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争

2019-08-08 11:57评论关闭Views: 102

 xitu

6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 4月与5月,稀土出口量分别为4329吨和3640吨,环比下降达16%。2019年前5个月出口稀土总计1.9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2%。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随后表示,稀土出口出现的波动,是市场变化的结果。对于稀土贸易,目前中方没有采取新的管理措施。但是,外界已经从一系列迹象嗅出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面对美国在贸易战场上咄咄逼人的攻势,稀土越来越呈现出作为“撒手锏”和谈判筹码的可能性。

 

勿谓言之不预

5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江西考察调研。行程中,除了考察革命老区和红色遗址,第一站特意安排在位于赣州的一家永磁科技公司,了解稀土生产加工和产业发展情况。这是贸易战全面打响后,中国最高领导人第一次视察企业。而且,作为中美贸易谈判首席代表的副总理刘鹤全程陪同。

两个“第一”富有深意,直观凸显了稀土已经提上了最高层的议事桌上。中国是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大国,而赣州更是重要的稀土产地之一,重稀土占全国的80%,被誉为“稀土王国”。目前,赣州稀土产业规模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这次视察,也将稀土推到了国际视野。外界纷纷揣测,中国要亮出“稀土武器”。

一星期后,答案似乎更加明确了。5月28日晚,国家发改委首次就稀土问题作出强硬表态。对于“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反制美方无端打压的反制武器”的问题,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明确指出:“如果有谁想利用我们出口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那么我想赣南原中央苏区人民、中国人民都会不高兴的。”

次日,《人民日报》又发表题为《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制能力》的文章,措辞严厉地指出:稀土是否会成为中国反制美方无端打压的反制武器?答案并不玄奥。毫无疑问,美方想利用中国出口的稀土所制造的产品,反用于遏制打压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决不会答应。“奉劝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维护自身发展权益的能力,勿谓言之不预!”

“勿谓言之不预”旋即登上了许多西方媒体的显著位置。要知道,这一词汇,是当年中国与印度和越南开战之前,曾经使用的“哀的美敦书”(最后通牒)。稀土战争,一触即发。

《纽约时报》解读,这是一个警告,在特朗普提高关税、将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之际,稀土将为中国提供一个反击的途径。

 

工业维生素

今年5月,当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时,却对稀土和其他重要矿产“网开一面”。这背后折射的现实就是,美国的工业生产,依然严重依赖中国的矿产资源。

市场研究公司Research & Markets在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7年中国生产了全球80%以上的稀土金属和氧化物。中国稀土占美国稀土进口的78%。

近年来,为了升级稀土产业,中国从出口原矿转向出口氧化物产品。过去5年,中国稀土氧化物出口近乎翻倍。

美林银行的市场报告显示,中国虽然只拥有世界36%的稀土储量,稀土金属出口量却占全球70%。而在稀土加工和处理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更加明显。2018年,将近90%的稀土氧化物在中国加工处理,甚至美国企业把从其他地方进口的富含镧的矿石也运到中国,然后从中国购买氧化物和化学制品。

镧是提炼原油的催化剂,而镧只是稀土家族的一员。所谓“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加上与其同族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总称。按元素原子量及物理化学性质,分为轻、中、重稀土元素,前5种元素为轻稀土,其余为中、重稀土。重稀土更具价值。

稀土有许多别名,如“工业味精”“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都形象地说明了稀土的独特价值。稀土元素拥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微量的稀土元素加入其他材料后,可以大幅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性能,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

所以,稀土在冶金、石化、光学、镭射、储氢、电子信息、磁性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譬如,可以作为炼油的催化剂,增强薄膜、橡胶、涂料的抗老化力,帮助炼钢去除杂质,又是电子、镭射、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随着更多新材料的研发应用,稀土消费量迅速增长。

以一辆电动汽车为例,混合电动马达和发电机需要铈、镨、钕、铽;镍氢电池离不开镧和铈;液晶显示屏需要铒、钇;防紫外线玻璃中含有铈。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随着稀土问题的升温,这句据说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途中经过江西时说过的话,也被持续刷屏。

关于中国稀土储量,各方面的数据不尽相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于2012年发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按白皮书的口径,中国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但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产量的70%以上。中国的稀土材料、器件以及节能灯、微特电机、镍氢电池等终端产品,满足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分布上看,中国的稀土资源呈“北轻南重”之势,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四川冕宁等地,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对于稀土这种“工业维生素”,美国一直称自己缺“维生素”而消瘦,称赞中国“营养丰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的数据显示,世界稀土储量约为1.3亿吨,其中,中国为5500万吨、巴西2200万吨、澳大利亚320万吨、印度310万吨、美国180万吨。依此口径,中国的占比超过40%。按照中国官方的数据,2009年稀土储量1859万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不同数据存在较大区别,但中国的高储量则是基本事实。

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在稀土储量方面,一方面将自己国内许多矿藏不认定为稀土,另一方面又夸大中国的稀土储量,实际是变相的“捧杀”,意在让中国在稀土供应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美国能源政策分析专家马克•韩弗理斯(Marc Humphries)2010年7月曾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条》的报告,详细列举了各国2009年的稀土相关数据。在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俄、美、澳分别为1900万吨、1300万吨、540万吨,占比分别为36%、19%、13%、5%。而产量方面,中国产量则为12万吨,占世界的97%,其他3国均为零。

实际上,位于美国加州的Mountain Pass矿山,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年产量一度达2万吨,几乎相当于当时世界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在198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

 

“带血”的稀土

1990年代后,美国逐渐封存矿山资源,并于本世纪初停止在Mountain Pass矿山开采加工,转而大量进口并囤积中国稀土。原因很简单,中国的稀土太便宜了,而开采稀土对环境破坏太大。

有人预计,如果美国87家稀土矿山全部开工,可以满足世界280年的稀土需求。

而中国从19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稀土并出口,以廉价的稀土获得了国际市场的绝对份额,并形成了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种规格的稀土产品。其他大部分国家因此停止了稀土开采。

一些稀土消费大国则趁低价疯狂“扫货”。稀土储量近乎为零的日本,通过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建立起丰富的稀土战略储备。据估计,日本的稀土储备可以保障约40年至50年的使用。

实际上,相较于其他贵重金属,许多稀土元素在地壳内的含量并不低,最高的铈在地壳中含量居第25位,比铅还要高,与铜接近。所以某种意义上“稀土”并不“稀”,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甚至一度废弃了“稀土金属”这个称呼。

稀土相对的稀缺在于,稀土元素分布过于分散,不易形成大规模矿区,很少能够富集到具有开采价值的程度,而且稀土必须大量挖掘后再过滤,往往损失大量土方,破坏土壤、山体、水源,并造成巨大粉尘污染和辐射污染。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稀土开采、选冶、分离等生产工艺和技术落后,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资源回收率较低。南方重稀土资源开采回收率不到50%,包头稀土矿采选利用率仅10%,反而带来了突出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严重破坏地表植被,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使得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一些地方因为稀土的过度开采,还造成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以赣南为中心的重稀土矿,过去采用落后的堆浸、池浸工艺,每生产1吨稀土氧化物产生约2000吨尾砂。目前虽已采用较为先进的原地浸矿工艺,但仍产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稀土开采引发的环境污染甚至会危及食品产业链,特别是土壤被稀土污染,导致稀土临近产区的茶叶稀土含量超标。

而轻稀土矿多为多金属共伴生矿,在冶炼、分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高浓度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物。

轻稀土矿的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钍与铀有着及其相似的特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尾矿浆排入包钢尾矿湖内,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湖”,当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金属钍。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含钍稀土矿尘,会诱发肺癌、胰腺癌和其他癌症。“稀土湖”附近的“打拉亥上村”,就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

 

昂贵的白菜价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屠新泉曾指出,中国稀土供应量占全球的90%以上,并不是说其他国家无法开采稀土,或者其他国家的稀土品质不佳,而是中国稀土的价格太低,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稀土挤出了市场。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更痛心地指出,许多企业“把稀土这一属于黄金档次的资源当白菜价格去出售”。苏波表示,全球稀土的各储量国之所以关闭许多工厂,原因之一就是稀土的开采生产污染环境。

江西金力永磁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在向习近平主席介绍情况时就直言,稀土的开采又很容易破坏环境,最主要的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需要开挖大量地表土,损坏植被,形同搬山运动,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现在采取的是新一代原地浸矿工艺,生态环境相对影响小一些。

再者,中国稀土企业缺乏统一监管,分散经营,非法开采,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稀土年产量高峰时期超过30万吨,远远超过全球每年约12万吨的总需求,从而导致价格一再下跌,甚至引发中国企业相互压价的内部恶性竞争。例如,在1990年至2005年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虽增长近10倍,平均价格却跌至1990年时的一半。因而,虽然坐拥“第一稀土大国”头衔,中国却长期没有掌控稀土的定价权。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虽是稀土储量第一大国、产量第一大国、出口第一大国,但却不是稀土应用大国。在真正能大幅提高稀土的价值提纯和应用技术方面,中国却仍然高度依赖发达国家。稀土材料及器件研发滞后,在稀土新材料开发和终端应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准差距明显,拥有知识产权和新型稀土材料及器件生产加工技术较少,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匮乏。

2015年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学家、有“稀土之父”之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曾指出,稀土应用包括“原矿——精矿——分离产品——功能材料——器件——实用商品”产业链,越接近后端,对环境的破坏越小,效益越高。而在这些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制作电动机的钕铁硼永磁材料,这一材料是美国、日本的专利,中国使用还要付巨额专利费。而这样的现象还广泛存在于其它领域中,从丰田的Prius电动汽车到波音787飞机,这些材料中广泛应用了稀土元素的科技产品,中国依然要花高价进口。

 

三部委展开摸底

从2011年起,中国开始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流通、进出口等环节的管理。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颁布实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此之前,稀土开采一直出于零环境成本的“裸奔”状态。

与此同时,国务院设立了稀有金属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包括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国资委、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稀土办公室,具体职能由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稀土处承担。

2012年4月,又批准成立中国稀土行业协会。2016年底,通过行业整合,初步形成北方稀土、中国铝业、中国五矿、南方稀土、厦门钨业和广东稀土等六大稀土产业龙头集团,提高了行业集中度,目的是通过淘汰小规模企业来阻止低价竞争。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指出,中国稀土产业发展可分为5个阶段:萌芽期(1949-1990年)、稳步成长期(1991-1998年)、快速膨胀期(1999-2007年)、主观理性调整期(2008-2016年)、集团整合震荡期(2017年至今)。目前,稀土产业大集团整合已基本完成,随着2017年10月以南方稀土集团对赣州地区约22家稀土回收企业集中整合为代表的行业整合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稀土行业进入集团整合震荡期,总的趋势是企稳向好。

此次美国发动贸易战,掀起了人类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摩擦。中国对稀土的重视程度,也迎来了新的高峰。

在“最强稀土警告”两周之后,国家发改委从6月4日至6日连续召开了三场座谈会,参加者分别是稀土行业专家、稀土企业、重点稀土产区管理部门。

与会各方面提出的建议包括:要强化稀土行业全方位监管,开展生产秩序整顿,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无证生产、非法走私,彻底斩断“黑色”产业链;要加强出口管控,建立稀土出口全流程追溯和审查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禁优势核心技术外流;支持稀土绿色开采冶炼新技术开发与应用;整合中高端应用产业链,加快稀土新材料及高端应用产业发展等。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与有关部门抓紧出台有效管用举措,加大行业整顿规范力度,创新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加快构建产业结构合理、科技水准先进、资源有效保护、生产运行有序的行业发展格局,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

几天后,发改委又下发《关于开展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情况调研的通知》。自6月10日起,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带队,兵分三路,赴地方开展调研。第一组由发改委带队,赴江西、福建和广东开展调研;第二组由工信部带队,赴湖南、广西、四川开展调研;第三组由自然资源部带队,赴内蒙古开展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各地稀土以及其他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上中下游总体情况及行业运行情况,近年来在资源保护、开发、应用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推动相关产业实现高品质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考虑。

短短20天里,从高层考察、部委和官媒强硬发声,到三场座谈会、三部委调研摸底,密集连贯,一气呵成。可以说,稀土新政,已经箭在弦上。

 

美国酝酿拆招

而大洋彼岸,也在密切注意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一举一动,同时加紧排兵布阵。

6月4日国家发改委举办第一场稀土座谈会之后,美国商务部也于同一天公布一份名为《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的报告,提出了实现在美国境内多样化稀土资源开发的一揽子方案,包括加强美国国内供应链领域研发,拓展与盟友的相关贸易合作,重新评估国内矿产资源,简化采矿许可申请程序,以及制定财税优惠政策等。

美国商务部警告说,如果中国长期限制对美稀土出口,后果可能类似于2010年北京因钓鱼岛问题对日本禁运稀土造成的冲击。

但是,有美国专家透露,实际上早在2017年,特朗普就任总统后不久,就已经给商务部下了指示,对包括稀土在内的重要资源进行调查和准备。美国把稀土运到中国加工,不是因为没有技术能力,而是因为不想污染环境。

BBC援引美国印第安那州圣母大学政治学副教授霍兹(Eugene Gholz)的观点指出,中国的确可能将稀土作为贸易战略的一部分,可能从监管、税收政策和出口许可方面下手,甚至全面禁运。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政府对稀土贸易的干预将对美国产生重大影响。

曾经担任美国国防部军需专家的霍兹认为,中国的稀土行业主要是价格优势,在开采和加工方面没有重大技术优势,因而在稀土生产上并不占据主导地位,难以通过操纵稀土市场以达到政治目的。美国还有其他供应来源,也能调整需求以缓解稀土短缺。即使美国政府对稀土不采取行动,市场本身也有弹性。而如果中国操纵稀土,反而给了美国进一步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借口。

5月20日,澳洲稀土公司林纳斯(Lynas Corp)宣布,将与美国德克萨斯州蓝线(Blue Line Corp)公司签署加工生产稀土的备忘录,在美国建立稀土分离厂,以帮助解决美国稀土的供应链问题。该公司是中国以外唯一拥有巨大产能的稀土生产商。美国研究机构阿达玛斯情报所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稀土加工业85%的产能在中国,林纳斯公司占11%。

但《纽约时报》认为,林纳斯只能提供稀土中的一小部分矿物,且供应并不稳定,无法取代中国的稀土供应。

路透社则报道,美国已经把目光转向非洲,寻找更多稀土供应来源。马拉威姆坎戈资源公司(Mkongo Resources)和布隆迪彩虹稀土公司(Rainbow Rare Earths Ltd)是美国国防部后勤局联络的两个潜在供应商,以解决稀土供应战略多元化问题。

美国国防部去年在呈报给特朗普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国防系统对中国稀土依赖程度巨大。报告提到:“稀土是美国用以保障国家安全众多武器系统的必需元素,包括激光(镭射)、雷达、声纳、夜视系统、飞弹制导、喷气发动机,以及装甲战车用合金等。”

悲观者认为,如果中国立即对美国实施稀土禁运,如果没有可替代的生产基地,美国依然不可能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当然也可以自己加工稀土,但需要时间和大量投资。要恢复那些相对紧缺的稀土产品加工产业,至少需要5年以上;恢复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至少要15年。这对于许多美国公司来说时间太长了。美国和澳洲都有大量稀土矿藏储备,不过难题依旧在于开采和加工对环境的冲击。

美国钼矿公司2011年重启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Mountain Pass稀土矿,当年开采量为3102吨,而后逐渐增加到5万吨。这是目前美国唯一的稀土矿。但为了环保,该矿目前只挖掘开采原料,然后运往中国进行加工处理。由于中国对美国的反制加征关税政策,原矿石运往中国进行加工,正面临被征收25%报复性关税。面对稀土阴霾,Mountain Pass准备2020年在当地开设加工厂。

其他一些公司也在摩拳擦掌。德克萨斯矿产资源公司正在筹备开采该州西部的一处稀土矿,怀俄明州稀有元素资源公司的稀土矿项目也在进展中,上线投产却还需要几年时间。

但霍兹表示乐观。他认为,如果中国采取稀土禁运,对美国高科技行业或将有短期的冲击,但美国、澳洲等稀土矿储量大国,都将会加紧矿山和提炼项目的开发,数年内就会填补市场空缺。由于缺乏稀土而导致美国高科技发展停顿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而且,中国稀土出口很大一部分是下游产品,而非原材料,如果要完全切断向美国的稀土供应,不光要禁运稀土氧化物,还要禁止发电机等产品的出口。因此,中国难以对中美稀土贸易构成有针对性的打击。

另外,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早在2010年中国对日本使用稀土武器那刻起,就已开始战略囤积稀土以及使用稀土的零配件。美国多家废物回收企业也在积极开发新技术,以便更高效地从废旧产品中回收稀土金属。

 

下一张牌

细心的观察人士注意到,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从6月10日开展的调研目标是“稀土以及其他战略性矿产资源”。也就是说,调研范围不局限于稀土,借由稀土博弈,中国很有可能全面审视目前矿产资源产业链问题。

以赣州为例,除了稀土,这里也是中国的钨矿石的主产区之一。钨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为其超高熔点、高硬度的特点,有“工业牙齿”之称,是军事、航天、电子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金属。与稀土相似,中国同样是钨矿储量和产量大国,储量约占全球的60%,产量占比则达到82%。而钨矿的价格和盈利情况也时常不佳,处于“白菜价”的境地。

5月17日,中国钨协会员企业达成一致,钨精矿减产至少10%。6月5日,赣州钨精矿生产企业一致同意6月开始停产减产。此举本身是为了破解行业低迷,但客观上却可能成为辅助稀土的一张副牌。

整体而言,无论是稀土、钨矿,还是中国的其他战略性矿产资源,规范开采和控制生产总量,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促进产业集中度和盈利能力,协调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发展,合理确定年度出口配额总量,维护公平 合理的市场秩序,是面临的共同课题。

贸易战,或许只是一个契机和起点。

 

【本刊特约记者马浩亮】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