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应该被贸易战打乱节奏

2019-06-26 11:45评论关闭Views: 102

kejizhongguo

叔本华说,人虽然可以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特朗普肯定不赞同这句话。他在竞选总统时就说过,他一直很贪心,希望有机会为美国贪心。他的畅销书《交易的艺术》集中表达了他的“贪婪术”:谈判时,设定很高的目标,然后不断施压,施压,大多数情况下他能够得到他想要的。

5月6日,特朗普再次用很不艺术的手法做了一次他想做的:在市场预期中美贸易谈判即将收官之际,突然宣布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25%的关税。此举令全球市场意外且震惊。中国毫不示弱,随即采取反制措施,于5月13日宣布将来自美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关税提高到10-25%不等。中美贸易谈判立刻陷入僵局。发生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如此规模的贸易冲突事件,注定将加载世界经贸史。

大洋彼岸,特朗普不停地通过推特炫耀自己的政绩,“very bad for China”“China wants a deal”云云,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在国内,群情激愤,各种分析纷至遝来,有认为输赢已定的乐观派,有认为技不如人的悲观派。那如何权衡中美贸易战的得失,中美贸易战怎么算输赢呢?
得失不止于贸易

战场的输赢以物理地点的得失为标志,赌场的输赢以金钱的多寡为标志。但贸易战缺乏一个明确的输赢标的物。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贸易没有输家,因为资源禀赋不同的双方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达致私利与公益之调和。如此,贸易战对双方都是不利的。那为什么仍会有政府挑起贸易战呢?主要原因在于贸易双方专业化分工水准以及关税政策的不同,导致一方认为本国民众福利受损更严重,因此有动力通过关税调整来争夺贸易利益。贸易战的结果,必然是双方的贸易福利都有损耗,这迫使双方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谈判的方向还是自由贸易;谈判的价码,通常不仅是进出口数量多寡、贸易赤字问题,还包括贸易政策和协商机制的调整。这就使得双方在利益得失权衡上纳入更多考虑因素,贸易战的输赢问题更加复杂。

中美贸易战自去年开打,一年有余,此次只是双方初步摊牌,试探底线而已,所以谈输赢还早。上个世纪日本和美国的贸易纠纷绵延了30年,美国赢得了所有回合贸易谈判的胜利,但是美对日的贸易逆差问题却没有解决,而且持续扩大。日本汽车品牌还获得机会在美国投资建厂,奠定了如今日系车在美国市场的强势统治地位。但是由于日本政治上对美国存在依赖,贸易谈判一味退让,丧失了产业升级的时间。更严重的是,日本金融政策应对失败,最终进入了迷失的30年。

此次中美贸易谈判的美方代表莱特希泽是当时日美贸易谈判美方副代表,可以预期,特朗普政府在打贸易战上经验更加丰富、手段更具有系统性,加之特朗普的性格,进程可能更具多变性。无论如何,特朗普的目标应该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从各个方面打压中国,同时等著中国出现应对和政策失误。贸易战只是美国战略转变的一个序曲。

既然这次贸易战是美国挑起来的,不如看看特朗普到底想得到什么,以此来观察他在意的得失。综合各方面信息推测,当前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无非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数量型目标,要求中国减少相当金额的中美贸易顺差;第二是结构性目标,要求中国进行制度调整,减少国企和行业补贴,移除强制技术转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三是市场准入目标,要求中国对美国敞开大门,减少投资限制,取消非关税壁垒;第四是科技封锁目标,5月15日特朗普签署《保障信息与通信技术及服务供应链安全》行政令,以及随后将华为及其关联企业加入商务部产业安全局的“实体名单”,是继去年处罚中兴之后更加赤裸裸地扼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举措;第五是金融打击目标,通过贸易战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迫使中国展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抬高杠杆率,或者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资本外流,这些都会增加经济脆弱性;第六是孤立和遏制中国目标。在与中国展开贸易战的同时,特朗普与欧盟、日本、韩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协商双边贸易协定。对特朗普而言,如果通过各种手段能够把中国压制在美国可控范围内,就是赢。

上述目标中,进出口数量型目标相对容易实现,自去年底美中达成休战、展开90日谈判的共识后,中方已承诺扩大采购美国大豆、油气及其他货品,部份订单已经有所行动。但是其它目标方面,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不可能完全按照美方意愿达成协议。这会使得特朗普无法实现其在竞选之初对选民的承诺。就此而言,特朗普肯定无法得到当年日美贸易冲突时美方收获的成果。
不忘初心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忽视美国经济形势、政治走势与特朗普贸易战举措的“共振效应”。比如,美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高达3.2%,股市屡创新高,美联储从“鹰”转“鸽”,这些都给特朗普继续向中国施压、力争赢面提供了经济基础。此外,5月中旬相继发布的盖勒普(Gallup)和华尔街日报(WSJ)调查结果表明,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到了46%,这是他执政以来的最高点,超过了奥巴马在相同执政时段的支持率。共和党对他的支持率达到91%,民主党为12%,都在持续上升。乔治城大学同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58%的美国民众支持特朗普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距离2020年总统选举只有18个月时间,上述调查结果对特朗普都是有利的趋势,他难免会因此沉浸在贸易战胜利的喜悦当中,从而强化他采取进一步强硬政策的倾向。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战对美国的负面影响也会相继出现。大豆价格已创下10年来新低,这会影响到美国农场主的切身利益。加征关税会抬高物价,增加美国消费者的开支,从而影响美国居民本就脆弱的消费能力。通货膨胀压力会使得美联储在降息决策时颇显踌躇。美国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以及中国的反制措施都会影响到美国相关行业的销售额和就业岗位。另外,美股处在历史高位,十年牛市总有终结之时,资产泡沫的风险随时爆发。美国启动大规模基建计划,无疑会加重本就严重的债务负担。这些都有可能加剧美国经济波动,带来经济衰退的风险。5月14日,美国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破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收益率曲线继3月份之后再次发生反转。在过去的50年间,一共发生过6次3月期美债收益率超越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情况(持续一个季度),平均而言,经济在利率释放反转信号的311天后陷入衰退。

如果让特朗普选择下一届总统选举的时点,他可能会选择现在,这样他的胜算更大。时间就是特朗普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贸易战带来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多,不可控因素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

而在中美贸易战中,时间站在中国一边。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增速远高于美国。粗略计算,只要中国能够成功保持5-6%的增速,即使美国增速能够维持在2-3%,十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保证中国经济增速的坚实基础就是自身庞大的市场,不管贸易战演进到何种程度,这都是中国最大的回旋空间。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研究,中国消费领域的增长,使得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在中国销售,这一趋势导致贸易强度下降。在其研究的行业价值链中,2017年中国出口量比十年前增长了17%,但是出口份额下降到9%。这与美国的份额相当,远低于德国(34%)、韩国(28%)和日本(14%)的份额。

无论中美之间此次达成什么样的协议,中美关系、中国的贸易环境都已经深刻改变。中国不可能依赖以往的出口带动和投资驱动增长模式。但是,找到一个可靠、稳定的新模式,充分挖掘自身消费潜力,有效增加经济创新动能,都需要时间。

所以,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与美国强硬纠缠,争取时间。也许需要小幅让步,维持中美之间“斗而不破”的大局,但不能被中美贸易战打乱节奏,不能为战而战,为一时之胜而战。要清楚认识到应战的初衷,还是为了经济,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一样,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坚定地用市场的方式推进发展,不辜负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市场空间,不辜负从中美贸易战中争取到的宝贵发展时间。

中国最终会赢在时间!

 

作者:胡斌 招商局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