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对世界的影响

2019-08-01 10:28评论关闭Views: 51

yimin

2019年5月26日,每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如期选举。结果出乎意料:左翼绿党与右翼民粹同时凯旋而归。前者强调全球环保理念,标榜社会福利保障,并主张以人道精神接纳难民;后者维护欧洲民族主义,质疑欧盟的移民与难民等政策。

在全球地缘政治风云际会的时刻,这个局面貌似尴尬,仔细想来,也算理想幻灭后的必然。建制派继续坍塌,分别代表欧洲人民党和欧洲社民盟两大阵营的德国韦伯(Manfred Weber)和荷兰提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面对右翼民粹主义,共同遭遇了滑铁卢。举棋不定、左右逢源者也失去立足点,唯有情绪激昂的铁杆们,出奇制胜。这场选举,政治意义似乎被打了折扣,有关贸易、移民和气候的问题,更能触动人们的神经。
各国选举结果堪忧

欧洲议会选举,是世界上唯一的国际议会选举。在欧盟境内,拥有投票权的居民高达4.2亿人。今年是欧盟公民第9次直接选举欧洲议会议员,投票率为51%,比去年有所提升。选举后,751个议席被重新洗牌,传统的两大主要党派中,欧洲人民党在新一届议会中仅有180个席位,欧洲社民盟只剩147个席位,两者都比以往减少30有余;自由派获得的席位高达105席,绿党也从52席增至67席。各党派出现势均力敌的态势。

选举前叫嚣甚喧的极右派虽未达到他们期望的理想状态,但作为赢家,对欧盟形成更大的挑战。欧盟的新挑战还包括欧盟内部的“反欧盟”力量,原因有欧盟的移民与难民政策,也有不断扩大的地区差距,尤其是一些成员国的经济疲软困境。

从一些国家的具体情况看,德国联盟党得票受挫,社民党局面更糟糕,绿党却以气候话题左冲右突,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在匈牙利,常与欧盟作对的奥尔班,其领导的青民盟获绝对胜利,赢得56%的选票,而排在第二位的民主联盟得票仅有11%。意大利右翼北方联盟获票率高达33.8%,此联盟主张“本国优先”,力图缩减欧盟内部的合作。法国右翼民粹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以23.4%的得票率领先于马克龙领导的前进党(22.3%),绿党以13.4%位居第三。

笔者生活的奥地利,在欧洲议会选举前一周爆出惊人丑闻,奥地利自由党主席、副总理斯特拉赫的伊维萨岛“通俄”视频被德国媒体曝光,斯特拉赫随后辞职。事件导致人民党和自由党的联合政府解体。虽然总理库尔茨所在的人民党于欧洲议会选举中,获得了增幅达7.5%的好成绩(得票率34.5%),但选举后的翌日,即5月27日,奥地利国民议会还是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针对库尔茨及其内阁的不信任案。库尔茨及内阁部长双双被罢免,内阁解散。

英国因尚未成功脱欧,也参与了欧盟议会选举。此事不乏讽刺剧意味,但英国选出的议员,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新一届欧洲议会席位分配的力量结构。英国脱欧党党魁法拉吉以今年初刚刚创立的脱欧党,一举拿下31.7%的选票,获得英国73席议员中的28席,支持率超过两大传统政党,即保守党和工党的总和。
对世界强国的影响

对于欧盟议会选举结果,美国隔岸观火,或许乐在其中。分裂主义的结果是彼此削弱,有利于美国保持老大的地位。俄罗斯则一直暗箱操作,从操纵社交媒体到财政支持政客。奥地利政府的垮台,即源于自由党党魁斯特拉赫2017年在伊维萨岛时,暗示俄罗斯寡头购买奥地利小报来支持该党选举。

之于中国,欧盟议会选举的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欧盟意识到自身脆弱加剧,需要更强大的经济政策来提升自己的实力,中国的“一带一路”,为之带来了很多机会。笔者6月6日参加了一场由LGP律师事务所举办的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与东巴尔干”。大律师兰斯基在致辞中指出,欧盟太犹豫了,“我们(欧盟)更需要中国,而不是中国更需要我们”。在欧洲,“一带一路”的重点是中东欧和东南欧。在前南斯拉夫的所谓西巴尔干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约达78亿欧元。“一带一路”对欧洲的所有投资中,仅塞尔维亚就占近30%,另外,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占20.7%,黑山占7.4%。但欧盟也是西巴尔干经济体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欧盟与中国在西巴尔干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大多是一致的,优先考虑的项目都是相同的,并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即加强西巴尔干地区的连通性和经济一体化。

忧的是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分裂加剧。右翼党派排斥“一带一路”,绿党因环保而对中国心存芥蒂。事实上,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强,欧盟委员会2019年3月份出台了一份《欧盟-中国:战略展望》报告,称中国为经济和体制性竞争对手,并威胁收紧针对中国在欧投资的规定。之后,关于中国“一带一路”在欧洲的影响,其讨论便愈演愈烈。

在前面提到的LGP的那场论坛上,原德国《时代周报》主编、出版人西奥•索默尔在其新书《中国第一》(China First)里,总结了他对中国的看法,即“对待中国,我们既不要充满幻想,也无需纠缠不清”。论坛现场的观点莫衷一是,包括“中国早就是强国”“面对中国,欧洲的天真阶段应该结束了”“可能时,我们合作;需要时,我们保护自己”“中国的双赢,弄不好就是中国赢得一切”“奥地利今后应在东欧还是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购买能源?”等等。事实上,继2016年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港务局被中国国企中远集团收购67%的股份,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自今春起,也全面拥抱“一带一路”。

 

 

本刊特约撰稿人 常晖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