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天地宽 台湾布袋戏

2018-03-23 16:27评论关闭Views: 313

budaixi

布袋戏,是一种由演师的手套在木偶布袋做的身体下操控的木偶戏,因戏偶身体主要是用布缝製的,其形状四角长方,类似布袋而得名;又因为靠手掌操演,在台湾常称为掌中戏。它起源于17世纪福建泉州或漳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汕与台湾等地区流传的用布偶来表演的传统地方戏剧剧种。

掌中星转斗移

18世纪50年代,大量汉族闽南移民进入台湾,布袋戏也随之传入。这种迷你的傀儡戏,由于演出形式比真人演出“大戏”简单,演出酬金也相应较少,很快成为台湾庙会的宠儿,风靡台湾。不仅职业演师演出,一般民众也普遍加入北管戏曲社团,俗称「子弟馆」,遍佈台湾。

早期台湾的布袋戏,往往随著移民主体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演风貌,主要分为南管布袋戏和北管布袋戏。据《台湾省通志卷》记载,南管布袋戏是台湾最早的布袋戏。

南管布袋戏是由泉州移民带来的。演技、唱白、都恪守闽南梨园戏的戏剧传统,细腻优雅,以文戏为主。据说,闽南泉州布袋戏演师多为不第秀才,可以想见表演的文雅。后程配乐是泉州传统的南管音乐,也叫梨园音乐。唱曲柔软动人,动作细腻。不过正因为南管布袋戏典雅细腻,市井平民难以欣赏,浓厚的泉州口音也非一般人能理解,所以渐渐淡出台湾戏台,让位于剧情紧凑、激烈的北管戏曲。

潮州移民带来的潮调布袋戏,与南管布袋戏一样,都是南调,大约和南管布袋戏同时传入台湾,也一样不久没落了。

而北方传来的北管布袋戏,许多新剧团使用热闹喧哗的北管乐曲,代替了丝弦悠扬的南广潮调,成为台湾最普遍的戏曲,被称为北管布袋戏。北管乐曲,节奏明快,为舞蹈动作伴奏效果好,所以也常运用在拳术武打招式的操作上。布袋戏也就从文戏为主,转而以武戏为主,并进而发展出跳窗、杂耍、跑马等特技动作来吸引观众。

然而自六十年代至今,台湾布袋戏已成为讲究灯光佈景,节奏感强烈的金光戏的天下。金光布袋戏也被称为金刚布袋戏,是戏院为了吸引观众,不断创造出奇幻剧情和人物超能力,出现各种吐剑光、放金光的绝技,以及金光护体的“仙觉”“妖道”,剧情、灯光、佈景、音效特技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变。而金光布袋戏和传统布袋戏最大的不同,是它以唱片和录音带取代了锣鼓音乐,上中下三层立体戏台不仅加大尺寸,取代木雕小戏台,且用现代感的戏偶取代了传统戏偶。

1961年,台湾进入电视时代后,陆续有布袋戏播出。但是当时限于技巧不成熟,收视率不高,没有引起轰动。直到1970年,黄俊雄在台视演出《云州大儒侠史豔文》,由于影片剪辑製作出声光特技极佳的效果,创下全台97%收视率,一举轰动全台湾,男女老幼、士农工商如痴如狂,莫不为剧中主角史豔文著迷,把布袋戏演出推上了最高峰。

电视布袋戏主要是用电影拍摄手法来呈现商业剧场后期的金光布袋戏,强化了剧情、配乐,创造出特殊的角色造型、主题曲,以及逼真的时空情景和打斗效果,吸引了大批观众。在电视上发展后,布袋戏出现了霹雳现象,也就是霹雳布袋戏。这是採用企业行销手法,结合科幻电影、影音、动漫卡通等技术和造型,成功转型后的电视金光布袋戏,融合了东西方的古典与现代、幻想与写实。1995年以后,霹雳布袋戏更通过电脑网络媒介,迎合年轻人的流行口味,成为青少年喜爱的偶像剧之一。目前许多高校也有霹雳布袋戏社团,演出不断。正所谓此消彼长,随著社会变迁,金光戏、霹雳戏挟声色新颖刺激之优,令典雅传统布袋戏走向式微,甚至失传。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再度被重视,传统布袋戏也受各界鼓励,但仍维持传统演出形式的剧团,大概纸有台北的“小西园”和“亦宛然”了。传统布袋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保护。但如何顺应时代变迁,让传统布袋戏既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兼具大众娱乐性,是传统布袋戏生存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掌上之美
传统布袋戏,木偶非真人而模拟人,道具似真似假,在木雕小彩楼上演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人间百态,传承著精美的传统戏曲艺术。

表演

布袋戏演师在幕后,边发声,边以手指、手掌和手肘的舞动操作木偶。在表演上,与其他传统偶戏相比较,最特别的就是注重脚势的操演。布袋戏演师能灵活地上下控制戏偶,模拟出真人在舞台上的优美身段,花旦步,拿扇子,耍刀枪,都不在话下。精緻複杂的技巧,拟人化的性格、情感、技艺,都能在布袋戏演师的一双手下幻化出来。

布袋戏的演唱,主要是用地方土腔或传统大戏的剧码,所以表现剧中人物的方式和传统戏曲相同。但由于“表演者”是木偶,比起传统戏曲,戏偶的举止要和演师声口唱念、后场音乐三者紧密同步,要是衔接得不恰到好处,就会显得不自然。

一般来说,宾白唱曲都由控制头部的演师一人包办,木偶的性别、身份、年龄、个性都靠演师的声调、口气加以塑造。所以一个布袋戏演师,也是口技师、说唱师。演师的说唱,决定了戏剧的情感感染力,也是布袋戏表演艺术的关键。

角色

布袋戏的角色一般可分为生、旦、淨、末、丑、杂等六种,由其外形与动作,就可知其角色个性。

生是属于男生的角色,有温文儒雅的文生,也有威风八面的武生;而属于女生的角色统称为旦;淨有大花脸,以脸的颜色来区分性格,例如黑花脸张飞代表个性暴躁衝动,红花脸关公代表勇敢正直的忠义人物,青花脸代表流氓、强盗或番将;末是布袋戏中的男性老人,步伐蹒跚;丑是剧中的润滑剂,为滑稽逗趣的人物,以滑稽的方式演出。布袋戏中无法分类的「其它」角色,统称为杂,诸如妖魔鬼怪、牛头马面、猪八戒、海龙王、动物等。

和京剧一样,布袋戏的面相也是“脸谱化”,正派角色大多面庞开阔,天庭饱满,眉毛平顺清秀,一派正气;反派角色往往长得眉骨突出,颧骨高耸,尖嘴粗眉,甚至獐头鼠目猥琐丑陋,所以观众通常一眼就可以辨识出角色的身份、性情善恶。

木偶

布袋戏虽“小”,却“五脏俱全”,是真实大戏的浓缩。布袋戏造型的艺术美,就在于细緻精巧的栩栩如生之感。最引人讚叹的,便是其精美的木偶了。木偶头部雕刻极其细腻,就连眼眶、眼皮、人中、嘴角、酒窝处的神态也精准呈现,神色自然优美,神气活现地展现出人物内心活动。

服装则严格按实际衣服比例缩小。不同人物穿戴各异,大都以绸缎製成,缠上金线,饰以花纹珠玉,讲究逼真。

戏台

台湾布袋戏的戏台,分木雕的“彩楼”和现代立体绘图佈景两种。传统戏台以木材精雕再镂以金箔而成,分顶蓬、下蓬两层,四支龙柱支撑。戏台两边各有雕花镂金的屏,远远看去像一座微小的寺庙楼阁,这也是戏台又叫“彩楼”的原因。不过自从金光戏出现后,立体绘图佈景便取代了彩楼戏台。

布袋戏虽是掌中艺术,但要表演生动吸引人,必须靠后场音乐的配合,才能达到前后合一的境界。所谓“三分前场,七分后场”,音乐在布袋戏表演中佔有极为重要的一席,起到营造氛围、引导剧情发展、突出角色个性、调动观众情绪等作用,没有音乐的帮衬,布袋戏的艺术精髓难以表现。

后场裡的“南腔北调”

南管音乐,在泉、厦地方,称为「南音」,东南亚地区则称「南乐」,盛行于闽南语系地区,大约在明代以后传入台湾,并由侨胞传至东南亚地区的侨社。南管乐的主要乐器有铜钟、马锣、艾仔、二弦、笛和扁鼓等。演奏时管弦并重,丝竹同起,委婉柔和,十分动人。
由于其唱唸犹存古风,以泉州乡音为主,故亦称「泉州弦管」。它的演奏方式,保存唐代大曲坐部演奏的遗制,演唱时,歌者执拍,以制乐节,保存汉代相和歌遗风;乐器型制,如琵琶、二弦、洞箫等,亦取唐宋旧制;乐曲名称也沿用历代词牌或曲牌等。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南管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如今在台湾,南管音乐仍然以传统口传方式继续流传,但与泉厦地区的南音唱奏风格有了明显的差异性。

南管配乐以弦乐为主,曲调柔婉,雅韵悠长,然而无法征服喜爱热闹紧凑的大众。为迎合观众的需求,台湾布袋戏转而改採北管戏曲。

北管以锣鼓乐为主,喧闹同时节奏明快,富有变化,适合武戏配乐。因而布袋戏的表演动作也随之有重大改变。昔日南管悠扬丝竹声中信步柔举的文戏,变成锣鼓声中跳窗、跑马、打虎等武戏了。

北管戏曲的唱腔曲调与加单声辞的唱唸法相当具有特色。唱腔方面,有以平板与流水为主的古路戏唱腔,平板较为平铺直叙,流水的感情较丰富而流畅。古路戏唱腔完整保存于台湾,是北管音乐的特色之一。新路戏的唱腔主要有西皮和二黄,与京剧中的西皮和二黄唱腔同源。

约1960年代以前,北管是在台湾汉族社会中最常听到的音乐之一,比如在宗教仪式、庙会、踩街阵头、节庆、婚丧、戏曲等活动上。除了职业团体,北管音乐团体有许多业馀性的子弟馆。相对于职业团体以商业演出为目的,子弟馆阁往往与社区有密切关系。庙会节庆或与社友相关之婚丧喜庆场合演出时,均为服务和联谊性质,而非商业性的表演。因此,子弟馆除了提供社交活动与休閒娱乐之外,在保存与传承传统音乐、以音乐服务宗教仪式与庙会节庆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台湾的布袋戏是自大陆自传入台湾各地后,经过200年的生根发芽,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也呈现出与早期不同的风貌,不仅是台湾民间戏曲的代表,还是台湾民俗的具体展现,是精緻而重要的民俗文化。

文:蒋秀娟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