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

2019-08-28 14:19评论关闭Views: 96

屈宏斌

一个经济体在中长期内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积累,这是个比较典型的模式。另外一类模式,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性更大,即所谓的二元经济模式。二元经济模式讲的是什么呢?除了按照传统的、经典的,通过资本、技术、效率积累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渠道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支持一个经济体持续增长,这就是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把过去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不合理配置、资源的错配逐渐纠正,将这些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配置到高效率的部门,也同样起到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我认为这是对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补充。

再来看中国经济状况。因为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觉得上述两个模型都相关,都有用。把这两个模型结合起来看中国的问题,可以更清楚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框架。除了一些典型的,在资本积累、劳动力要素的积累以及技术引进促成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之外,我们也有另外一个提高效率的渠道,即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在中国今天来讲,这种部门之间转移资源配置潜力最大的,我认为主要是农业部门到非农业部门的资源转移。从三个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划分来看,农业到非农业,无论到制造业,还是到服务业,这之间的资源配置,尤其是劳动力资源配置转移, 应该是个比较好的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渠道。

过去30年来,中国劳动力资源配置一直在起作用。中国在过去40年取得平均10%高速增长,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资源,源源不断地从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效的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这种转移,我们通俗来讲就是城镇化。过去30年我们的城镇化趋势非常明显,去年官方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达58%,相对35年之前,增长了将近30个百分点。

这个过程应该说还是有潜力的。为什么呢?按照过去一些发展经验,远的不说,就说我们周边,东亚国家比如韩国、日本、包括台湾地区,从这些发展得比较早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我们的城镇化率还有比较大的提升潜力。以这种标准看,到目前为止,我们城镇化的路走了一半多一点。按照它们的经验,只要一旦上了这个轨道,除非政策上有大的失误,这个过程会持续到差不多城镇化率达到70%、75%的水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会出现慢慢放缓,或者到饱和的程度。但是,从一半多一点到70%、75%的水准,至少还需要差不多15-20年的过程。我想这仍然会给我们提供比较大的成长空间。
作者:屈宏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