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还能热多久?

2018-06-20 11:02评论关闭Views: 108

rencai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用电影《天下无贼》的这句经典台词,来形容目前如火如荼的“抢人大战”再合适不过了。临近大学毕业季,从去年就打响的人才争夺战,已经趋于白热化。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几十个二三线城市纷纷“入场”。

各地“抢人大战”三大法宝

从去年开始,中国内地许多城市陆续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作为中国高校最多、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武汉却一直苦于留不住人,人才大量外流。去年6月,武汉市推出“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提出“落户敞开门、就业领进门、创业送一程、服务送上门”的口号,打响了“抢人大战”第一枪。随后,长沙“人才新政22条”、成都“蓉漂计划”、济南“人才新政30条”、重庆“黄金10条”等等纷纷出炉。到了今年,“抢人大战”愈加轰轰烈烈,甚至蔓延到东莞、佛山、潍坊等三线城市,成为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各地为“抢人”而开出的优惠条件大同小异,最常用的是办理落户、购房租房、就业创业三大法宝。至少20多个一二线城市先后出台包括解决户籍、提供租房购房便利条件、支持创业等吸引人才的新政。

3月23日,西安市公安局宣布,全国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新政宣布当天,西安就迁入8000多人。今年一季度,西安市迁入近24.5万人(其中本科以上就超过8.2万人),对比2017年一季度的26130人,同比增长了近10倍。郑州对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实行“零门槛”落户。截至今年2月初,各类人才落户数量就已经接近去年人才落户总量半数。

武汉的人才新政中,“毕业生租房买房打八折”格外抢眼。当地建设和筹集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他们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租到租赁房,规定大学毕业生留汉工作收入不低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平均水平。目前,武汉已经推出了超过7000套人才公寓,大学生经在线申报、审核、选房等步骤后,即可拎包入住。一套47平方米的单人间每月租金仅为1700元左右。长沙宣布未来5年计划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对本硕博毕业生给予0.6万至10万元不等的租房、生活和购房补贴。

提供贷款和启动资金,帮助人才创业,是另一个重要手段。石家庄提出,毕业5年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可申请最高8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海口则出台政策,经评审通过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一次性给予启动资金30万元。

武汉、西安都是高校资源相对集中的大城市,根据当地教育部门公布的大学毕业生数据,前往广东、北京等地就业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本地就业、创业比例则在不断提高。

从“民工荒”到“人才荒”转变

这一轮“抢人大战”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其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特殊风向标。“抢人大战”并非在中国首次上演。南开大学副教授薄文广指出,过去“抢人大战”主要是春节后各地高薪“抢工人”,尤其是有技能的熟练工,他们是为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加工厂流水线生产服务;现在则演变为各地争抢以大学生为代表的智力资源。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包括人口红利、廉价土地以及资本投入等拉动高速增长。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很多城市开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划中多以信息技术、娱乐等产业为主,这对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指出,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经济增长奇蹟,人口红利的作用可谓居功至伟。随着劳动人口的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水平的提升,因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绝对数量下降、抚养比上升造成的人口结构缺陷将得到有效弥补,从而形成人口和劳动力“以质量换数量”的新的红利机遇期,人口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人力资本红利”。人力资本的创新性是带来更多可能并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到2016年,中国拥有高中与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规模超过4亿人,较2000年增加了近3亿人。

2014年,中国16-64周岁的适龄劳动人口首次出现下降,较2013年减少了113万人,此后更是连年下降。这标志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与人口红利的衰减。与此同时,社会正呈现出日渐严重的老龄化态势。2016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所占比重已经达到10.8%。而当前参与“人才争夺战”的一二线城市的不少地方均已呈现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人口老龄化特征。2016年,北京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24%,上海为20.6%,成都为14.5%,武汉为13.7%。适龄劳动力成为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珍贵资源。

付一夫指出,当前已进入白热化的城市抢人大战,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本红利”的争夺。毕竟,依托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带来的只是城镇短暂的繁荣,而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才是带来更多可能并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北上广,逃离还是回流?

“逃离北上广”,是近些年来一句流行口号。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之下,一些年轻人选择离开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然而,“逃离”的人群不少人后来又选择“回流”。相比大城市来说,中小城市里人际关系的盘根错节、竞争环境的不公平以及筑梦空间的缺失,都是导致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一线城市不仅就业创业机遇较多,而且环境相对完善公平。

武汉市招才局一位官员说,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大学生群体毫无疑问将成为创新经济的主体。为什么独角兽企业都聚集在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因为那里聚集了大量高素质、善创新的大学生。如果说过去经济增长驱动因素主要靠投资与外贸,那么现在和未来都要靠人才与创新。

本轮抢人大战,一线城市都未缺席。3月21日,北京发布《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提出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符合条件的来京工作人员可快速办理引进手续,包括科技创新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体育人才、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人才、金融人才、高技能人才,以及教育、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健康等专业人才等。3月26日,上海举行了一场“人才工作大会”,推出《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以直接办理本市户口,并在租房、购房、经费保障、养老及医疗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

不过,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的抢人层面存在很大差异。与二三线城市的“零门槛”相比,一线城市要严格得多。上海的主要引进对象是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高峰人才;而能在北京直接落户的至少得是个创投基金高管。因此,虽然京沪两位重量级选手入场,但不构成对二三线城市的竞争。

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也开始扭转单纯严控人口规模的思路。去年年底,广州市社科院的研究发现,大城市应正视城市规模效益,要为未来储存更多人口、人才和年轻人,从“控制人口”向“争夺人口”转移。因此,广州在今年2月新出台的城市规划中,将常住人口规模从“控制在1800万内”修改为“2000万左右”。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指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众多二线城市都在积极抢夺人才。但是抢到之后能不能留住他们,这并非地方政府仅靠大把撒钱就能实现的。当下,这些社会的中流砥柱需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一处安身立命的居所。

专家表示,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将推动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但引进人才也必须跟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和楼市调控政策结合起来,要避免人口短期急剧涌入,超过城市的承载力,出现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缺的问题。住房、户口等优惠政策确实能够吸引人才,但也要进一步完善机制,让人才真正拥有实现梦想的舞台、发挥价值的空间和公平公正的环境。

香港推出人才“特快专线”

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说,人才是发展科技的重要关键,全球面对科技人才荒,现在都有强烈的诉求,所以香港必须要拆墙松绑。《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可以简化以及缩短入境申请手续,填补本地人才短缺的同时,并兼顾到培育本地的人才。

据了解,该计划将以先导形式推行,为期三年。首个运作年度最多将输入1000名科技人才。参加该计划须持具有特别认可性的大学所颁授的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学科学位,即相关学科排名世界前100的大学所颁授的学位。持有硕士或者博士学位的申请者无需工作经验,持有学士学位者则必须具有至少一年在科技领域的工作经验。符合资格者,最快四星期可完成审批及批出工作签证,大大缩短流程。

在引入内地及海外人才的基础上,香港计划在引入机制上充分考虑到外部人才带动本地人才的培养方式。《科技人才入境计划》要求聘人公司要采用“3拖1+2”的模式,也就是说,在这个计划之下,科技公司每聘用三名非本地的人士,一定需要增聘一名本地全职的职员,以及两名本地的实习生,从事与科技相关的工作。

目前,仅数码港就汇聚了逾千间从事数码科技的初创公司和跨国企业,其中超过250家从事金融科技,亦有不少公司从事数据分析、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相关方案的开发。这一“抢人”计划得到了创科业界的欢迎。

 

抢人还是卖房?

对于人才争夺热潮,还有另外一种冷思考。纵观各市的“人才新政”,住房都是其中最核心的关键词之一。在楼市严控的环境中,新年以来,多地密集发布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主要围绕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和人才购房新政为主,要点在于放松落户约束,配套出台租房落户、松绑人才购房,特别是以发放补贴的方式吸引落户者购房。尤其是,一些三线四线城市也加入到抢人大战,人才标准也开始一降再降。因此,有观点认为,所谓人才新政,目的不是为了人才,而是为了吸引购房者,为楼市限购政策曲线松绑。

重庆大学教授马智利指出,人才新政确实可能实现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方面能解决城市产业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扩大购房人群,有利于补充因限购导致的市场需求急剧萎缩,避免引起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近期多个城市的人才与落户新政与房地产政策放松、与楼市发展无直接关系,但与地方政府抢人、圈地有关。外地人落户加速、人才类门槛降低后,有助于增加购房需求,但很多外地人暂无购房能力。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的抢人大战,并不能立即转化成楼市中的购买力。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主管蒋尚礼也指出,幅度有限的限购“松绑”不能大幅度改善市场下行现状,全国房地产市场将进入深度调整期。目前来看,限购、限贷等对市场渗透仍深远,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将难以出现明显盘活迹象。
作者:马浩亮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