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救星特朗普
美国特朗普政府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今年伊始便初露端倪。1月份,美国对欧盟进口的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开始征税。6月份,美国开始对之前曾给予临时“豁免权”的欧盟钢铁和铝制品征收关税,理由是加强国防。眼下,特朗普又通过其推特,叫嚣要对欧盟进口汽车和农产品狠狠征税。“欧盟与中国一样坏,只不过规模小一些”特朗普如是说。
坦白而言,从汽车和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上看,欧盟和美国都不乏贸易保护政策。欧盟进口美国汽车的关税为10%,美国对欧盟轿车的关税虽仅为2.5%,但对皮卡货车却高达25%。欧美之间的汽车税,似乎遵循着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规则。但在农产品方面,欧盟一直力守最后一道底线,即不让美国农产品在欧盟市场放任自流。眼下,进入欧盟的美国农产品只占其出口额的5%,大豆只占欧盟进口的10%,所以大豆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乳制品,比如乳酪。目前,欧盟对美国乳制品的关税是美对欧盟的双倍,这令特朗普很不爽。但欧盟保护自家奶农的优质产品,保护欧盟居民的消费市场,天经地义。当年商谈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TTIP)时,欧盟境内最大的反对声之一,即为消费者对农产品,尤其对乳制品包括奶农生存困境的担忧。
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欧盟对美国的贸易征税平均额5.2%高于美国对欧盟的3.5%。特朗普自然可以拿这个统计数据做文章,不过美国对欧盟的贸易平衡,今年处于顺差状态。根据美国自己公布的数字,第一季度的顺差达24亿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年来,诸如亚马逊、谷歌、微软和脸书等美国跨国公司,通过落户欧盟而实现了大幅度避税。这些活动既影响了欧盟成员国的正常税收,也损伤了欧元的稳健发展。特朗普所言欧盟的“坏”,敌不过美国公司的“坏”。
眼下,特朗普天不怕地不怕的一意孤行,造成了国际贸易链的紊乱。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不仅逼迫中国以同等力度反击,也令其它相关贸易国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但以笔者陋见,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税摩擦,或将成为欧盟的救星。事实上,此摩擦越充满火药味,对欧盟越有利。为何这么说?因为内讧加剧的欧盟,需要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唯此,成员国们方能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意识到欧盟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必要性。
2018年的欧盟,继续被难民问题梦魇般缠身。无论南北还是东西,对于是否该将“非法”难民一刀切,挡在欧盟边境之外,欧盟成员国意见分歧,龃龉不断。意大利和法国希望继续人道互助,可核心成员德国却开始反其道而行之。东欧本来就不大合作,如今东西欧之间的各种不和谐音越发刺耳。东欧成员国对布鲁塞尔的不满,除了难民政策,还有经济援助。闹来闹去,欧盟委员会决定出台金融新框架,这有可能让东欧失去大笔经济援助,也将加速东西欧之间的离心离德。
但美国带来的关税压迫,却让欧盟成员国醍醐灌顶,个个自危。原本四分五裂的心理活动,全然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美国目前的矛头主要指向德国,但今后会指向谁?这才是令人不安之事。美国去年对欧盟的1,500亿美元贸易逆差,其中有650亿源自德国(出口美国的轿车、机械和化工制品)。美国进口的欧盟汽车有半数来自德国。面对美国新关税,法国已在担心成为下一个目标,谁能保证特朗普针对欧盟的新关税,将会止于汽车?万一下一轮关税摊到食品、化妆品或者药品呢?那么法国可就中“头彩”了。所以,法国要作好贸易转向的准备。不仅法国,西班牙、瑞典和意大利,甚至所有欧盟成员国,都要作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笔者以为,这或是欧盟难得的生存良机。欧盟缺乏高瞻远瞩、同时又脚踏实地的政治愿景。一方面高唱理想,一方面束手束脚,前怕狼后怕虎,是欧盟的一贯做派。美国如此强硬征税,让欧盟倒吸一口冷气,脑子似乎清楚了许多,开始一边提高进口自美国的 哈雷-戴维森、威士忌和其它商品的关税,一边齐心协力,起草了一份与美贸易协议。协议书未得特朗普的欢心,却对欧盟有着象征意义:欧盟是一个整体,团结就是力量。
外患,从来是平息内讧的最大助力。事与愿违,特朗普或将成为欧盟的救星。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 常晖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