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现象”给台湾政治的启示

2018-05-28 11:53评论关闭Views: 3321

houyouyi

正当台湾蓝、绿等各党派在为年底的县市长换届选举摆开架势奋战之际,政坛上豁然出现一个不同凡响的景致,触发党派、政客、学者和媒体议论纷纷,堪称奇观,这就是“侯友宜现象”。

侯友宜为何方神圣?他,1957年生于嘉义县朴子市,“中央”警官学校刑事系毕业后当警察,早年曾负责策划一清专案扫黑行动,亦曾侦破多起重大刑案。2003年6月任“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长。2006年1月,不到50岁升任警政署署长,成为台湾史上最年轻的警政署长。2008年转任“中央”警察大学校长,是台湾警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2010年12月,应新北市首任市长朱立伦之邀,出任新北市副市长。2015年10月,朱立伦参加“总统”大选期间,曾代理新北市长3个月。今年2月,他辞去副市长一职,宣布投入年底新北市长选举。

蓝绿关键一役,“抢夺”新北市

岛内评论指出,年底市长选举蓝绿之战,新北市是关键一役,即使并非有史以来最激烈,却是蓝绿最具象征意义、能够牵制国民党、民进党全局的对决战,且将牵动2020大选。在台北市,两党都难以推出有含金量的“领头羊”,素人柯文哲已然连任在望。因此,蓝绿于新北市之战的影响力将大幅超越台北。新北是国民党目前唯一执政的直辖市,丢了新北可能成灭顶之灾。反观民进党,掌控台北市无望,若无法夺回新北市,加之蔡英文政府民望低下,困扰重重,2020大选能否连任,难免被打上问号。

选举策略,不蓝不绿

侯友宜表示,之所以投入选举,是看不下去台湾蓝绿对立恶斗、内耗。他参选“只做自己”,只看是非黑白,不分颜色,希望能让台湾团结在“对的事情”之下。

初选期间,侯友宜主打市长朱立伦任内公托、托老、动健康、三环三线等各种软硬件建设,强调好政策要延续,接棒后会做得更好。竞选团队也多半“朱规侯随”。但侯友宜毕竟不是朱立伦,侯充分发挥自己草根、庶民的特色,闪耀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素人光芒。

在电视政见发表会上,侯友宜以“安居乐业”“新北转大人”“城市光荣感”作为3段主轴,折射出7年来副市长任内对于新北市的深厚感情,搭配着相关照片与有力的手势,具体描绘他当选后将如何建设新北市的构想与愿景。他坦言,来新北市后,从扫荡色情、违法网咖、赌博性电玩,到拆除八大行业,“被骂到没有一项好处”,但他不后悔,能做对的事,他一定坚持,若当选他会用同样的勇气跟魄力推动市政。

当了七年副市长,曾经遭质疑,得罪很多人,面对选举是否有压力?侯友宜回答,台湾需要朋友不需要敌人,错的事情才是敌人,对的事情都是朋友,他永远对事不对人,做事情理法兼顾,不会不近人情、不讲义理。

党内初选时,参选人周锡玮找侯友宜作政策辩论,侯回避了。不是害怕对手长于口才辨给、言词犀利不敢应战,而是侯友宜明白,辩论过程,攻防之间,彼此难免受伤。目前台湾六都当中,国民党仅剩新北一都,作为蓝营最后堡垒,如果失守,就不是“断手、断脚”的问题,而根本是直接“断头”。因此,不论蓝营最终推出的参选人是谁,初选过后必须团结,一旦党内出现“初选裂痕”,正式选举将大大不利。况且,该说的,平时也可以说,无需透过辩论才说。鉴于此,侯友宜在整个初选过程中,从未出言伤及其他参选人。而面对民进党的新北市参选人,侯友宜一定愿意与之辩论,该战就战。

有朋友建议侯友宜发动支持者,为其广泛宣传。他摇头称,现阶段在拜访议员等活动当中,把要做的事跟市民报告,这方式就足够,初选阶段不要给朋友带来困扰,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选民认识他,这才最重要。

媒体询问侯友宜怎么挑选幕僚?他说,大部分是市府前团队的年轻朋友,平均年龄不到30岁,就跟着我出来一起打选战,年轻人有想法有梦想,就让他们有感去作梦,我们来帮他们实现梦想,为市政府而努力。他感性地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参加选举,只想踏踏实实做事,希望大家能给他机会,让新北市更进步、更安居乐业。

侯友宜辞去副市长,表态参选2018年新北市长,证明他在参选时行政资源的公平性。文化大学广告系主任钮则勋表示,侯友宜此举,让党内外的对手恨得牙痒,却也不得不为其称赞。加上本身的铁汉形象,都为侯友宜的政治能量加分。

有报导指出,侯友宜虽是参与地方选举的初哥,但他淡化政党色彩,跨越意识形态,忠诚服务社会造福市民的诉求,完全不同于政客传统模式、独特的选举姿态,不断赢得蓝绿选民的好感。辞官投入党内初选后,奔走于议员之间寻求支持,其声势大涨,被民进党新北市议员称为“最强的对手”。连民进党大佬、前副“总统”吕秀莲都承认,“朱立伦与前副手侯友宜,在新北市8年确实做得不错,民进党要戒慎恐惧”。

绿营频频打压抹黑

一个时期以来,绿营频频以陈年的“郑南榕自焚案”,质疑侯友宜当时的执法问题,恶意将侯友宜塑造成迫害郑南榕的主谋形象。蔡英文选战操盘手、“总统府”秘书长陈菊的大将陈金德扬言,虽然三十年前侯友宜只是警官,但是三十年后要出来参选,就必须对当时的“奉命行事”给个说法;“行政院长”赖清德也跳出来,在“言论自由日”研讨会致词中,竟然加上一句,因拒捕而自焚的郑南榕,就是“国民党政府派侯友宜去逮捕的”。郑南榕基金会则发新闻稿称,侯友宜最应当受到批判的,是将郑南榕的家属牵扯进来;郑南榕女儿批侯友宜,指回避面对过去才是二度伤害。在绿营眼中,侯友宜仿佛已成为该事件的首恶。

对此,舆论界很不以为然。前“立委”孙大千在脸书表示,明明要选出的是带领迎向未来的县市首长。为什么要三不五时的翻出一大堆陈年往事,来进行政治考核?还要交待当时的内心世界,“这样做会不会太扯了一些啊?”用“郑南榕自焚案”来苛责侯友宜是不公道的。事件发生时,侯友宜只不过是中山分局的刑事组组长,一个奉命行事、执行勤务的中阶警官,要他负起什么样的政治责任啊?

新北市府前副发言人叶元之调侃道,陈菊、赖清德想要介入国民党初选,也不需要这样来“消费”郑南榕吧!有这么怕侯友宜吗?郑南榕事件发生时,掌权者是李登辉,民进党不要发号施令的人“给个说法”,却点名听命行事的基层执行者,这是哪招?

“总统府”前副秘书长罗智强说,绿营拿“郑南榕案”攻撃侯友宜,这样的攻击有道理吗?绿营人士责怪一个听命行事的刑警,却拥抱当时发号施令的人,不觉得自己人格错乱吗?绿营想把侯友宜比喻成纳粹的底层成员,尽管听命行事,依然被判有罪,那显然李登辉就是希特勒了,绿营为什么要拥抱希特勒呢?

《联合报》黑白集指出,今年“言论自由日”格外热闹,主角除了郑南榕,还多了个侯友宜。郑南榕基金会董事长许景河指侯友宜“逼死郑南榕”,郑南榕家人则说侯“二度伤害”,连赖清德都点名侯友宜是当年负责逮捕郑南榕的人。奇怪的是,侯友宜在警界“三级跳”,正是受到民进党政府的拔擢。侯友宜升任警政署长时,“行政院长”是苏贞昌,副院长是蔡英文,郑南榕的遗孀叶菊兰则是代理高雄市长。当年他们同在政府共事,不曾听说民进党有人谴责过侯友宜,如今的围剿又从何而来?原因无他,当年侯友宜确是“警政英雄”,而今却是国民党提名的新北市长参选人,是民进党最强劲的对手,当然必须对他下重手。

对于绿营的无理质疑,侯友宜接受媒体专访时豁达地表示,“郑南榕自焚案”是一场“不完全成功的救援”,对关心此案的人,他都理解、包容、尊重,谢谢大家关心。侯友宜心里明白,他所以受到赖清德们的“关注”,是因为选举。现在台湾民粹泛滥,蓝绿互相指责,政治人物指鹿为马,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赖神”会讲出这样的言论,毫不出奇。
直面正蓝”的质疑担忧

初选阶段,侯友宜就不断面临党内“正蓝”的质疑。参与初选的金介寿批评,前副市长侯友宜去年11月在市党部党庆活动上拒拿“国旗”,没资格代表国民党参选。在电视初选辩论会上,金介寿还询问侯友宜,是否曾提一个皮箱找扁嫂吴淑珍?1996年民进党前“立委”彭绍瑾被砍杀,时任台北市刑警大队队长的侯友宜,有没有在破案压力下,要求帮派交人等。

媒体披露,国民党内对侯友宜的质疑,还包括“蓝皮绿骨”“陈水扁拔擢”“319枪击案”、初选“闪躲对手、拒绝辩论”等。民调之前,侯友宜与国民党12位年轻议员参选人所组成的“蓝色新力量”开了一场记者会,被许多党内人士暗讽“剑指‘党中央’”,侯将取代吴敦义,成为蓝营新共主。

初选揭晓,侯友宜因事先答应赴新北市议会党团记者会,因而未能亲自出席市党部的“大团结”造势会,又被蓝营部分支持者质疑,面对这场选战,侯友宜是“为自己找政治舞台”“延续朱立伦执政”,或者“为国民党攻城掠地”?

2004年大选前的“319事件”,时任刑事局长的侯友宜因为负责侦办“两颗子弹”的案件“有功”,升任为警政署长,被蓝营骂得臭头;2008年政党轮替后,侯友宜卸任署长,连警大校长的位子都没了,是2010年当选新北市长的朱立伦,延揽侯友宜担任副市长,他才“正式踏入政坛”。由于侯友宜是绿营执政时升官,蓝营掌权时落魄,正蓝圈子有人不免对他的忠诚有所疑虑。

凡此种种,侯友宜全部采取冷处理。他说,自己内心坦荡荡,接受大家的检验,社会自有公评。

社会舆论则为侯友宜愤愤不平。孙大千感叹,侯友宜到底是招谁惹谁了,不过是要参选个新北市长,怎么就忽然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了。对于“319枪击案”,政府和民间都动用了大量的资源和专家进行调查,仍然无法真相大白,居然被说得好像也都是侯友宜的责任一样。侯友宜明明是靠着出生入死、表现优异而被长官不啻拔擢,也要被影射是提着皮箱进入官邸买来的。连参加国民党党庆活动时,有没有拿党旗和“国旗”,也要被拿出画面重播,放大解读一番。

孙大千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主流新兴选民其实早已完成进化升级,只剩下后知后觉的政治人物仍在原地踏步。如此赤裸裸的霸凌,只会不断地累积侯友宜的政治能量,而这些自以为聪明的政治人物,却是扮演了侯友宜“最佳助选员”的角色。

《中国时报》笔震在专论中严厉批评,有人以负面抹黑的方式选举,屡屡说“很多基层对侯有蓝皮绿骨的质疑”“不能接受不蓝不绿的人”。侯友宜忠心耿耿在朱立伦身旁服务七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任何一个理性、环抱正能量的人,都不应在没有任何证据下行如此严厉“不忠”“颜色不纯”的指控。这与某些绿营人士,成天质疑台湾人民“不爱台湾”的猎巫行径,有何不同?

侯友宜的政治色彩可否“跨越蓝绿”,台北市长柯文哲则认为,侯友宜是警察出身,军警本来就没分蓝绿,谁执政就听谁的,比较像是常务官,所以侯友宜“不是跨越蓝绿,而是没有蓝绿”,这点至少不扣分。
柯P印证侯友宜现象

岛内舆论指出,“打破蓝绿”这样的诉求并非今日才有。过去20年,随着蓝绿对抗给台湾的伤害不断增加,第三势力的呼声从不曾间断,但台湾的政治仍然被蓝绿两大党所把持。不过,当前的政治氛围已不同于以往,特别是2018年的县市长选举与2020年的“总统”大选,打破蓝绿的可能性正在快速增加。

一个最明显的指标现象,就是台北市长柯文哲人气居高不下。虽然柯文哲在市议会受到蓝绿议员的夹击,但是柯文哲不管在和国民党候选人一对一的选战,或者民进党加入后的三抢一战局,都遥遥领先。柯文哲的魅力从何而来?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成为社会大众“打破蓝绿”的希望投射点,大家受够了蓝绿对抗带来的这20年焦土般的磨难。柯文哲虽然常失言,领导团队也频有争议,但这些在社会大众“打破蓝绿”的高度期待下,都成为可以容忍的缺点。而柯文哲自己也标榜打破蓝绿,即便没看到有多么具体的作为,可单单这一宣示,对于台湾政治“新的可能”就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柯文哲挟著高人气,民调始终位居第一,气势压过蓝绿参选人。“第十二届两岸和平论坛”在台中登场,东海大学政治系主任胡祖庆以“柯文哲因素对台湾处理两岸关系的影响”为题进行演讲。他表示,柯文哲“两岸一家亲”的论述,获得超越地区的拥戴,他的影响力将成为2020年大选之重要变量,甚至有可能成为台湾的马克龙(现任法国总统)。目前民进党支持度持续滑落,国民党也不见起色,在蓝绿这种态势下,柯文哲的“白色风暴”尤其引人关注。胡祖庆认为,柯文哲不仅民调领先,“好感度”更超越蓝绿领导人,影响力扩及两岸关系领域,不可小觑。

资深媒体人黄暐瀚在《ETtoday新闻云》中表示,其实柯文哲可能更希望绿营推人一战,唯有如此,才能真的“一次击败蓝绿”,证明自己“最大尾”的身价与能力。柯文哲在“左拆公投盟,右打八百壮士”后,已建立起“不蓝不绿、白色力量”的中间形象。中间选民、年轻选民、浅绿选民、浅蓝选民,都是柯P的基本盘。台北市一向被视为“全台最蓝、铁板一块”,打着“两岸一家亲”的柯文哲,看在蓝营选民的眼中,简直比“同志还同志”。

民进党高层之所以对柯P不敢直接切割、公然宣战,就是因为若搞到柯P愤而参加2020“总统”大选,小英几乎就注定成为台湾民主化以来的首位“一任‘总统’”。而柯P之所以继续黏搭小英,则是因为柯P理解“不蓝不绿”的中间路线,仍旧具有厚实的民意基础,如果与小英也画划清界线,那就不符合不蓝不绿的形象。换言之,小英与柯P各取所需,不敢完全撕裂的确符合双方利益。

其实,绿营也出现了不蓝不绿的政治人物。民进党执政的台南、高雄市完成了党内初选,分别由“立委”黄伟哲与陈其迈以相当的差距胜出。两人有个共通点,他们是民进党内少数不避讳上偏蓝政论节目的实力派人物。有评论强调,这点很重要,甚至很关键。由于在偏蓝政论节目上论述,不能采取绿营同侪在偏绿政论节目惯用的偏激、极端方式,长期下来,反而成功地在泛蓝选民心中塑造温和、理性的形象,这对争取浅蓝、中立选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陈其迈以35.9%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赵天麟,但不表态的有33%,不能说非常符合上述假设。而黄伟哲以41.58%,胜出另一派势力集结力挺的陈亭妃(28.17%),不表态的仅有15%,可见黄伟哲在绿营支持者之外,也囊括了大量色彩倾蓝或中立的支持者。民调证明黄伟哲能吸纳中间和浅蓝的票,几乎笃定可以在“蓝绿通吃”的优势下,取得台南市长选举的绝对优势。

不蓝不绿将成主流民意

4月6日,国民党新北市长初选民调公布,侯友宜支持度大幅领先其他对手,确定代表国民党决战2018新北市长选举。在对比式民调方面,国民党锁定民进党最强的前台北县长苏贞昌,结果侯也以平均约20%的差距完封对手。

“输了就是输了”,周锡玮展现风度表示:新北市是全局指标性龙头选区,打赢民进党是极大挑战,“放下过往的一切,国民党一定要团结”,第一时间宣告全力挺侯,让新北完成整合、一致对外。周办随后发新闻稿表示,周锡玮将信守承诺不会脱党参选,做一个具有高度、风度及气度“三度”的人。另一参选人金介寿表示,祝福侯友宜胜选,他也不会脱党参选。

侯友宜强调,初选胜出觉得责任更重大,未来选战非常艰辛,但一定全力打赢这场选战,目标是当选市长、议员席次过半、里长大幅胜选;他将拜访周锡玮和金介寿讨论未来如何合作。他说,从台北县到新北市,大家齐心齐力让它不断蜕变,他愿带领大家创造新北成为光荣城市,让新北市越来越好。

有论者分析,时势已让侯友宜在赢得初选后,站上蓝军先锋角色,面对绿营倾全党之力助选,新北市长一战,已不是侯个人人生第一场选举那么简单,蓝绿在新北过招的每处机锋,都可能牵动整体选举气势。

在“总统府”秘书长陈菊登门游说、蔡英文亲自征召之下,苏贞昌已确定作为民进党新北市长候选人,挑战国民党新北市长参选人侯友宜。对此,侯友宜办公室回应说,看起来民进党是使尽洪荒之力了,侯友宜会继续努力把事做好。这将是一场决战,鹿死谁手?悬念十足,扣人心弦。

不过,论者认为,国、民两党高层大概都有一个认知:那就是不蓝不绿会继续在2018年发酵,也比较符合社会期待。不蓝不绿所代表的是对于执政党不满的赌烂票,也是中产阶级与更年轻的8年级生都可以接受的路线。但对于两党高层来说,即使这是一个对的选战策略,若真要实施必然遭到正绿与正蓝的威胁与反扑。

绿营高层知道有这样的困境,因此他们乐见的折衷方案,便是推出浅绿与温和的市长参选人,最近刚从初选民调中出线的市长参选人台南黄伟哲与高雄陈其迈便是如此。国民党其实也有一个可以同时满足正蓝与不蓝不绿的市长人选——韩国瑜。虽然外省二代在高雄选市长势必陷入苦战,但韩式的敢言与妙言绝对能吸引许多隐性选民。蒋万安也是这种正蓝与不蓝不绿支持者都可以接受的绝佳人选。

“侯友宜现象”给人的启示

不少论者认为,岛内主要政党接班梯队的人选,不仅对阵营内部权力竞合、派系消长有意义,对台湾民主发展过程,更有不容忽视的面向,需要认真关注。尤其从侯友宜的崛起——党内、党外遥遥领先对手的“侯友宜现象”,其背后代表的涵义,值得深入探究。

新北市幅员广阔,人口众多,中南部北上打拼、定居的不在少数,等于是台湾的缩影,侯友宜能在民调大幅领先,证明他淡化蓝绿色彩,能争取到中间选民,是正确的路线。

前“总统府”副秘书长罗智强表示,选举素人侯友宜初试啼声顺利胜出,足证他不分颜色、市民优先的“单纯力量”,在民进党执政失利下深获民心,俨然成为超越蓝绿的新天王。华夏科技大学商管学院院长高哲翰进而指出,侯友宜乡下小孩出身,极为一般的家世,市井话语特色,加上警界英雄形象,“不蓝不绿”的行政风格,近似柯P的政治素人属性,预料不但能赢得新北市长宝座,未来可望成为蓝军共主,带领蓝军夺回执政地位。

评论分析,从侯友宜到黄伟哲,给台湾政治的启发是什么?或许可以简单归纳:2014年“柯文哲现象”异军突起,代表选民对蓝绿激化的厌倦。2016年蔡英文当选“总统”后,施政无方,以“转型正义”为名,追杀军公教、清算国民党,到日前二二八“独派”青年到慈湖陵寝泼红漆,整个社会陷入蓝绿更加撕裂,对立更加恶化,令选民深恶痛绝。所以,台北市长柯文哲,市政建树不见得有多亮眼,但他超越蓝绿的“白色”力量,却仍吸引多数选民支持他。也因此,侯友宜与黄伟哲,能在民调中完胜党内同志与党外对手。

在蓝绿对抗的思维中,台湾养成了一种“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论事习惯。在听一个人的意见之前,必先审视这个人的“颜色”,党同则合,党异则伐,不仅把社会带进了理盲滥情的恶性循环,也让人民的情感不断地被撕裂,使整个社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蓝绿恶斗”的乱象不立即破除,台湾衰败的险局就在咫尺。

评论强调,台湾社会应认真反思“统独”对立的恶果,积极寻找解决之道,让社会回归理性。经过民进党两度执政,“台独”基本已经是假议题,无论个人或政党,激进言行的背后,都是出于政治策略的需要,也就是选举利益的需要。选民不需要分蓝绿,柯文哲自称墨绿却主张“两岸一家亲”,可称“非绿非蓝、既绿亦蓝”。进入新时代的两岸关系,不应再陷于“台独”假议题。民进党、时代力量、国民党、新党加在一起,党员数不会超过公民数的5%,台湾没有必要再被蓝绿政党绑架,要把选票投给能让台湾人民过好日子、能稳定两岸关系的政治人物,台湾才能走出蓝绿恶斗泥淖,走出新路。
文 方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