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北斗导航产业商机呼之欲出,专访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裴凌

2018-05-08 17:23评论关闭Views: 153

beidou

编者按:《东方财经》近期将推出新经济产业专栏,刊登国内新经济产业系列专访文章,以此致力于传播中国新经济产业前进步伐信息,引领新经济产业投资方向,助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北斗导航系统催生了一个新产业

《东方财经》:首先感谢裴院长接受我刊专访。作为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一直备受国内外关注,3月30日我国又发射了北斗三号第七、八颗导航卫星,请您先介绍一下我国北斗卫星的建设计划和进度。

裴凌:20世纪后期,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即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北斗三号系统,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使用者提供服务。
2018年计划发射16颗左右北斗三号中地球轨道(MEO)卫星和1颗北斗三号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年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东方财经》:是不是可以说,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北斗导航系统催生了一个新产业?

裴凌:是的,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信息数据80%以上与时空相关,北斗导航系统正是时空信息的基础。卫星导航产业已被列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根据《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整个卫星导航产业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北斗产业产值贡献率达60%至80%,总产值达2400亿至3200亿元,产值佔比最大的北斗大众领域预计将高达2000亿元,年複合增长率超过20%,新增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北斗导航产业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名片

《东方财经》:相比较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有哪些后发优势?

裴凌:根据中国北斗“三步走”的规划,借鉴GPS、格洛纳斯和伽利略系统的优点,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形成了北斗的独特优势。一是星座设计上,採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信号设计上,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功能设计上,北斗系统创新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即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东方财经》:北斗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何意义?能否像“中国高铁”一样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名片?

裴凌:面对卫星导航产业的国际竞争压力,我国的北斗系统建设会坚持“技术国际化、应用大众化、产品融合化、服务产业化、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方针,加快推进北斗全球化、与GNSS实施兼容互操作的步伐,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北斗兼容机的标配化部署行动,推动北斗“一带一路”稳步走出去行动计画,促进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和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随著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2018年,北斗全球系统将率先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未来,行走的北斗系统不仅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还将更精准、更优质、更可靠地服务造福全人类,成为“世界的北斗”。

 

北斗导航产业对国内其他产业发展将产生的影响

《东方财经》:产业界普遍关注的是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界带来的影响,请您从民用产业和军工产业分别做一介绍。

裴凌:自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区域服务以来,北斗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至2017年我国北斗产业(含其他GNSS产品)的总产值,业已超过2500亿元,为2012年总产值的3倍左右。
在民用产业方面,经过五年的商用培育,北斗关键器件与终端集成大部分实现国产化替代,技术与价格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未来三到五年内,北斗系统将先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进入泛高精度应用领域,将出现更多的新兴商业模式。随著北斗“标配化”政策加速落地与大众消费领域应用的兴起,预计2020年北斗民用市场规模将达2000至2800亿元,以精准农业、测绘为代表的行业高精度应用与消费级车载导航将成为北斗成长最快的两大细分领域。

此外,北斗产业已进入整合高峰期,行业格局将持续改善。2020年将基本建成主体功能完备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我国各领域主要业务需求,基本实现空间信息应用自主保障,形成较为完善的卫星及应用产业链。

在军工产业方面,我国的军备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提升很快,重点武器装备型号进入批产期。北斗作为中国自主可控标杆性系统,是国家时空信息的基石,战略价值凸显,将与GPS展开竞争,未来北斗产业链上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

《东方财经》:是不是可以说北斗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典范?

裴凌:是的。军民融合是国家大战略,北斗导航是军民融合的最佳切入点,也是典型范例。北斗导航与GPS一样,本身就是军民融合标志性系统工程,兼具国计与民生双重特性。目前我国正在打造一个北斗时空服务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北京、上海、深圳、武汉、西安等地是北斗产业集聚地

《东方财经》:请您介绍国内北斗产业发展现状?

裴凌:北斗产业发展已经开始摆脱“小、散、乱、低”产业瓶颈的束缚,面向新的更高层级发展。当前已经实现北斗信号/GNSS多模多源提供、核心组件製造、应用系统集成融合、导航与位置服务等主要产业价值链环节的贯通,形成了以技术创新、产业推进、条件保障三大系统组成的产业发展体系,真正进入了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里程。
北斗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智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主线,成为高新科技促进现代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领头羊,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空间信息走廊”发展的重头戏,成为中国新时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方财经》:请您谈谈目前各地发展的特色和优势?

裴凌:我国的导航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五大规模化区域,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鄂豫湘、川渝陕。产业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积极结合国家战略和自身优势,进一步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方面加大力度全面佈局,巩固了区域发展特色优势,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

从人才吸引力、政策环境、配套环境、文化设施、产学研便捷、龙头企业、产业链积聚度、企业服务能力等八大维度对五大区发展优势比较,我认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的综合优势区,未来的综合发展竞争力居于首位;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冀地区技术创新和产值总体领先;以广深为主的珠三角地区,製造与产值总体领先;鄂豫湘地区拥有测绘、遥感、北斗系统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创新实力强劲,综合发展位于第四位;西部川渝陕地区借助军工企业优势,把北斗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排头兵,以北斗产业的发展带动军民融合产业的整体大发展,综合发展位于第五位。

《东方财经》:与美国相比,我国北斗产业化差距在哪里?

裴凌:美国GPS系统已经发展了40馀年,无论系统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具有很强的优势。目前我国北斗系统已具备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能力,并开始密集发射北斗三号的导航卫星,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20年完成全球覆盖。从产业链角度来分析,GPS目前还是佔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北斗系统进入市场较晚,全球佔有率还较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卫星、算法、天线、芯片、模块、接收机中涉及的核心技术都有了较大进步,但是还有差距。目前大众应用终端使用的导航芯片依然是以GPS为主流,高精度行业应用等高端市场中GPS产品佔据主导。但是,目前GPS、北斗等多系统集成的产品为北斗的市场推广与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未来北斗产业发展的投资商机

《东方财经》:跟踪投资界人士关注的国内新经济产业发展,现在北斗产业未来产业化将带来的投资机会,请您给我们做一展望。

裴凌: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已从2006 年的12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118亿元,10年增长超16倍。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要发展到4000亿元以上。北斗+、+北斗领域将会形成巨大的市场与投资机会。例如物联网、5G通信、智能网联车、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的大量场景都存在定位导航需求。此外,城市精细化管理、精细农业、智慧物流、智慧公共安全、智慧展会等国内的细分市场是北斗赶超GPS的绝佳机会。

《东方财经》: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北斗行业发展有哪些优惠扶持政策?

裴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发展,将北斗系统列为科技重大专项,支撑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国务院相继发佈《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在安全生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等方面明确使用北斗系统。国家旅游局还发佈了《“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利用北斗系统让旅游更加信息化与便捷化。北斗系统参与国家“十三五”建设的方方面面,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助力。

地方政府也将北斗导航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上海为例,市政府高度重视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近年来,上海把北斗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的新动能、新支柱,多方施策,推动北斗产业聚集发展,建成了国内首个正式运营的北斗专业园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出台了《上海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卫星导航”专项工程实施方案》,同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推进重点行业应用等几个方面推动上海北斗产业发展。

《东方财经》:资本市场应该关注哪些细分产业领域的发展?

裴凌:近年来,北斗产业从芯片、模块、元组件等基础产品,到整机终端、系统集成,直至服务产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价值链。现在可重点关注两大板块六个方向,一是导航核心产业板块,包括北斗卫星系统、增强网络;导航定位感测器、芯片、模块、终端;室内外空间数据等导航产业链中核心的功能产品。二是新兴关联产业板块,包括智能终端机与应用;无人系统与应用等;人工智能+北斗;智慧城市应用等与导航关联的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与“一带一路”相关主题市场方向也都值得资本市场重点关注。

 

产学研结合是北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东方财经》:请您介绍一下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的主要功能和未来主要工作方向。

裴凌: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是服务政府、企业、产业、社会的公益性、枢纽型北斗导航协同创新功能型平台。在郁文贤院长的领导下,研究院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提升上海在导航技术创新领域的能级,促进上海导航产业技术集群创新,并参与全球竞争。研究院现有智库专家33名,包括徐冠华、杨元喜、龚健雅等院士及斯坦福大学、欧空局专家等。

未来,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将在领域谘询服务与战略规划、北斗前瞻性、基础共性关键技术佈局与协同创新、重大公共实验室、试验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服务、技术成果转化与双创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围绕北斗高精度导航创新链和产业链,形成集信息、研发、投资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和创新加速体系,为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撑、协同组织模式和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杨向明 系《东方财经》华东区主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