利益为主导,更不能感情用事。

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对美政策始终保持清晰的战略定力。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定力,中国并不被美国发起的贸易战所动摇,而是克服种种压力与美国签定贸易协定。也正是基于这一战略定力,习近平始终与特朗普保持密切联系,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后的关键时刻互通电话,向世界表明中美两个大国都不愿走向对抗的“死胡同”。

至于对中国抗击疫情的援助,美国的心态一定是复杂的,如果完全从两国竞争的角度考虑,不给中国任何援助也说得过去;如果从维持对华关系的“基本面”考虑,就不能不有所支持的表示。看来,美国选择了后者,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更有助延长中国的发展机遇期。总的看,对于美国的抗疫援助,不能简单用多少捐款、多少物资来衡量,而必须从中美两个大国竞争的战略角度加以分析透视。我们不期待美国提供多少援助,但只要美国有所表示,都应予以肯定,因为这表明美国还不打算走上对华“摊牌”的敌对路线。

 

作者:胡后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