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宫廷文化掠影

2019-03-29 12:48评论关闭Views: 23

gongting0

中国古代的宫廷是国君或皇帝理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古代宫廷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但拨开这层神秘的面纱,就会看到宫廷并不是圣洁的殿堂,而是一个以国君或皇帝为主宰、围绕最高权力无休止争斗的特殊场所。

皇位的继承

中国在史前时期,“王”位继承大概实行的是传贤制,如传说中的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从夏代开始,这种传贤禅让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世袭制。据文献记载和近年来学者关于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夏商两代的王位继承有传给弟、传给子、传给侄等形式,商代的继统法以“兄终弟及”为主,但从康丁至帝辛四世,均为子继父位,不再实行“兄终弟及”。周之先人古公亶父有子三人,但传位于排行老三的季历,说明这时周人虽实行子继父位,但并未明确必须传给长子。

嫡长子继承制是从周成王、周公旦时开始的,这是在充分汲取了传弟、传侄、传其他诸子的历史教训后确立的王(皇)位继承制度。从战国以后,中国历代皇帝基本上沿袭这一继承制度。这一制度的内容是:在帝王众多的妻妾中,要按照宗法等级制度的原则确立一个正妻,即皇后,称为“嫡”,其余的嫔妃统称为“庶”,庶妻中也有贵贱之分,但皇位必须由嫡妻即皇后所生的长子来继承,至于这个嫡长子贤能与否,不在考虑之内。如嫡长子早死,有子即立其子,无子再由嫡次子顺序继承。若皇后无子,才考虑庶生的皇子们,但原则是看谁的生母身分高贵就立谁,至于他是否在诸皇子中年龄最长,则不在考虑之内。这一制度用《公羊传》隐西元年中的话概括,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以上原则基本上贯穿了战国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略有变化。如《唐律》规定:“嫡妻年五十以上无子者,得立庶以长,不以长者亦如之。”《唐律疏议》云:如嫡长子去世,则“立嫡孙,无嫡孙,以次立嫡子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子,无庶子立嫡孙同母弟。无母弟立庶孙。曾玄以下准此”。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皇位继统的通则,在这一制度下,无论皇嫡长子个人的情况如何,都可以得到皇位,有时连至高无上的皇帝在此通则下也束手无策。汉高祖刘邦欲废嫡长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庶子赵王如意为太子来继承皇位,结果受到叔孙通、周昌、张良等众大臣的激烈抵制,刘邦只好认输,召来爱妃戚姬,无可奈何地说:“我欲易之……难动矣。”晋惠帝基本上是个白痴,但因其为嫡长子,皇位照样由他来继承。

皇帝的嫡长子史称皇太子,又有皇储、储贰、储君、君嗣、殿下、世子、东宫等称谓。皇太子的废立,绝对是封建王朝的一件大事。皇帝关注,是因为太子是他执掌江山的继承人;臣僚们关注,是因为他们的困顿显达,系于新主人一身;后妃外戚关注,是因为他们与太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而历代王朝围绕着废立太子演绎了一幕幕悲喜交结、复杂激烈、有时甚至是血腥残酷的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在废太子承干后,欲立文德皇后所生第三子魏王泰,遭到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反对,只好以长幼之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后来李世民又欲废李治而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再次遭到长孙无忌等人的谏阻。为了保证太子的顺利即位,诸多帝王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汉武帝托孤霍光,刘备托孤诸葛亮,顺治托孤索尼、鼇拜等人,咸丰托孤端华、肃顺等重臣,而朱元璋则不惜杀戮功臣以使太子登基。南朝宋文帝考虑到太子刘劭的几个弟弟势力强盛,唯恐皇位继承中酿出流血事件,于是加强太子的侍卫,使其兵力近乎皇帝禁军,结果这个太子刘劭发动兵变,反过来把苦心培植他的老父亲杀死。

围绕皇嗣问题,不仅皇帝煞费苦心,朝野权臣商贾也挖空心思,处心积虑。秦昭王太子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夏姬所生的子楚从小就被选送到赵国作人质,阳翟大贾吕不韦认为子楚“奇货可居”,便尽倾家资,投血本打通关节扶植子楚,并把与自已有了身孕的爱妾奉送给子楚。子楚被立为太子后,随即继承王位,以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有史书记载,子楚的太子赢政实际上是吕不韦之子,后来继承王位,是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秦始皇去世后,宦官赵高勾结丞相李斯在皇位继承上大做手脚,擅改诏书,赐死太子扶苏,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太子并继承皇位,赵高则自为丞相,手握实权,飞扬跋扈,竟然敢在皇帝面前“指鹿为马”。

东汉顺帝时大将梁冀,在顺帝和继位的皇太子刘晒相继去世后,一手遮天,在皇室远支中选择年仅8岁的刘缵为帝,刘缵因说梁冀是“跋扈将军”,不久便被毒死。随后梁冀又独断专行,立刘志为帝。曹魏时期,魏文帝曹丕死后,司马懿受托孤之命匡扶魏室,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把持朝政。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兄弟立年仅十三岁的曹丕长孙曹髦为帝,司马师短命,死后由其弟司马昭总揽大权,他不断铲除异己,且专横跋扈,篡位野心日益显露,所以做“傀儡”的魏帝曹髦气愤地对大臣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曹髦策划除掉司马昭,结果事情败露,反被司马昭杀死。延至司马炎,迁魏鼎于晋,曹魏的帝王宝座终由司马氏取而代之。北魏时期,中常侍宗爱先致太子拓跋晃忧病而死,又于公元452年刺杀太武帝拓跋焘,然后勾结诸臣秘不发丧,既不立秦王,也不立皇孙,却将与己关系甚密的南安王秘密接入宫内,拥立为帝。唐朝后期此类情况更是接二连三,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均系宦官或权臣拥立。其他朝代,这种情形亦屡见不鲜。

对于皇嗣关注的程度,后宫中的嫔妃们绝不亚于皇帝或权臣。刘邦的皇后吕雉,先是苦心扶植刘盈继位,而后又立不满10岁的孙子刘恭为帝,随后又毒死刘恭,另立刘弘为帝,自己临朝称制。汉章帝的窦后自己不会生养,却嫉妒后宫的其他贵人妃子,狠毒地先后逼死宋贵人和梁贵人,并收养梁贵人所生之子刘肇,立为皇太子,自己被尊为太后。汉安帝的阎皇后自己生不出儿子,却嫉恨生子的李宫人,她心狠手辣药死李宫人,将太子刘保贬为济阴王。安帝死后,阎后假造遗诏,立刘懿为帝。明万历皇帝的郑贵妃更是丧心病狂,万历皇后不育,众嫔妃生下长子常洛、次子常溆、三子常询。常溆幼殇,郑贵妃欲立己出之子常询为太子,但未能得逞,于是绞尽脑汁,接二连三制造事端,著名的“挺击案”和“红丸案”就是她一手导演。清太宗的孝庄文皇后为使自己16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拉拢欲争皇位的多尔衮以抗衡皇长子豪格,她私下与多尔衮交易,借其势力扶福临登位,而由多尔衮摄政。福临登基后,改元顺治,后来孝庄文皇后又扶立孙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至于清末光绪、宣统二帝亲政,则纯属慈禧太后一手包办。

宫廷是一个大赌场,而皇嗣继承又是倍受权臣、后妃、外戚、宦官重视的一盘赌局。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在帝王临终到太子即位之初这段时间,各类“赌徒”纷纷亮相,阴谋诡计频频出笼;巧取豪夺,机关算尽;勾心斗角,朝野不宁;刀光剑影,祸乱叠起。秦之“胡亥诈立”、汉之“巫蛊之患”、魏之“同根相煎”、晋之“八王之乱”、隋之“杨广杀父”、唐之“玄武门之变”、宋之“烛影斧声”、元之“三帝之立”、明之“靖难之役”……史不绝书。

从周初到清初,嫡长子继承一直是公开建储,预先册立。雍正以非法手段登上皇位后,认识到也切身体会到公开预立嫡长子的弊害,于是实行秘密建储的方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宣布册立哪一位皇子,而是将秘密亲书准备册立皇太子的御书,封藏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等皇帝临终或死后,由众重臣一起启封,宣布密旨。雍正第四子乾隆,乾隆第十五子嘉庆,嘉庆次子道光,道光第四子咸丰均是依照此法登基的。

皇子的早期教育

中国历史上除开国皇帝外,多数皇太子生在深宫,养尊处优,未在风浪中闯荡,未经艰苦环境磨练,没有社会底层生活的体验,也很难体会皇权的来之不易。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极为重视对皇太子的早期教育。这种早期教育从总体上讲,主要包括学文、习武、理政等几个方面。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基本上是奉行儒家学说,因此儒家经典就成为皇太子学文的必读经典,历代王朝兴衰史也是皇太子学文的重要内容。此外,还要培养皇太子喜好诗文,擅长书画。诸皇子尤其是皇太子有专门的授业老师,称为太师、太傅、太保和少师、少傅、少保等,这些官职多由博通古今的鸿学大儒充任,是为专门辅导太子而设置的官。给皇太子授课一般有固定的时间,据《宋史·度宗纪》载:南宋理宗要求皇太子“鸡初鸣,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往会议所参决庶事。退入讲堂,讲官讲经,次讲史。终日手不释卷。”即使在战乱险境,宫廷也不放松对皇太子的教育,例如东晋时发生苏峻之乱,京城陷落,年仅8岁的晋成帝身处幽厄之中,但刘超仍向他教授《孝经》和《论语》。

早在先秦时期,贵族子弟从小就学习“射御”(驾车射击)之艺,后代君王在教育子弟尚文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子弟尤其是皇太子尚武精神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学习骑射,锻炼武功,养成一种果敢勇猛、威服天下的性格。皇子们修习武事,除了日常宫苑内的骑射练武,还要经常随皇帝狩猎和巡行边陲,切身体会耀武扬威的作用。此外,不少皇帝或特意安排皇子监军,或径直让皇子挂帅领兵、指挥军队作战,或任军中副将从征、参与军事决策,在实践中提高军事才能。

从小参与朝政治理,是皇家对皇太子早期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来,皇太子由于从小生在宫中,长在宫中,无治国安民的实践经验,而皇帝晚年最为担心的事,莫过于皇太子能否担负起治国重任,是否有能力驾驭天下。因此,为培养皇太子的执政才能,绝大多数的皇帝都会让太子到适当年龄后参政议政。参政议政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将朝中各曹之事交由太子审批;参加朝宴会同,与重臣并列帷幄;皇帝出征或出巡,由皇太子监国,全权处理朝中诸事等等。

中国皇帝无论是开国皇帝还是守业皇帝,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无论他个人的才干德行如何,都无一不希望他的继承人贤明睿德,具备雄才大略,能够把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因而即便是荒淫无能的帝王,也十分注重对皇子人品和人格情趣的塑造。宋高宗欲在赵瑗和赵璩二皇子间选嗣,犹豫不决,于是赐给每人十名宫女,以考验其志趣。结果数日后赵璩十人皆犯,赵瑗的十名宫女皆为完璧,于是宋高宗择定赵瑗为太子。据《资治通鉴》卷157记载,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尝欲观诸子意识,使各治乱丝,洋(高欢次子高洋)独抽刀斩之,曰:‘乱者必斩’。又各配兵四出,使都督彭乐率甲骑伪攻之,兄澄(高欢长子高澄)等皆怖桡,洋独勒众与乐相格,乐免胄言情,犹擒之以献。” 高欢认为高洋性格坚毅果敢,非优柔寡断、懦弱胆怯之辈,于是扶植高洋成为北齐文宣帝。又据《资治通鉴》卷179记载,隋文帝杨坚,将自己穷困时的衣物赐给太子杨勇,要他保持简朴的本色。他看到杨勇有一幅装饰极为华丽的铠甲,大为不悦,告诫他“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汝为储后,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清康熙皇帝初立胤礽为太子,胤礽的文才武功在诸皇子中颇为突出,然性格残忍,肆意凌辱贵戚朝臣,后来更是肆恶虐众。康熙认为若让他当政,“必至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最后终于废其太子之位。

早期教育对日后成为帝王的皇太子影响颇大,童年、少年时的所见所闻所历,对皇太子个性的形成、情操的修养、能力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因而受到皇室的普遍重视,学文、习武、理政、志趣培养、性格塑造,这一切都是为了要把皇太子培养成一个贤明的“圣君”。

帝王的起居朝会

古代帝王的日常饮食起居由一个专门机构配备专门的人员来服务。在先秦时总管王室事务的官员称宰或太宰,秦统一后皇族事务由宗正统管,唐时皇帝的日常生活由殿中监掌管。这些职官下面又各有属官,属官之下又各有一帮人。不过,能够接近皇帝的则是为数不多的宦官和宫女,由他们具体侍候皇帝的饮食起居,办理皇帝的生活琐事。

皇帝所食、所穿、所用的物品都有专门术语,比如皇帝吃饭,叫“用膳”或“进膳”。以清代为例,给皇帝做饭的厨房称“御膳房”,直属于内务府。按清代的习惯,皇帝正餐分早晚两顿,早餐一般在卯正一刻至辰正(上午6时至8时左右),晚餐一般在午正一刻至未正(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左右)。正餐之外,还有酒膳和各种小吃,无固定时间,由皇帝随意命进。饭菜进上,皇帝一般并不马上就餐,而是先看每道饭菜上查验是否有毒的小银牌变不变色,或先让贴身太监先尝一点,如果确认无毒,皇帝方才用膳。至于皇帝膳食中的用料、用水、用具及每道菜肴的烹调方法等等,也都非常讲究。

古代帝王的衣着大致分为礼服和常服两类,礼服用于祭祀、朝会,常服用于一般性场合。从西周开始,君王以冕服为朝服,即头戴垂旒的冕,身穿绘绣花纹(日、月、星、龙等)的衣裳,腰束革带。后来,皇帝的服色基本上固定为赭黄,饰龙纹。在中国古代,从服色和纹饰即可区别出帝王及不同品阶等级的官员。

古代帝王的朝会一般分为大朝和常朝两种。大朝是隆重的典礼,往往是在元旦、冬至或皇帝生日等特定的节日会见文武百官、外国使臣,这种大朝是一种仪式,一般不在这种场合处理国政。常朝是皇帝每天或间隔数天于早晨在宫殿会见有关官员、审阅奏章、宣布诏令、处理日常政务。对于藩国或外邦来访的使臣,先秦时一般采取郊劳、赐舍、朝觐、享献等礼仪,后世将这种外交礼仪逐步规范,如宋徽宗政和年间的《五礼新仪》规定:凡藩国主来朝,须遣使迎劳,藩国主以束帛授使者,行拜礼。朝见皇帝时,文武百官立于殿庭,藩国主率随从官员由有司引入皇宫,皇帝升登御榻,藩国主立于殿下,反复行拜礼,并演奏四夷来王的舞蹈,再三称“万岁”。直到清代,仍沿袭前制,要求来使多次行“三跪九叩”之礼。这种礼仪在西方人看来带有侮辱性,因此乾隆年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来朝,在觐见乾隆皇帝时拒绝下跪,最后代之以屈膝礼。

 

后宫的嫔妃

夏、商时期的后妃制度文献记载较少,周代的后妃制度仍无定型,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公羊传》成公十年注中所言“唯天子娶十二女”的记载较为可信。据考,《礼记·昏义》中“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之记载不实,系穿凿附会。秦朝建立后,嫔妃级别分为八品,宫女达千人。汉承秦制,除皇后外,嫔妃一般称夫人,汉武帝时分为十四等,还有“家人子”“待诏掖庭”等称谓。王莽改制,贵妾之属增至120人,其后各代以此为嫔妃的常数,侍妾与宫人则数量惊人。

晋武帝灭吴后,将孙皓后宫数千人、掖庭万人纳为己有。因为人数太多,皇帝不知晚上何处所适,于是就经常乘辆羊车进入后宫,随意而行,羊车停在何处,皇帝就“幸”在此处,因此宫女竞相在自己门前洒盐水、插翠竹,以引诱羊车上门。据《南史·后妃传上》记载,南朝宋文帝曾对一个以盐水诱羊的妃子说:“羊乃为汝徘徊,况于人乎!”隋炀帝的荒淫比晋文帝、宋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据《全唐文》卷142李百药《请放宫人封事》载:唐太宗贞观初,“大安宫及掖庭宫内,无用宫人,动有数万”。唐初两次遣散隋宫美女6000余人,以贵、淑、德、贤四妃为夫人,后宫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190人,还有女史50余人。唐玄宗时“后宫佳丽三千人”,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玄宗虽不乘羊车,却用蝴蝶做“向导”,“妃嫔辈争插艳花,帝亲捉粉蝶放之,随蝶所止幸之”。又据《新唐书·宦者列传上》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四万。”宋朝与唐朝相仿,另设宸妃之号,辽代与金代的妃号更多,明朝的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等等,宫人名号则有宫人、选侍、才人、淑女等。明代末年,宫女多至近万人,内监多至数万人。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顺治皇帝采纳礼官之议,乾清宫设夫人一,淑仪一,婉侍六,柔婉与芳婉皆三十;慈宁宫设贞容一,慎容二,勤侍无定数,又置女官,循明代六局一司之制。

古代皇帝的后宫有“三宫六院”之称,如以故宫的建筑为例,三宫六院是指以干清门为界,从乾清宫以北一直到神武门,统称“内廷”,即后宫。三宫是指干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三宫的东西两厢,各有东西“六宫”。东六宫是指斋宫、景仁宫、承干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和宫,西六宫是指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和重华宫。这些宫殿即所谓的“三宫六院”,是皇帝和嫔妃们日常生活的地方。

历代皇帝能超脱声色者极少。秦始皇在咸阳附近三百里之内广建宫观复道,遍设钟楼帐幕,处处美人充斥,随时准备侍奉。据《太平广记》卷236记载,东汉灵帝在都城的西苑兴建“裸游馆”,每年盛夏在此长夜饮宴,让“玉色轻体”的美女荡舟水面,并选14至18岁的宫女裸身与他在池中嬉水,他曾多次发感叹说:“使万年如此,则为上仙矣。” 北周宣帝一头扎进后宫,一、二十天不出来,大臣的奏章只能通过宦官转达。唐玄宗迷恋杨贵妃,通宵达旦,一度不再早朝理政。皇帝以一人之躯而对成千上万的后妃宫女,当他投入温柔乡极尽消魂荡神之乐时,精疲力竭相应而至。自古皇帝多短命,与其生活大有关系。

后宫并不是一处风平浪静的安乐窝,在色彩斑斓的宫殿帷幕后面,皇后、嫔妃乃至普通宫女之间无情的厮杀屡屡发生。汉高祖刘邦归天后,吕后对高祖宠姬戚夫人大开杀戒,砍手足、挖眼睛、熏聋耳、药哑口,置于地窖,号称“人彘”。汉成帝时召绝代佳人赵飞燕入宫,赵飞燕很快取代了许皇后的地位,但由于她未能生子,遂将妹妹赵合德推荐给成帝,但合德也未能生育,姐妹俩因此特别嫉妒别的嫔妃生子。宫女曹宫母子、妃子许美人母子先后惨死于赵氏姐妹的谗言之下,如同《汉书·外戚传下》所言,“掖廷中御幸生子者辄死,又饮药伤堕者无数”。南宋时,光宗有一次盥洗,偶见一宫女手指白皙,煞是好看,遂流露出喜爱之意。李皇后对此十分嫉妒,过几天她派人给光宗送去一个食品盒,盒里竟装的是那个宫女的双手。

后妃宫女之间的无情厮杀,表面是争宠夺爱,实质是生存竞争。后宫美女如云,皇帝是喜新厌旧,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昔日宠幸的佳人总要被身边新的美女取代。一旦失宠,别说是普通宫女和一般嫔妃,就是皇后也只能忍气吞声,无可奈何,有的甚至要被打入冷宫,在忧愤和她人的折磨下了结余生。因此,后妃中得宠的女子千方百计,使出浑身解数企求拴住皇帝的身心;未受皇宠的女子则绞尽脑汁、不惜采取卑劣的手法希冀得到皇帝的青睐。得宠者与企求青睐者在宫廷里频繁地演出了一幕幕争宠夺爱的生存竞争戏。这种竞争是无情的、残酷的,有时甚至是血淋淋的。汉武帝刘彻和表妹陈娇有“金屋藏娇”的典故,刘彻做了皇帝后,陈娇被立为皇后,宠极一时。但不久刘彻又迷上出身卑微但颇有姿色的卫子夫,陈娇急坏了,又是向母亲(刘彻之姑)哭诉,并不惜送医者九千万钱企求生子;又是出大价钱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讽劝汉武帝回心转意;又是派人抓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同时还乞灵于巫蛊之术诅咒情敌。然而,陈娇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把对手驱除。此时,得宠的卫子夫乘机向武帝屡进谗言,皇后陈娇终于被废黜,幽禁于长门宫,最后忧愤而死。卫子夫取代陈娇成为皇后,但好景不长,当汉武帝移情于更年轻漂亮的王夫人、李夫人、尹婕妤、赵钩弋后,卫皇后咀嚼著“红颜未老恩先断”的苦果,最终结局比陈娇更惨,落了个悬梁自尽的下场。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并不是每个皇帝都能随心所欲地立意中人为皇后,因为皇后的册立与废黜涉及宗法纲常制度,更涉及到一批朝臣贵族的切身利益。有时候皇帝很难冲破宗法礼制的束缚和朝臣的阻拦兴废皇后,如唐武宗欲立王贤妃、金章宗欲立李师儿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帝王采取生米成粥或拒谏等方式,迫使臣下承认既成的现实,如汉光武帝刘秀废郭皇后、另立阴贵人,宋仁宗废郭皇后、宠幸尚美人即如此。

后宫千千万万的女人中,偶尔也有极少数的后妃能够左右皇帝,或垂帘听政,或使江山易姓。例如西汉时期的吕后,西晋时期的杨太后、贾皇后,清代的慈禧太后等等。在后妃专政的情况下,皇帝是很难堪的,有的嗣君甚至死于后妃之手。东汉和帝以后的11位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不满周岁,这些小皇帝都捏在皇太后的手中。北魏胡太后临朝听政,始终不愿将皇权归还儿子孝明帝。孝明帝密召重臣朱荣进宫,企图胁迫太后还政。然大军未至,胡太后先下手毒死孝明帝,另立年仅3岁的小儿元钊为帝,自己依然专权。东晋孝武帝时,张贵人失宠,一次她趁孝武帝醉酒,指使宫婢用被子将其捂住闷死。唐中宗时,每次临朝,韦皇后都垂帘听政,许州司户参军燕钦融为此上疏,揭露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朋党为奸,干预朝政,淫乱后宫。韦皇后获悉后指使亲信将其杀死在殿上。中宗不满此举,韦皇后及其党羽便干脆将中宗也毒死。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王宁妃不满世宗,指使宫女杨金英等人用帛条将世宗勒得昏死,多亏御医及时抢救才免于一死。更有甚者,唐代的武则天干脆使江山易姓,自己做起了女皇帝(公元690年―705年在位)。

外戚与宦官

外戚与宦官是中国历史上两类非常特殊的政治人物。外戚主要是指皇帝母亲与妻妾的姻亲,宦官是指阉割净身后侍奉皇帝及后宫妻妾、皇子皇孙的男子。这两类人物由于特殊的关系与身份,经常能够接触到皇帝。

外戚与其他官僚不同,凭借与皇帝的姻亲关系,往往获得尊贵的政治地位和高人一等的特权。从王连升等先生所著《中国宫廷政治》一书中可以看出,历代皇帝对外戚的褒崇有四项通则:一是母系、妻系外戚在该皇帝登基后,立即显赫辉煌,如汉光武帝即位,即封母系樊氏、妻系郭氏;汉章帝登基,也坚持要封马氏三舅;宋太祖登基,母系杜氏承恩拜官。二是原为妻系的外戚,在老皇帝驾崩时,即成了母系外戚,这时他们往往又蒙封爵加赏,如田蚡在景帝时,只是中大夫,武帝时即以舅氏的身份为武安侯和汉相。三是外戚本人荣华富贵,其子孙亦受荫庇,成为所谓的“世戚”,如两汉有“推恩”的惯例,外戚的爵位可由子孙继承,明代前期外戚也可以世封等等,这一制度直到世宗时才废除。四是不仅外戚嫡系受封,甚至旁支亦蒙封赏,如西汉末年的王音,系元后从弟,被封为安阳侯,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录尚书事。历代皇太后、皇后的从父、从兄、从弟子、从兄子等受封拜官者,史不绝书。

因为有姻亲这一层关系,所以皇帝对外戚较为放心,加以重用。历史上有不少情形是当皇帝临终时,太子年纪尚小或迟钝呆滞,这时皇帝往往挑选近亲或外戚中的重臣辅佐新君,处理国事。例如汉武帝病危,遗命外戚霍光、上官桀共同辅政;晋武帝临终,遗命岳父杨骏辅政;唐太宗死前,遗命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辅政。历史上也有不少情形是皇帝用外戚统兵作战,如汉景帝任命窦婴为大将军,领兵平吴楚之乱;汉武帝以李广利为将军,统兵去西部宛地的贰师城掠取善马;另如东汉时窦宪、梁翼为大将军,西晋时羊琇累迁中护军、加散骑常侍、典禁兵,李唐时期的韦温为左羽林将军,以及北宋时期的刘美、明朝的孙继宗等等,均是以外戚之故拥有重兵。

外戚由于受到皇帝的加封和重用,往往骄横专恣,豪侈奢靡,不可一世。西汉时外戚田蚡厅堂前罗列钟鼓、树立曲旃,后庭之中娶上百妇女淫乐,各种奇珍异宝数不胜数。此人还广置宅第,竟然相中考工官署的地盘,气得汉武帝说:“何不把武库占用!”东汉时外戚梁冀权重一世,其园圃不仅规模空前,而且极为豪华,梁冀夫妇常乘坐盖羽饰金的辇车游观园内,尽享人间荣华。中国历史上许多外戚恃宠仗势,把持仕途,卖官鬻爵,敲诈勒索,贪污受贿,欺压同僚,妒贤忌能,专恣弄权,宫廷中官场的一切恶行,多数能与外戚沾边儿。

用阉割过的男人作为专供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是中国古代宫廷的又一大特色。宦官又称寺人、阉(奄)人、内臣、中宦、内侍、太监等,最初是在王宫中担任看守宫门、传达命令、侍奉起居等杂役的男子。据考,东汉以前担任宦官职责的并非全是阉人,一些士人也能任宫内之职;东汉以后宦官全部用阉人,历朝相承,遂成定制。宦官虽然职卑位贱,但由于是帝王的近侍,朝夕伴君左右,对帝王的心态和喜好一清二楚,加之小心奉侍,所以一般比外臣更容易受到帝王的宠信。王连升等先生在《中国宫廷政治》一书中认为,宦官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是出于皇权的需要,是君主独裁专断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君主不胜其劳,故分事权于宦官;二是在皇权受到权臣的威胁时,就利用宦官夺其权、制其威,达到上下相维的政治格局;三是皇帝疏于政事,或人主童昏,从而把大权交付给宦官。

从历史上看,宦官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在保卫皇权、抵御外蕃和扫平叛乱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如唐代“安史之乱”后,宦官统领的神策军就是李氏王朝一支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广德元年(公元736年)西蕃入侵京畿,宦官鱼朝恩率兵迎奉代宗,抵御西蕃。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十万宣武军哗变,时任监军的宦官俱文珍在平叛中起了主要作用。太监中也不乏杰出人物,例如东汉时期的著名发明家蔡伦,永平末年(公元75年)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兼尚方令、长乐太仆等职,他为人敦厚谨慎,关心国家利益,曾“数犯严颜”,匡弼时政。唐朝的高力士,从一流浪少年遭阉割入宫侍奉女皇武则天,他在创造“开元盛世”的过程中献良策,出大力,是中国历代太监中出类拔萃的人物。高力士还一手撮合了杨玉环与唐玄宗的旷世姻缘,是他成就了杨贵妃,也是他在马嵬坡缢死了杨贵妃。明朝时的郑和身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在靖难之变中,郑和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从公元1405年至1433年,他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当然,宦官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更多的是干预朝政、专权跋扈,贪敛钱财的事例。早在春秋时期,宠臣易牙与寺人刁相勾结,公然违背齐桓公与管仲立公子昭为王的遗命,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迫使公子昭逃奔宋国。到秦代,宦官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拥立胡亥,继而又另立子婴为秦王。东汉中后期多由幼主临朝,政权旁落太后及外戚之手,皇帝成年后不甘心外戚专权,便依靠宦官屡屡发动政变,致使阉宦专权,苴茅分虎,布满宫闱。宦官有时竟到了手握兵权,迭相倾夺,朝野上下不敢与之抗衡的地步。东汉末年,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张让怂恿昏君汉灵帝刘宏设立“西园”卖官场所,公开卖官敛财;他在汉宫西苑设“裸游馆”;他僭越朝制,把自家庄园建得比皇宫还高。这个奸臣把昏君哄得晕头转向,甚至口口声声称张让为父。

唐代宦官专权的情形绝不亚于东汉。据统计,唐肃宗后凡十四任皇帝,除哀帝外,其余均由宦官废立。李辅国等扶植唐代宗即位后,公然在朝廷上说:大家都按次第坐于宫中,宫外的事听老奴处决就行了。中、晚唐时期有的皇帝和朝臣想铲除专权的宦官,但均因禁兵握在宦官之手而失败,唐文宗时的“甘露之变”就是典型一例。明代有二十四衙门,由宦官把持的司礼监居于诸衙之首,系皇帝与中央行政机构衔接的中枢部位。明代宦官在军事上有监军和统帅之权,在政治上还有“批红”之权,批答奏章,传谕圣旨。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也由宦官掌握。宦官还经营皇庄、皇店,侵夺民田,搜刮钱财,控制盐茶专卖,横征暴敛,贪污中饱。例如英宗时的王振、宪宗时的汪直、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等等,都是气焰嚣张、权倾朝野的宦官。清朝时,慈禧太后最宠爱的贴身大太监李莲英,在清宫长达52年,是清代品位最高、权势最大、财富最多、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大宦官。

宦官多在七、八岁时即受阉割,生理上介于男女之间,但一般仍要娶妻立家,养子袭封。当初净身时,被割下的阳具和睾丸由净身师存放在特备的升内。宦官多在四、五十岁时,赎回自己被阉割的东西,称之为“骨肉还家”,这是宦官一生中的大喜事,因而要像娶亲一样举行隆重的迎升接升仪式。只有“骨肉还家”,宦官才有资格认祖归宗,死后才能埋进祖坟。

古代宫廷是一国政治权力的中心,最重要的人物身居宫廷,最重要的决策出自宫廷,最富丽堂皇的场所是宫廷,最险恶难测的地方也是宫廷,最神秘的场所是宫廷,最肮脏的地方也是宫廷。国之安危系于宫廷,民之安生系于宫廷,宫廷给后世留下千千万万的故事,宫廷也给后人留出无限空间的遐想。

 

作者:刘斌 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