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能否带来普惠金融回归

2018-03-05 09:55评论关闭Views: 85

cunzhenyinhang

近日,中国银监会发佈《关于开展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和“多县一行”制村镇银行试点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3号),提出“已投资一定数量村镇银行且所设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服务良好的商业银行,可以新设1家或者选择1家已设立的村镇银行作为村镇银行的投资管理行(简称‘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受让其主发起人已持有的全部村镇银行股权,可以继续投资设立或者收购村镇银行,并对所投资的村镇银行履行主发起人职责。”

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政策的出台,无疑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村镇银行管理模式,强化其社区银行特性和服务“三农”及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7年9月末, 我国共组建村镇银行1567家,中西部地区组建1018家,佔比65%;村镇银行县(市、旗)覆盖率达到67%,并已覆盖411个国定贫困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资产总额1.3万亿元,累计向474万农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6万亿元,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合计佔比92.1%,户均贷款38万元。从数据上看,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村镇银行建设的成效十分显著。但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有所暴露,主要表现在“离农脱小”、存贷比高、专业性和独立性不足等方面,从而使得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普惠金融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应运而生。

按通知规定,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由已投资多家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新设或选择其中一家村镇银行变更设立。设立后由其受让主发起行持有的村镇银行股权并继续投资或收购村镇银行,担当主发起行。由此可见,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实际上是原主发起行村镇银行业务管理部门的独立法人化。独立法人化后,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可以吸收社会出资人尤其是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入股,从而得以使村镇银行从主发起行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增强其决策和运营的独立性,减少决策层级,提高业务管理专注度、客户响度速度和中后台服务能力。与此同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要求达到10亿元人民币,与单一村镇银行100-300万元的注册资本相比高了若干个等级,再加上在管理行层面就可以吸收社会资本入股,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还可以发行“三农”、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以及其他债务、资本补充工具,甚至实现新三板挂牌或IPO融资,从而使得同一品牌村镇银行的整体资本实力得以大幅增强,进而有利于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存款水淮,缓解存贷比压力,实现新增业务范围与经营规模的匹配。此外,通知还规定村镇银行要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位,在网点延伸、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上聚集专业特色,构建差异化市场竞争能力。总之,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的推出,对强化村镇银行业务定位,提高其独立性、专业性和服务能力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管理模式革新并不必然会带来面向“三农”的惠普金融的回归。通常,“三农”贷款的还款来源最终离不开农业,而农业产销受制于气候变化和病虫害、既定技术条件下的刚性边际投入、种养週期和需求价格弹性不足带来的价格波动等因素而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市场不易“出清”,品质不易控制,经营风险很高,故农业经营天然具有上下游全产业链一体化的内在诉求,从而引致了对专业育种、农田水利、种养设备、仓储分拣、冷链物流等前期基础设施的高投资需求,并使得土地规模经营有了必要性。然而,受到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产权交易市场培育滞后等因素的制约,这些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大部分都具有产权不完全、价值不稳定和难变现等缺陷,从而无法成为银行所认可的可抵押资产。而充足抵押却是银行在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控制信贷风险的内在需求:因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放贷来防范风险必然会导致“逆向选择”,结果是贷差不贷优,反而会抬高信贷风险。为避免出现这一问题,如不能改变信息不对称这一初始条件,对赌就是最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资产抵押就是这样一种对赌机制,即当借款人不能如期还款时,银行就处置其抵押资产来还债。也就是说,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抵押不放贷实乃银行信贷的一种“理性歧视”,“三农”贷款难恰好就难在这裡。因此,在抵押不足的情况下,要化解“三农”贷款难问题,就必须改变信息不对称这一初始条件。设立村镇银行依据的就是这样一个逻辑!村镇银行要真正发挥普惠金融效果也必须始终遵循这一逻辑!按照这一逻辑,村镇银行必须回归其社区银行的本性,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简单複製其主发起行依靠抵押放贷的传统做法,靠贴近农村、农民和农业,在信息比较对称的前提下提供少抵押或无抵押信贷服务。同时还必须正视农业长週期、低回报的现实,不能要求高利率。毋庸置疑,这是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的本质要求。无论村镇银行的管理模式如何变革,做不到这一点,就终究是换汤不换药!
那么如何做到贴近“三农”、利率合理而又保障村镇银行可持续经营呢?从逻辑上分析,笔者认为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一是从依靠对赌性资产处置还款转为依靠借款方预期盈利还款。为此,村镇银行应紧紧围绕消除信息不对称这条主线,深入农村,专注农民和农业,重点研究农业项目商业模式和农户预期收入;二是全方位借鉴创业投资的项目投资管理经验,从单纯信贷资金投放转向资金投放与增值服务并重,通过双重扶持来提高借款方还款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投资银行功能,从单纯债权债务关系处理转向全方位信贷交易结构设计,靠合理的交易结构来控制信贷风险并以他项收益来进行利率补偿。笔者认为,纸有以此三点为前提,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围绕“支农支小”所带来的普惠金融效应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作者李建良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MBA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