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唐诗 孙洙与《唐诗三百首》

2018-03-16 13:13评论关闭Views: 522

tangshisan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俗语。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无数的艺术结晶,虽然曾频遭战乱人祸、天灾意外,但依旧保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珍贵文学遗产,“唐诗”便是其中之一。大唐盛世孕育出了大量的诗人和诗歌,浩繁的成果使唐诗选本应运而生。其中清代乾隆年间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以精简的数量和独到的艺术眼光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其馀绪蔓延至今,成为人们再次揭开唐诗神秘面纱的门径。

名不见经传的编选者——孙洙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曾经一度不为人所知,大家纸知道是一位别号“衡塘退士”的人所编,却不知道“衡塘退士”到底是何许人也。大约直到近代,人们才开始瞭解这位神秘的编者。朱自清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是较早明确提出“衡塘退士”就是“孙洙”的文章:“本书是清乾隆间一位别号‘衡塘退士’的人编选的。卷头有《题辞》,末尾记著‘时乾隆癸未年春日,衡塘退士题’。乾隆癸未是公元一七六三年,到现在快一百八十年了。有一种刻本‘题’字下押了一方印章,是‘孙洙’两字,也许是选者的姓名。孙洙的事蹟,因为眼前书少,还不能考出、印证。这件事纸好暂时存疑。”经过一些学者的不懈努力,对于孙洙的生平事蹟儘管还未全部详尽,但我们现在已能大概瞭解。

孙洙,字临西,一字苓西,号衡塘,晚年又号退士,有《衡塘漫稿》传世。康熙五十年(1711年),孙洙出生于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他生长在一个有著良好诗书传统的家庭,祖父孙允膺、父亲孙钟皆善诗,分别著有《嘉荫楼诗词合集》和《閒吟草》诗集。虽然家境贫寒,但他秉性聪颖、勤学不辍。

乾隆十年(1745年),孙洙第一次参加会试不幸落第。因文理明通,来到了上元县,做了县学教谕。上元县依附于六朝古都——南京,在这个自古繁华之地,孙洙也过了几年自得的日子。

“秦淮十裡冷烟月,珠帘夹岸琪花红。
酒阑人醉逐归路,画船犹遶笙歌丛。”(孙洙《补庄》)

乾隆十六年(1751年),孙洙第二次参加会试,终于得中进士。次年,赴大城县任知县。虽然大城县是个土地贫瘠、百姓困苦的地方,但孙洙并不气馁,深入民间,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他住在官署中一间一向被用作厨房的老屋内,生活艰苦,却还拿出自己的银子来疏浚河道。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孙洙调任卢龙县知县,同年,受牵连被罢官。数年后,又起用为邹平县知县。此后,他又在乾隆二十七年(1756年)以同考官的身份两次参加山东乡试的阅卷。乾隆三十一年,迁江寕府教授。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孙洙在家病逝,终年六十八岁。孙洙一生为官清廉、待人宽厚。致仕之后,甚至还是个两袖清风的穷书生模样。

孙洙的官场生涯相对而言是比较平稳的,虽然不曾身居高位,但勤勤恳恳,从最开始的教谕,到之后的府学教授,他的仕途尤其与读书科举关系密切。从这个角度看,多年的基层经验和经历,为他编选《唐诗三百首》这一唐诗通俗选本打下了切切实实的基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的重要助力——徐兰英。徐兰英出生于无锡望族,虽为女子,但文学修养深厚。她工小赋,尤擅诗、书。清高宗南巡时,还特赐她“江南女士”的印章。乾隆七年(1742年),徐兰英下嫁孙洙为继室。二人伉俪情深,且在诗文方面时常切磋交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孙洙在徐籣英的协助下,完成了《唐诗三百首》的编选。

唐诗选本的佼佼者——《唐诗三百首》

唐诗选本的渊源久远,早在唐诗的创作期——唐朝,就出现了唐诗选本。唐诗选本的类型也十分多样:有专选某一时期的唐诗,如专选盛唐诗或专选中晚唐诗;有侧重某一流派或风格的唐诗,如专选田园诗、边塞诗等;还有单选某一体裁的唐诗,例如专选律诗、专选古体诗、专选绝句……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的唐诗选本传世,足可见历代文人对唐诗编选的热枕。而如今唐诗选本也成了人们热衷研究的重要领域,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选本背后凝聚了编选者的取向,以及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缩影,它成了编选者的二度创作。

清代,是一个古代文学集大成时期。经过无数人的努力,几乎各类文学体裁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相对完整的总结整理。这一时期的唐诗选本也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士禛的《唐贤三昧集》、沉德潜的《唐诗别裁集》、王夫之的《唐诗评选》、翁方纲的《七言律诗钞》、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乾隆敕编的《唐宋诗醇》等等。这一时期的唐诗选本无论从数量,还是种类上看,都十分可观。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唐诗选本本身的发展轨迹外,就不得不提到清代的历史环境了。

清朝统治者对编选唐诗青睐有加。康熙四十五年,清圣祖康熙为《全唐诗》亲自作序,明确了唐诗作为后世学习的地位,后从中精选又编成《御选唐诗》,充分表明官方对唐诗的重视。此外,清代复用唐代以诗取士的制度更是直接促成了大量唐诗选本的出现。根据贺严的《清代唐诗选本研究》统计,乾隆二十二年规定了科试加试五言排律,之后二三十年间编选的唐人试贴选就有三十多种,足可见世人对唐诗拥护之盛况。
《唐诗三百首》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选完成的。虽然随著朝代的更替唐诗多有散轶,但存留下来的唐诗总量依然十分庞大。因此常常能看到动辄上千首的唐诗选本,即使有数量较少的小选,也大都是专就某一类型或某一体裁来进行选编的。而《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综合性的选本,却以区区310首的数量从众多唐诗选本中脱颖而出,这自然有其道理。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五七言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衡塘退士原序》)

从孙洙的叙述中可以发现,第一,《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作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即优中选优,其所选都是名篇中的名篇,是经过历代筛选所公认的优秀诗作;第二,这本唐诗选本编选的目的不仅是作为“童蒙本”,即为儿童少年学诗的入门选本,而且也是供广大民众接触学习唐诗的典范选本,雅俗共赏。这就使得孙洙在编选这本选本之初,就考虑到所选诗歌的接受度。这些浅易适中、情感真挚、朗朗上口的诗篇,即使历经百年,依然能为世人喜爱诵读。
《唐诗三百首》的版本众多,主要有孙洙的原编本、章燮注疏本、陈婉俊补注本、于庆元续编本等。但孙洙的原编本早已不得见,我们现在见到的主要还是后世流传下的版本。因此,不同版本《唐诗三百首》的具体数目不定,但是基本无碍。而在《唐诗三百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陆陆续续也出现了诸如《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这样的“三百首”类型的文学作品选集,从中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不会作诗也会吟”

孙洙多年的基层经历,加之素喜诗书,为《唐诗三百首》的编选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从《唐诗三百首》的编选细节中,我们可以一步步探寻孙洙是如何努力做到让人们“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选本编排上,《唐诗三百首》採取分体编排的方法,分别选取五言古诗三十三首,乐府七首,七言古诗二十八首,乐府十四首,五言律诗八十首,七言律诗五十首,乐府一首,五言绝句二十九首,乐府八首,七言绝句五十一首,乐府九首,共三百一十首,几乎囊括了所有唐代主要的诗歌体裁。孙洙将它们按各自不同体裁清晰明瞭地分类,使人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不同类型诗歌的艺术特点。尤其是他将乐府单列出来,虽然唐代所作的乐府诗大都已不入乐,一些选本因此将这些乐府诗杂入各体之中,但孙洙依旧细心将之分列开来,从中可见其苦心。

《唐诗三百首》共选诗七十七家,就“四唐法”的划分来看,孙洙对唐代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的唐诗都有所取,其中初唐不到十家,盛中晚三期各二十多家。人们可以在这部选本中概览整个唐诗全貌。就具体诗人来看,入选的诗较多的有八家。其中盛唐四家:杜甫三十六首,王维二十九首,李白二十九首,孟浩然十五首。中唐二家:韦应物十二首,刘长卿十一首。晚唐二家:李商隐二十四首,杜牧十首。孙洙选取了唐代较为著名诗人的优秀诗作,对于流派、风格、题材则没有明显的偏颇,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怀诗等类型都可以看到。总的来说,孙洙还是较为客观地呈现了整个唐代诗歌创作的整体、大概的面貌。

《唐诗三百首》中孙洙对诗歌的评注,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瞭解学习唐诗。孙洙在这部选本中的评注语言简洁凝练,对于一些诗歌的内容结构和艺术特点做了必要的指点,有助于初学者学习揣摩。

如: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古台摇落后(孙注:台),秋入望乡心(孙注:秋日登)。
野寺人来少,云峰水隔深(孙注:远眺)。
夕阳依旧垒(孙注:见),寒磬满空林(孙注:闻)。
惆怅南朝事(孙注:陈战场),长江独至今。

这首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是一首登临怀古的五言律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一个秋日登上吴公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首联“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孙洙点明地点、时间,颔联“野寺人来少,云峰隔水深。”表明写的是远眺的景象,这两联照应了题目,指出诗人在何时何地做什麽。颈联二句又指明诗人是从见与闻两个角度来展开的,眼前所见是依依不落的夕阳,耳边萦绕是回荡在林间清寒入骨的磬声。尾联“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第一句中,孙洙指出吴公是陈将,南朝的战场现在已经成了寺庙,照应前文,结合第二句来看,不由得让人产生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感。孙洙用短短十一个字对这首诗的结构内容做了简单地解析,使读者能够在大体上把握诗歌的作法。这些评注语言简单,虽然历经百年,但于当代人而言也是能够基本看懂。

穿越古今的人情诗意

当盛唐的繁华喧嚣随著历史的前进而沉寂,唐诗,成了后人凭弔追寻古人足迹的线索。文学作品的生命,不仅仅是单纯语言文字的翻刻或记录,更重要的在于情感的传承。关于《唐诗三百首》书名的由来,有的人认为孙洙是从序中的那句俗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化用而来,也有人认为他是取自《诗经》的别称“诗三百”。但不管是来自哪种,都体现了“诗”这一中国传统文学样式的重要性,而诗歌与情感历来是密不可分的。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们可以看到朋友惜别之情,男女缠绵之情,父母儿女之情,忧国忧民之情,在310首诗歌中,壮志豪情与惆怅悲愁同样令人感叹。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有《送杨氏女》《游子吟》《长干行》《长恨歌》《月夜》等等。考虑到孙洙编选的目的,他选取大量的至情之作,实际上也是读者的选择。艺术或许会远去,但这些真挚情感给了诗歌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灵魂。

以李商隐的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的无题诗是公认的向无确解,但人们又不得不为其中描绘抒发的幽深曲折情感所折服。这首诗从字面上可以这样解释:人世间相见分别是如此艰难,更何况在这暮春天气,和煦的东风与娇豔的花朵都随著时间逐渐消失;春蚕至死方才吐尽丝,蜡烛纸有燃尽才会不滴蜡;晨起梳妆悲愁年华易逝,至夜而卧不胜月光凄寒;蓬莱仙山可望不可及,愿有青鸟遂我心愿帮忙照看。诗中具体表达的或许为男女之情,也或许是以情写情,纸单纯描摹情感。例如首联中“相见时难别亦难”可以放在许多场景,这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孙洙对这首诗中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乾”一句有这样的评注:“一息尚存,志不少懈,可以言情,可以喻道。”说明他也认为诗歌的情感具有共通性。

朱自清在《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中写道,“读诗的人直接吟味那无我的情感,欣赏它的发而中节,自已也得到平静,而且也会渐渐知道节制自已的情感。一方面因为诗裡的情感是无我的,欣赏起来得设身处地,替人著想。这也可以影响到性情上去。节制自已和替人著想这两种影响都可以说是人在模仿诗。诗可以陶冶性情,便是这个意思,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也纸该是这个意思。”

古人写诗是有感而发,今人读诗有感于古人。朱自清认为,写诗的人的情感诉诸于诗歌时,是经过“再团再炼再调和”,这就达到了节制情感的效果,不至于空洞;读诗的人,一是或许没有经历过这件事,二是即使面对同一样事物,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也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所以想要读懂一首诗,就不能不将自己代入到诗人身上,尽力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而这两种情感的训练对于现实中的生活也会产生影响,从而持续不断地产生陶冶人的性情的效果。当然,诗歌的艺术性与音乐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唐诗,对于清代的孙洙而言,是千年前唐代遗留下来的古老诗歌;《唐诗三百首》,对于当代的我们而言,是百年前的孙洙编选的唐诗选本。这是一种多麽奇妙的联繫。历史与情感生生不息,薄薄一本《唐诗三百首》,是我们先祖千年前吟咏的诗歌。当我们回望历史,历史也在回应我们。

 

文:熊璐璐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