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的内部梯度与竞争

2019-01-11 15:00评论关闭Views: 160

dawanqu

“一国两制,三关税三法律三货币”,到底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障碍,还是优势?

从直观上看,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一体化。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的经验说明,跨城市基础设施的连通、人员的流动、货物和资金的调配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显示了类似的基础需求。其特殊性在于,过往大湾区内不同的体制环境代表了不同的开放程度、融入全球化分工的不同方式、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类型,客观上形成了营商环境的梯度,促成了区域内部分工和产业梯级转移。从结果来看,这种区域发展模式也是成功的。

要素聚集和互联互通

综观全球主要湾区发展的历史,都与交通节点和国际贸易紧密相关。纽约从自由港起家,先后因为殖民主体的不同,有过新昂古莱姆、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新约克等若干个名字,但一直都是贸易中心。1819年伊利运河开通,纽约港通过哈德逊河和五大湖连接,成为北美内陆市场的出口,东西交通的枢纽,北美经济发展的中心。

19世纪50年代,正当纽约曼哈顿着手修建中央公园的时候,美利坚河发现了黄金,加州掘金潮由此启动。黄金这一独有的资源,带来了采金业和冶炼业的发展,叠加港口优势,旧金山湾区雏形呼之欲出。而此时的东京还不叫东京,叫江户。1868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正式更名东京。随后日本开始培植产业,开放国门,东京湾区的资源条件得到充分发挥,发展之路由此开启。

湾区经济史说明,生产要素聚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纽约湾区最初聚集的是茶叶贸易商;旧金山湾区以掘金业起步,后来成为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拥有雄厚的军事无线电和通信技术研究基础;东京湾区的工业带能够就近获得境外进口的原料燃料,这种便利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很重要。生产要素的聚集,促进了交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短期内产生良性循环,积累了更多的人口、产业和财富。

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保险需求和融资需求,衍生出金融服务,推动了相关城市的现代金融业发展。无一例外,湾区核心城市都成为了金融中心。港口核心城市的崛起,人口的快速集中,需要其他相邻的城市提供辅助支持,形成梯次分布的产业结构,最终围绕核心城市,形成港口城市群。纽约湾区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北美知名的教育中心,还有康涅狄格州和新泽西州的工业制造业基地。在东京湾区,京滨、京叶形成了工业带,东京则主要发展政治、金融、商业、文化功能。旧金山湾区也不是高科技一统天下,还有重工业、航运、旅游、商业、金融等,北部还坐落着葡萄酒之乡——纳帕溪谷。

湾区内部,以及湾区与外部的互联互通,助推了要素聚集。要素自由组合,才能到达经济效率最高的行业、部门和企业。互联互通和要素流动的结果,使得湾区形成两个梯度,一是头部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梯度,二是在对接全球资源,以及影响湾区周边区域方面,形成辐射梯度,最终形成高度发达的城市圈。

区域分工与区域竞争

就粤港澳大湾区而言,由于制度环境的不同,短期内很难像其他湾区一样,完全实现互联互通,尤其是软环境。长期以来,香港和澳门背靠内地,成为内地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桥梁,吸引著全球的投资者、专业人才和资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要素聚集能力是内地做不到的。与此同时,香港和澳门充分发掘内地的廉价劳动力价值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产业技术和金融资源配置到内地;珠三角则以港澳作为“跳板”,获得了先进的技术、生产资金和产业能力。城市间形成了梯次分工。

所以,从要素聚集这个目标来看,虽然大湾区没有完全实现互联互通,但并没有实质影响湾区的资金、技术、人员配置,没有影响湾区的产业分工。某种程度上看,制度差异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间的分工和协作,形成了内部的梯度。目前,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珠江东岸以深圳为核心,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和创新科技产业集群,珠江西岸则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基地。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存在限度的互联互通状况,还能继续支持湾区发展吗?粤港澳湾区城市群之间已经形成的梯度是一种稳定状态吗?答案还是要回到要素聚集能力上来。

从其他湾区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和区域分工相对成熟,城市间的功能相对均衡和稳定,因为各城市的要素禀赋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粤港澳大湾区的情况不同。近年来,内地已经更深程度地融入了世界,香港和澳门的桥梁和跳板作用明显不如以前;珠三角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了,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具备全球领先水平,技术和产业转移有可能是双向的;在金融方面,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9%,高于全国均值,深圳为14%,距离香港16%的水平并不远。大湾区内部主要城市的生产要素聚集能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大湾区呈现的趋势,不是其他湾区的单核心城市格局,而是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既然是多中心,就意味着城市间的竞争,比如深圳一直在金融业方面发力,比如香港在科创短板上的布局。

城市之间产生竞争,说明不甘心聚焦在单一功能和分工上,“觊觎”其他城市的“奶酪”,推动自身产业多元化。这可能不是湾区规划者希望看到的,但是对于城市群发展未必就是负面的。1991年,芝加哥大学的Glaeser教授与其他三位学者一起,对170个美国大型城市在1956-1987年间的产业分布和城市增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在城市产业布局上,专业化也存在弊端,多行业竞争和城市的多样性更有助于知识外溢效应和动态外部性的发挥。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尤其是劳动力跨行业的自由流动,将会更大程度上促进知识的传播。跨行业知识的交流和孕育,比单个行业内部的交流更有效,更能促进城市和产业增长,对于成熟城市尤其如此。当一个城市内部某个行业的平均规模小于全国平均规模时,这个行业会呈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

这个研究并不能完全否定城市集群中的专业化分工,因为城市同类企业扎堆,除了动态外部性,还有其他因素发挥作用。但是这个研究说明,片面地强调和追求城市分工,而忽视单个城市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会在不同程度上牺牲掉知识外溢的效率,影响城市发展速度。

因此,大湾区城市之间的竞争,未必是坏事。一个多中心、多元化的湾区,可能是更快增长、更加宜居的。问题在于,如果城市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又不能完全互联互通,那么任何不能联通的障碍,就有可能被当作壁垒,用来作为地方保护,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最终影响一体化进程。

 

作者:胡斌 招商局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