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兴到华为,美国企图切断中国高端产业链

2019-01-18 15:58评论关闭Views: 87

 xinpian

2018年12月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华为CFO兼副董事长孟晚舟被加拿大扣留。加拿大方面特意说明此举是“应美国当局要求”。

而当天,正是中美领导人“年度饭局”的日子。当晚,特朗普若无其事地高举酒杯,畅谈美中领导的个人友谊和贸易谈判的大好前景。

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作出裁决,批准孟晚舟的保释申请。但这位“华为的继承者兼首席财务官”需要活在“透明的玻璃罩”中,24小时接受监视。孟晚舟多年来致力于华为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集成化。2003年,她负责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华为财务组织。2007年起,她负责实施了与IBM合作的、长达八年的华为IFS(集成财经服务)变革,构建了数据系统,并在资源配置、运营效率、流程优化和内控建设等方面建立规则,成为华为持续成长基因之一。

根据引渡程序,美国自临时逮捕之日起有60天时间向加拿大方面提供支持指控的文件。加政府的法律团须在30天后决定是否引渡。被告可向上诉法院申诉。如不服上诉法院裁定可再上诉到加拿大联邦法院。最终,加拿大司法部长将决定是否引渡到美国。

这些交锋回合的时间,可能正好赶上美国国会讨论修订后的美加墨自由贸易协定,还将与美中贸易战的停火期重合。而加拿大也在努力拓展对华贸易新渠道。孟晚舟事件,令加拿大陷入两个超级大国的“夹板”中。

“抵制加货”的民粹口号很快便在中国互联网上响起。正想借严寒天气在中国扩张商业版图的著名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不得不取消了中国内地首家专卖店的开业典礼。这家店原定12月15日在北京三里屯开张。

 

5G“风口”上的绞杀

不过相比“加拿大鹅”,华为的处境要凶险得多。《华尔街日报》12月8日报道,孟晚舟遭扣押,这是美国官员十年来努力阻止华为的最新举措,他们认为后者对国家安全和美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全球优势构成威胁。美国国会和情报机构中的对华鹰派在2007年左右开始阻止华为的崛起。

华为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仅次于爱立信。在近日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中,华为5GLampSite率先完成5GSA独立组网的性能和功能的全部测试项目。华为获得的5G专利数排在全球前列。

5G产业价值巨大,更是各国必争之地。据《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测算显示,2030年,在直接贡献方面,5G 将带动的总产出将达到6.3 万亿元,经济增加值达2.9 万亿元,并带动800 万个就业机会;间接贡献更是达10.6 万亿元、3.6 万亿元和 1150 万个。高通公司认为,5G技术将会成为构建未来智能社会的基础条件。

2019年,中美日韩率先进入5G预商用阶段,5G从之前的主题向产业落地阶段跃进。在5G时代,中国有望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实现全球通信产业链上游不断向中国转移。

目前的信号塔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与传输网络中大部分语音和数据流量的“核心”系统隔离。有了5G,信号塔硬件将接管核心系统的任务。无线供应商即将把无线通信技术升级到5G,使工厂设备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都接入互联网。这意味着,此类硬件如果被武器化,就可能破坏整个网络。美国官员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命令华为暗中监视通信或使通信中断,尽管华为否认了这一指控。

而随着华为迅速成长为世界最大的信号塔硬件和相关电信设备的制造商,特别是5G风口的到来,美国把遏制华为的行动,扩大成特朗普领导下的一场刻不容缓的全面进攻。

美国国会在2012年将华为设备列入黑名单。2018年,五角大楼、国务院、商务部和联邦通信委员会等美国机构都陆续出台措施,进一步限制华为在美国的业务,并强硬劝说其盟国的无线网络运营商放弃使用华为所生产的电信网络设备。意图把中国高科技产品从美国情报系统网络中全面清除。

“五眼联盟”的联合狙击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以及日、韩等国,华为正在遭遇一场 5G 的联合绞杀。

12月14日,澳大利亚媒体爆出,“五眼联盟”成员国情报组织领导人于今年7月17日在加拿大举办了一次秘密“龙虾晚宴”,任务就是商讨“如何将华为排除出5G采购名单”。“五眼联盟”是由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五国组成的国际情报分享团体。

同一天,华为新西兰分公司CEO范岩在《新西兰先驱报》发表署名文章:无论是技术还是口碑,华为有权参与公平竞争,华为应该得到更好的对待。同时,华为在新西兰的业务并无任何“法律黑点”。这是11月底新西兰对华为发布“5G禁令”以来,华为公司首次强势回应。

自8月以来,美、澳、新、英先后对华为的5G设备技术发出禁令。8月13日,特朗普签署《国防授权法》,从2019年8月起禁止政府机构购买华为及中兴等的产品,2020年8月起还将“禁止政府从使用这些公司产品的企业进行采购”。

8月22日,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发表声明称,“已经接到澳大利亚政府的通知,华为和中兴已被禁止为澳大利亚提供5G技术。”11月27日,新西兰禁止本国电信运营商Spark使用华为的5G技术设备。12月7日,英国电信集团(BT)宣布将华为排除出其核心5G网络设备供应合同的竞标名单,同时表示将在两年内移除核心4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

日本政府12月10日在首相官邸召开网络攻击对策负责人出席的会议,以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为由,决定将“被指与中国情报机构有关”的中国通信设备巨头的产品排除出政府采购清单。不过,顾及处于改善态势的中日关系,日本政府没有对两家公司直接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指的是华为、中兴。

随后,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的软银(SoftBank)13日决定,逐步更换华为4G基站设备,转向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软银2015至2017年采购基站的金额达到767亿日元。其中,华为占206亿日元,中兴则为35亿日元。 软银在2019年春开始建设的5G基站也计划向北欧公司订货。NTT DoCoMo和KDDI两家电信公司也表示,在建设5G网络时,将避免使用中国设备。

技术冷战

多年来,华为、中兴犹如双璧,被认为是高科技领域中国民族企业崛起的排头兵和骄傲。但在贸易战爆发之初,美国便于4月份切断中兴的芯片供应链,令这家巨头公司迅速陷入停产困境,也在短期之内让中国感受到了切肤之痛,并因而转变了对待贸易战的态度。

而今,在贸易战90天谈判拉锯战的第一天,美国又拿华为祭旗。这不仅是为谈判准备筹码,更是凸显了此次贸易战实为科技战的性质。美国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保住优势,继续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上游。

4月份的时候,很多人都还觉得是因为中兴不合规而导致的结果,当时很多人还证明华为有多严谨。然而此次华为事件让许多人看到,新一轮“技术冷战”并非是针对某个企业。中国要想升级到中高产业链,就需要进行全球价值链切换。而就在切换的关键档口,美国启动了定点清除。

在中兴和华为之间,美国商务部8月份公布出口管制清单,涉及到44家机构,包括航天科工、中国电科在尖端科技领域的龙头央企。10月又将福建晋华列入黑名单,这家生产存储器的设备还在工厂调试中,就被迅速断供。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11月份再次对“301报告”进行了更新。中国的风险投资模式,也被列入其中。美国指责中国利用风险投资模式的开放性,来获取美国高新科技领域技术。而美国商务部11月19日推出的出口管制的升级版清单的征求意见,AI算法、芯片、机器人、量子计算等悉列其中。面向基础技术的管制清单升级的调研,也将被提上日程。

中国网络信息产业,几乎都是基于美国已经建立好的规范和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或者是拿来主义,或者是二次创新,缺乏长期的工匠精神和基础积淀。贸易战的现实警醒,国人不能轻易说领先,更不应妄谈超越,首先应当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学习者和追随者。

无论贸易谈判最终结果如何,中国制造都面临着美国高科技遏制战略的长期封堵。中国制造要进入中高端价值链,不能再满足于某些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必须丢掉速战速决的幻想,去迎接前所未有的“马拉松”。
本刊特约撰稿人马浩亮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