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应”与中美科技差距

2018-08-20 13:13评论关闭Views: 85

kejichaju

美国对中兴禁售芯片一事虽然最终得以和解,但芯片所揭示的中美科技差距带给国人的耻辱感却久久难以消解。知耻而后勇,希望这一次,我们能真正进行全面检讨,对症下药,努力迈过这个坎。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美科技差距呢?是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吗?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就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而言,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在2015年也已位居全球第七位,仅次于韩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2017年则已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准。显然,从数据上看,仅以研发投入不足来解释中美科技差距还欠缺说服力。

更具说服力的原因恐怕还需深挖。我们先从身边能观察到的现象说起。过去几年,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了大量补贴资金,希望通过补贴来培育市场并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准,几年过去了,一片表面繁荣之下,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仍然寥寥无几。而补贴政策稍一收紧,各种骗补的企业如同涨潮中的裸泳者,潮水一退随即暴露。联想起数年前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历程和无锡尚德公司的教训,我们每一次以“弯道超车”为目标的资金投入大跃进,结果换来的都是一地鸡毛。一叶知秋,研发经费分配不合理、投入效率低的问题恐怕已不需要再证明。

这就需要我们回到管理学的常识上来。这个常识就是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牛鞭效应指的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指信息流从最终用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在我国现行国家治理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通常情况下,当中央认为某一领域需要发展时,只要出台政策,给出信号,为了表现政绩,省级政府就会加码跟进。同理,地市级和县级政府又会在省级政府加码基础上进一步加码跟进,于是政策层层加码,各路人马纷纷跟进,浑水摸鱼,结果便是“一放就乱”。紧接着,中央为了治理乱象,开始出台收缩政策,省级政府为了避免追责,加码紧缩。再往下走,地市级和县级政府基于同样的原因再进一步加码紧缩,结果政策到了基层,就成了全面治理整顿,形成“一收就死”局面。于是,一放一收,形成了典型的中国式政策周期。

中国式政策周期意味着,如果谁能在中央开始出现宽松信号时迅速跟进投入,而开始有了紧缩苗头时赶紧卖出离场,然后再等待下一个周期的到来,谁就可以获取超额收益。于是,家家盯着《新闻联播》,人人研读《人民日报》,先知先觉者引来随波逐流者,全国人民搞投机,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其短期后果无疑是投资低效、低端产能过剩。而其长期副作用则是带坏了社会风气,导致“逆向选择”问题突出,骗子横行。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P2P、私募股权投资,哪一个领域的发展不是因此而走入乱局?!

中美科技差距的深层次症结恐怕就在这里。当上面用名利做诱饵,意图带领大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时,下面的官员、企业、学者直至普通百姓打的却全是套利的主意。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客观存在并因层级太多而加重时,套利者往往因具有信息优势而成功,而上面得到的却不仅是失去了诱饵,还有满地狼藉。有良知的人不屑为伍,踏实苦干的人得不到经费支持,投机的人却鸡犬升天。人才称号一大堆,天下文章一大抄。这就是我们今天科研的现实。不根治这一点,经费投入再多,再集中力量也办不成科研这个大事,中美科研差距只会越拉越大,我们终将定格为“山寨”之国。

盛世又危言,国人当自强。

 

 

作者:李建良,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