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里的中国文化

2019-09-11 14:00评论关闭Views: 219

 kuaizi

自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猿相揖别”之后,华夏先民们逐渐放弃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习惯,转而“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 ,至此奠定了“箸”的雏形。中国筷子文化也以此为标志开始了绵延6000年之久的演化过程。现如今,筷子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是中国传统美德、生活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同时蕴含了许多有趣的民俗故事与礼仪规范。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美的艺术构造,筷子当之无愧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筷子与中国文明

筷子,古称“箸”,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发明创造。20世纪3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考古挖掘中出土了大量古箸,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M1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而最早提到箸在中国使用年代的典籍是战国时期韩非的《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也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用筷历史。

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唐代以来民间忌讳颇多,江南多水,船家尤其忌讳“住”与“蛀”字。虽然“住”在有些人看来表示好运气,有富足食物之意,但更普及的说法是象征船只停滞不前,行船者无生意可做;“蛀”则有木制船只容易被虫蛀食之意,皆为不吉利之语,因此船民、渔民将“箸”改成了“快”。因南方多竹,筷多为竹制,后人在“快”上加了竹字头,“筷子”这一称呼由此得名。在明代“筷子”已经基本普及开来,不过现在福建和广东潮汕一带仍然流行称筷子为箸。

在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人们往往箸匕同用。据“三礼”记载,周代的饮食礼仪也是如此。箸是专门用于取羹中菜食,匕用于吃米饭或者粥,两者万不可混用。《礼记》里提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可以看出此时右手用箸的礼仪已经形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火候”的说法,中国菜肴变得更加精细化和丰富化,烹饪手法的复杂化大大促进了箸使用方式的多样化。到了隋唐五代时期,箸成了祭祀、宗奉之物,并且以图像的形式出现在壁画上。《酉阳杂组•贝编》记,“国初,僧玄奘往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昧,言尝至中天,寺中多画玄奘麻及匙箸,以彩云乘之,盖西域所无者。每至斋日,辄膜拜焉。”提及箸被画入圣僧像而奉祀,可见箸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类典型代表。

从形态上看,筷子似乎是世界上构造最简单的进餐工具,但却是最难掌握的,使用技巧讲究“直、齐、和”,“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难扳弯”的古训人人皆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中华民族崇尚团结、协作与和谐的品性,宁折不屈的气节,人心齐泰山移的意识。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智慧,单支筷子显然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从而让我们意识到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协作、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同时,筷子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美德,陕西的婚俗文化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陕西乾县嫁女儿有扔筷子捡筷子的婚俗,女方从娘家出嫁时要边哭边扔下一双筷子,到了婆家再捡起一双筷子,表示女方从此不在娘家吃饭,要学会与新家庭同甘共苦,节衣缩食,精打细算过日子,共同挑起生活的重担,这对新婚夫妇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继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此外,筷子文化还承载了中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唐《王梵志诗校注》中述:“亲家会宾客,在席有尊卑。箸人未下筯,不得在前掎。”中国人讲究多世同堂,在饮食习惯上就表现为祖孙几代聚在一起进食。每次吃饭前,晚辈都要恭敬地用双手给老人递筷子、盛饭,有些地方还需晚辈将桌上的每一样菜都送至老人面前,等老人动筷品尝之后,众人才能开食,反映了中国奉行“长者为尊”的观念。

筷子因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华夏民族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一般来讲,中国筷子长七寸六分,代表七情六欲,以此划分人与动物的区别;一头方一头圆,代表天圆地方的天地观、天人合一的人生观和天长地久的美好愿望;圆头入口,代表民以食为天;成双成对,代表阴阳;使用过程中,阴阳交替配合,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预示一个“和”字。中国人吃饭要是只用一根筷子,几乎干不成什么事情,但只要两根筷子一配合,拨、挑、分、剥、搅、拌、撕、折、压、拆、捞、卷、叉、切、运、送等,约近20种各不相同的具体功用都可以准确无误、运用自如。

 

使用筷子的正确手势

我们手持筷子时有严格的规范,需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在中国人的日常中,筷子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用具,还是数千年文化的记载与传承。与西方十五世纪以后才出现的刀叉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多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情感寄托与文化沉淀。
筷子与中国民俗

筷子,讲究形态笔直,成双配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筷子文化的民俗形成。古代帝王以贵重的筷子赏赐臣子,是封建王朝权势地位最明显的体现。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赐筯表直”记载,唐玄宗赏赐宋璟亲自使用过的筷子,来表彰宋璟为人刚正不阿,大大提高了宋璟在朝臣中的地位。

筷子还象征着生活幸福,常用来寄托人们的祝福与希望,主要表现在日常俚语、婚庆礼俗、祭祀饮食等方面。云南拉祜族常用谚语“筷子必须成双对,独筷无法夹起菜”来规劝夫妇在日常生活中要相互协助,相互疼爱。由于“筷”与“快”谐音,往往会被人们赋予褒义。撒筷子的婚俗在四川川西坝甚为流行,婚礼当天边撒筷子边说吉利话,如“前撒金,后撒银,快生贵子喜临门”等祝福语。南京江宁,结婚时,还要边撒筷子边唱“筷子筷子,快生贵子;筷子飞扬,子孙满堂;筷子落地,状元及第”。北京有“窃筷子”的习俗,大抵也是取了希望女方“早(快)生贵子”的谐音寓意,新婚夫妇珠联璧合,永远幸福恩爱。此外有些地方还会在男方前来商议婚事的时候,将筷子作为诵诗对歌的筹码,答好一段,赢走一根筷子。若男方成功将筷筒里的筷子全部赢走,双方便会互相捧杯对饮,欢声笑语完成定亲仪式,在这里筷子就成了喜结良缘的象征。而送给小朋友的筷子则寓意著“快长快长”。

此外,中国民间还流行插箸祭天、摆筷敬神。在这里,筷子被看作是生与死、先祖与后辈、凡人与神灵的连接。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士将筷子作为道具施以交感巫术,北宋李昉《太平御览》中记述,“与对食之人,当以手捉箸,问噎人曰:此何等物?噎人当答曰:箸。即覆曰:咽下去,即愈。”与此同时,筷子也开始与各类信仰习俗相结合。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有“今州里风俗,望日祠门户。其法先以杨枝插于左右门上,随杨枝所指,乃以酒脯饮食及豆粥、糕糜插箸而祭之”,当时民众已经将箸用于祭祀。五代时期,后唐废帝甚至将筷箸用于巫术,用来挑选丞相。欧阳修《新五代史》中记载了一个名叫卢文纪官拜中书侍郎的趣事,“文纪为人形象魁伟、语音琅然,废帝奇之。后废帝入立,欲择为相,问于左右,左右皆言:‘文纪及姚顗有人望。’废帝因悉书清望官姓名内琉璃瓶中,夜焚香咒天,以筯挟之,首得文纪,欣然相之,乃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天潢贵胄,都将箸作为重要事端与决策的圣物,在我们现在看来显然有些荒唐,但的的确确反映出箸在中国民俗信仰里占有重要地位。

宋代,我国就有正月里祭祀饮酒的习俗,如浙江民间流行“谢年”,即在农历十二月二十至三十举行的一种祭神活动。家中长辈将煮熟的整只鸡、整只鸭以及猪头等东西插上筷子,并用专门的器皿盛放,周围陈列有水果、米饭、黄酒等贡品,恭请福神、祖先前来享用。我国北方民间也有此类习俗,即在旧历新年时,用大碗盛上做好的荤菜,在中间的大碗中插上供筷,供奉祖先,或者关帝、菩萨等像位。此外,民间还会用筷子来相面算命,以“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贵;五指用箸,大富贵”的捏筷手指数来判定一个人的富贵程度。

正如中西文化交流的伟人、杰出的学者意大利人利玛窦向西方世界介绍的,中国人在每次社交或宗教活动之后都伴有筵席,并且认为宴会是表示友谊的最高形式,这也极大助力了筷子在筵席宴请方面的礼俗规范的形成。赴宴的时候,客人不宜先于主人动筷,有时主人会用筷子夹菜给客人,客人必须高兴地吃掉,或者是委婉表达“我不爱吃这道菜”,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家的不尊重。主人还要格外注意,不能将筷子交叉放在客人面前,不然客人会误会主人对自己是否有意见,或者是不欢迎自己的到来;为他人分餐时要用公筷。在用餐过程中,已经举起筷子,但不知道该吃哪一道菜时,不可将筷子悬置菜盘上来回却又不夹菜。客人吃饱饭放下筷子后,其他人亦可放下,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筷子在日常的使用当中,也有比较严格的规范与禁忌。一般在用餐前,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地横卧放在饭碗正中。在民间还流行“用筷十二忌”:一忌三长两短,长短不齐的摆放;二忌仙人指路,拿着筷子指人;三忌品箸留声,嘬筷子头;四忌击盏敲盅,敲打碗盘;五忌执箸巡城,盘碗中搜巡;六忌迷箸刨坟,盘碗中扒拉;七忌泪箸遗珠,夹菜滴答汤;八忌颠倒乾坤,颠倒用筷子;九忌定海神针,筷子插菜;十忌当众上香,筷子插饭碗;十一忌交叉十字,筷子交叉放;十二忌落地惊神,筷子掉地。
筷子与中国艺术

从最初的树枝竹棍做取食之用到正式筷子的形成,可能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漫长时间。夏商时期,中国出现了琢磨过的牙筷和玉筷;春秋战国时期,铜、铁问世,出现了铜筷和铁筷;汉魏六朝时期,制作出精美的木漆筷;稍后的隋唐时期,精致名贵的金筷和银筷脱颖而出。而后至今,玻璃筷、铝筷、不锈钢筷等更多种类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古往今来,我国的筷子质料基本以竹质为主,筷子的“筷”字和“箸”字,都是“竹”字头便是明证,但也有木制的款式。我国筷子的质料选择十分广泛,最低廉大众化的是毛竹,稍微讲究些的则是湘妃竹(斑竹)、天竺竹等,如唐代竹节纹箸。至于木质,红木、檀木、乌木、铁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材几乎无一不被采用,如清代紫檀千金银丝玉顶镶银箸。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帝王和贵族们为了彰显地位和炫耀财富,广泛地运用金、银、铜以及各种合金的金属材质,或者选用犀角、象牙等名贵材料制作筷子,在历史上被视作是尊贵、享受的标志。明代的严嵩、张居正两位权相都遭遇了抄家的命运,登记的查抄物品中就均有犀箸多双。此外,受到权贵们追捧的还有各类美玉、翡翠、玛瑙、珊瑚、消磁石(“绿秋”“帝流浆”)等珍贵石料,如清代的青玉箸、碧玉箸,以及景泰蓝、瓷等,也被广泛用于制筷。

除了制筷的材质选取琳琅满目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制筷工艺的精粹高超、文化创意的烂漫多彩。明清时代,各种筷箸已由单纯的餐具发展为精美的工艺品。清代有个手艺人名叫武恬,能于竹箸上烧方寸木炭,画山水、人物、台阁、花鸟、鱼兽,曲尽其妙。画凌烟阁功臣、瀛州十八学士,须眉意态,衣裙剑履,细若丝粟,而一一生动。出自他手的工艺筷一束值白银数星,仍难以求得。又如四川江安的竹簧筷,以节长壁厚之楠竹为原料,经煮沸、制坯、露晒、打磨等多道工艺再精雕细刻而成,在筷子顶端雕刻有千姿百态的狮子,有八十多个品种,皆形神兼备,惟妙惟肖,招人喜爱。据说,制作一双传统狮头簧筷,单是两个狮头,有时竟要雕上三百到四百刀才能完成!做工之细致,工艺之精妙,堪称中国工艺美术殿堂上极具民间特色的杰作,着实让人叹服!

如今的筷子已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其实用价值、观赏价值与艺术价值兼而有之。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筷子跟绘画、雕刻、书法等联姻,经艺人妙手点化,刻、镂、镶、嵌、接、绘、烙、漆等极尽能巧,融入“金陵十二钗”“清明上河图”以及经典的京剧脸谱等中华传统的古典元素,方寸之间容纳大千世界,风骚各异。人手持来,直若捧珠餐玉,美在味先。筷子上栩栩如生的人物、花草、鸟兽、山水等图画,趣味盎然的诗文、警句、谜语、颂词等书法,以硬木、紫铜、象牙、玉石等为原料,结合景泰兰、雕刻、镶嵌、烫花等工艺,或烙画,或镂刻,均使人心生赞叹,爱不释手。如明代刻联竹箸、清代刻联牙箸,诗文经典,书法精要;又如北京象牙筷,浅刻仕女、花鸟或风景,饰以彩绘,华贵艳丽;桂林烙画筷,烙印纤细秀美的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白绿相间,清丽大方;还有杭州的天竺筷,采用天竺山上的竹子精制而成,因筷身烫有“游龙戏凤”“西湖十景”等美妙图案而驰名中外;此外,四川楠竹筷、福建漆筷、武汉黄鹤楼的贴花筷、河南阳明山的通气筷、宁波的水磨竹筷、广东的乌木筷、江西的彩漆烫花筷、山东潍坊的嵌银丝硬木筷、苏州白木筷和云南楠木筷等,皆是中国筷子大家族的名品。

筷子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活化石”,不仅展示了从古至今饮食方面的演变,而且也与信仰、婚姻、礼仪、艺术等产生了紧密联系。礼仪之邦的中国百姓是很注重社交礼仪的,尤其是斯文仪礼的上层社会更是恪守规矩,不乱分寸。中国筷子里熔铸了礼仪之邦崇尚“德美”“形美”“意美”的民族心理与文化传统,是士族群文化生活、艺术人生、哲学思考的逻辑结果,也是重事、尚事、美食的餐桌文化体现。

令人惋惜的是近现代以来,我们漠视筷子文化传承与保护,许多人都不能正确使用筷子,更别说传承筷子背后深厚的文化存在。而早在20多年前,同样以筷子为助食具的两个亚洲邻国政府就先后颁布法规,在校学生中实行规范的筷子文化教育和严格的正确用筷法考试。他们把筷子文化视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传统,国民道德修养的必备素质,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重温中华筷子文化,尚且为时不晚;传承中华筷子文化,我们任重道远。

 

吕婕妤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