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将迎来供应新篇章

2018-08-29 11:29评论关闭Views: 110

xgbh

香港房屋政策,正在酝酿巨变!土地供应大辩论的展开,为打破香港长久以来的供应樽颈带来契机;随着公众咨询结束,预料最快9月可以作出初步总结及建议。10月份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将会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届时肯定会对房屋政策有所着墨,而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报告诚宜为此提供基础。凡此种种,均意味香港房屋政策即将生变。

问题是,到底怎样变?其实,林郑月娥早有腹稿;早前她宣布的新房策六招,正好让大家一探端倪——简言之,就是循供应入手,特别是公营供应方面,来纾解市民的置业需要。

详谈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过去几届特首推过什么房策。

董建华(任期1997-2005年)的“八万五”房屋政策,读者相信知之甚详,大方向就是大增供应。可惜生不逢时,不巧遇上1998年金融风暴,令此前积累的楼市泡沫爆破,甚而催生了“负资产”问题及不少烧炭自杀悲剧,所以“八万五”不得不胎死腹中。

接任的曾荫权(2005-2012年)为了救市,房策目标乃限制供应及刺激需求,包括停止居屋兴建、将主动定期卖地变为被动的勾地制等,主导思想是由市场主导楼市。措施无疑成功收效,楼价于他任内见底回升;惟美国2009年推出非常宽松货币政策,楼价竟然因而飙至天高,其做法就为人诟病造成供应断层。

梁振英(2012-2017年)以整顿楼市为竞选及施政重点,任内推出了港人港地、复建居屋、以及试行绿置居、白居二等措施,并制定了十年建屋目标;但他最为人熟悉的房策,当数俗称“辣招”的需求管理措施,分别遏抑了投机投资及非本地等置业需求。不过,市场却指这令楼市成交大减,导致楼价“干升”治标不治本。

那么,到了林郑月娥,她是怎样看待楼市?继而又将如何对症下药?

需求管理办法 难纾市民楼困

首先,自从非常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以来,香港楼价已累积了10年升幅,据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数字显示,截至2018年中的楼价指数,不单更胜1997年的高峰,翻了一番有余,而且较2008年的低位,更大升逾2.6倍。换言之,即使今日楼价能够大跌一半甚至七成,也尚不足以回到10年前的水平。倘以负担能力衡量,以目前供楼负担高逾70%计算,若要重新降回50%的较正常及较安全水准,楼价亦要下跌一半方成;当中尚未计及未来加息必会反过来推高负担比率。

可见,要真正有效回应市民的置业需求,除非真正大力出手以致楼市“崩塌”,否则根本无法令楼价“复常”,让市民可以负担。可是,如斯程度地推倒楼市,难道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不会连累按揭市场及金融体系,甚而拖垮整体经济及劳动市场?痛下“杀手”,难道就不怕“负资产”及烧炭自杀的恶梦重临?有谓“投鼠忌器”,我们诚无必要为了打击楼市而冒如此重大风险。相信任何政治人物,也没能耐及胆量担起相关政经责任。

所以,此前所有需求管理措施,都旨在挤走不适切的置业需求,而非将目标定为推倒楼市——事实上,如果将买卖印花税提高到100%、以至1000%,又或将持有物业的税项(例如差饷)大增100%、以至1000%,试问楼价不会应声坠地么?只不过,这是“不为”的问题,而非“不能”的问题。

在梁振英的“辣招”基础上,由于相关不适切的置业需求几已绝迹,额外印花额(SSD)、买家印花税(BSD)、双倍印花税(DSD)所录税款均较前大减,可以说,“寓禁于征”的目标几近达成,需求管理的道路几已走到尽头。虽然,其中肯定存在更进一步的收紧空间,尤其近期三大“辣招”税款皆见回升,惟毫无疑问,循此方向再往前走的作用实难言多,收效只怕愈来愈小——这里再次强调,需求管理措施的目标不在遏抑楼价,而在遏抑不适切的置业需求。因此,林郑月娥的未来房策焦点,已不得不转至另一条路——供应。

大增公营供应 大降公营价格

林郑月娥新推六招,正正围绕供应主题大力出手——尤其是公营供应的数量,以及公营供应的价格。

其中,引入俗称“空置税”的“额外差饷”打击一手囤货,以及修改“预售楼花同意方案”防止“挤牙膏”售楼,这两招就有助加快新盘供应步伐。至于其余四招,即分别将“新居屋”折扣从市价7折降至5.2折、改拨市建局地作“港人首置上车盘”并提供市价6.2折至7.2折优惠、改拨9幅私营房屋土地作公营房屋用、以及成立专责小组协助推行过渡性房屋计划,都是透过公营办法来调整房屋供应数量及价格。

事实上,单单依靠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市民的置业需求,这实为一个不得不承认、而又众所周知的现实;故此,改以有形之手来分配土地及房屋资源,包括增加公营房屋的数量,以及大降公营房屋的价格,才可更有效兼更直接地帮助有需要的市民上车。

不妨做个假设:如果香港土地及房屋供应得以大增,不过所有供应都属私人用途,那么,整体楼市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受累于供应增加,楼价多多少少总会下跌,但必须强调,在新盘“豪宅化”的销售策略下,正如现时一手叫价普遍逾万元一呎来看,相关供应的板块实仅限于中上价楼——换言之,唯有中上价的物业市场最受打击。

反过来,如果相关供应集中到公营房屋呢?不论是出租公屋,抑或是绿置居、新居屋、首置盘等资助出售房屋,其瞄准的必然是基层市场及中下价楼;受累于相关住屋需求得到公营的疏导满足,特别是相关价格远较市价为低,求诸私营市场的需求必然相对下降,其价格亦必然同步会被拉低,这包括一般租赁物业以至房单位皆然,相关住客(包括潜在住客)均肯定流至公营房屋里去。可见,措施必然大大有利基层和小康家庭,不单直接解决了成功上楼(公屋)或买入资助房屋(居屋等)者的住屋需要,就连其他市民亦可间接受惠于中下价楼的租售价格下调——这岂不是一箭双雕之举?况且,在“等抽奖”的期望下,市民亦无必要继续“恐慌性入市”,担心“今日不买,明日更贵”,大可以保留“弹药”等政府加推资助单位才上车,亦即“未来购买力”也可望借此一定程度地锁住。

政府现时政策,乃公私营供应比例为“六四比”;在林郑锐意加强公营供应的前提下,这个数字会否松动?她早前与传媒会晤时已主动透露,当局可考虑改为“七三比”,详情料于10月施政报告再作交代。

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普查显示,约29%人口居住公营出租房屋,约16%居于公营出售房屋,两者合计即45%居于公营房屋;私人住宅方面,则占了约53%;其余市民居于非住宅用房屋或临时房屋,例如院舍、船艇等。较诸2006年居于公、私营房屋的比例均约49%而言,显然,近年实出现了由公营转向私营的趋势。

如前所述,停建居屋固然导致公营供应减少,但公屋出现严重供不应求之窘,以致公屋轮候册由2006年的2年增至最新超过5年,不少人还不得不蜗居房——公屋供应不足,无疑才是背后的罪魁祸首。以租金中位数看,公营出租房屋的租金过去10年间仅由1390元增至1500元,惟私人住宅单位却由5100元几乎翻倍至10000元,也反映了普罗市民特别是基层人士的水深火热。

林郑针对公营房屋大作文章,恰恰判对症、下对药。

造大供应大饼 公营饼才真正大

对比新加坡多逾8成市民居于公营房屋,香港的数字的确远远偏低了。即使回至2006年,亦即公私营比例各占约半,对照2016年两者家庭数目差距逾20万,以及现时公屋兴建量每年仅1万多伙、私宅落成量亦仅2万伙的进度,不必讳言,所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要想解冻又岂能一时三刻成功?所以,将“六四比”增到“七三比”,甚而“八二比”或“九一比”之类,只是相对比例上的增加,而非实际数量上的增加,因为归根究柢的症结,还在于整体土地供应的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手头上的白米根本不够,则任凭林郑如何分配,包括将更多的米拨作公营用途,公营所得之米始终仍少,基层市民亦难免要继续挨饿;唯有将白米的总量增多,公营分得之米才可真正大增,大家才卒之可望有饱饭吃。常言道:唯有“创造更多财富”,人们才可“分享更多财富”。在土地供应及分配的议题上,道理同出一辙。今日香港之处境,正是土地资源上的“均贫”!

就如林郑公开表示,较诸其他零零碎碎的土地开拓办法,填海诚乃香港无法避免的长远选项。随着土地供应大辩论结果揭盅,料可归纳出市民心水的发展选项。不难预期,在未来尤其是《施政报告》公布之后,香港的土地供应将会迎来新的局面:土地供应大饼既必大大增加,当中,公营房屋供应也必同步大增;配合公营置业阶梯的拓阔,不同阶梯的折扣率亦见提高,基层及小康的市民必然受惠最多。

纵然,香港房屋问题积弊已久,短时间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不过,罗马非一日建成,林郑现在既已开启了重建香港楼市的新篇章,展望将来,相信香港市民的置业难题,包括“住得贵、住得细、住得挤”的窘态,当可获得相当程度的纾缓。

 

文:明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