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做好加息准备了吗?

2018-01-24 11:38评论关闭Views: 91

xianggang

总结全年,美国一共加息3次,美息已由此前最低的0至0.25厘,上调到1.25至1.5厘。可是,在联系汇率下,香港却未完全跟随,纵然银行同业拆息(H)不断抽升,惟最优惠利率(P)依然无动于衷--即使如此,香港加息与否肯定纸是时间问题。问题是,香港做好准备了吗?

美加快收紧币策 港息滞后急飙

事实上,美国早就开始收紧币策,并于2年前首度加息;进入2017年,相关退市步伐明显加快,今年以来既是加息3次,10月份时更启动「缩表」。此前,港息确然不为所动,但随着著上述效应叠加发酵,特别是在「缩表」之后,本港拆息方始脱缰急飙。9月以前,港元一个月拆息都在0.4厘附近徘徊,但10月份则升至0.6厘,11月份升至0.8厘,12月份更升穿1厘;可以看到,拆息几乎以每月上升20点子的速度增加,短短3个月已上升了0.6厘,势头无疑极之猛烈。毕竟,港息过去一直没有追随美息上升,现在滞后追回此前升幅,其实非常顺理成章;反之,以为港美息差可以长期脱鈎,才是联汇制度下的异常反应。

尽管港息上升仅仅见诸拆息方面,最优惠利率暂时仍然落后;不过,资金成本变得昂贵,资金供应难免因而趋紧,并慢慢反映在资产价格上。

港股突破 或是加息前最后盛宴

近期,港股表现固然令人喜出望外。恒生指数11月中就上破了30,000点大关,更曾升至31,000点以上,创出10年来的新高。不过,这很可能纸是迎接加息前的「最后盛宴」罢了。

因为,今次港股的突破,很大程度仅由腾讯一隻带动。腾讯股价从11月初的350元左右,飙升至11月中的439.6元,升幅高达25%,一路走来就充斥著挟升恒指的味道,毕竟其佔恒指的权重最大(佔10.37%),也最容易引发资金接力追捧。相反,除了同有新经济概念的平保以外,其他股份却无法跟上,例如另一权重股汇控(佔10%)便无甚变化可言,等而下之的权重股,好像建行(佔4.53%)、友邦(佔4.49%)、中移动(佔3.14%)、工行(佔2.76%)同样变动不大。再加上,同期沪指A股亦于3400点至3600点之间窄幅上落,浑没甚么大牛市的行情,甚至屡屡创出近期低位。也就是说,恒指上破3万点的升势毫不全面,更似是人为故意促成,而非看好未来前景所致。

事实上,在腾讯一举带领恒指衝破3万点后,其股价就立即大幅回调,12月初最低一度跌至360元左右,亦即几乎打回原形重返11月初的水准。理所当然地,恒指也马上如洩了气的气球,同步下试28000点这个11月初起点。彷彿资金达成任务之后,便掉转头来鸣金收兵。当然,目前还不能够贸然确定,港股长逾一两年的狂牛升市戛然中止,但毋须置疑,在突破了30,000点之后,市场至少需要一段调整时间,才会探索出下一步的走向。故此,要说这是「假突破」或加息前的「最后盛宴」,皆绝不过分。

息率既决定了资金成本,也决定了资产价格的计算。较多资金追逐有限资产时,资产价格自然上升;反之,少了资金追捧资产,股价上升动力难免减慢,更莫说要从资产套现资金了。关键是,今次加息仅仅令市场上的游资热钱增速放缓,抑或会进一步令资金从港元资产撤走?后续发展仍然尚待观察,须综合拆息、港汇、以及银行体系结馀等多项因素而定,不是单凭一个指标就可看出所以然来。

供楼负担增加 物业回报减少

然而,对于楼价来说,加息衝击就直接兼深远得多。

一般认为,加息对楼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供楼负担方面。的确,本港楼价早已超越市民的负担能力,第三季置业供款负担比率便恶化至68%,远高于过去20年平均的45%;假如利率上调3厘,比率更将进一步攀至88%。理论上言,亦即一个家庭月入一万元,在撇除供款开支后,竟然纸馀一千两百元作其他衣、食、行用途——试问,这种状况可以持续吗?故此,要使负担比率回复正常,在利率展望纸会上升不会下跌的前提下,结果就离不开供款亦即楼价的下跌。所以,加息必然对楼价产生下行压力。

当然,现时流行的H按普遍设有封顶上限,由于拆息近期火速上升,不少楼按已触及以P按为锚的上限利率。具体来说,目前楼按主流计算办法乃H+1.3厘,受累拆息攀到1厘之上,是故楼按利率至少亦应增到2.3厘,可是,相关按揭亦多以P-3.1厘封顶,因此现时封顶利率一般处于2.1厘;换言之,设若最优惠利率维持不变没有上调,那么不管拆息往后怎样上扬,供楼人士的供款负担都不受影响。然而,有鉴于H步步进逼,P真的永远不升吗?金融机构为保利润,尤其是资金较为紧绌的中小型银行,受累于拆息上扬即融资成本增加,其上调最优惠利率的诱因和需要肯定愈来愈大。所以,供楼人士实不能够一再心存侥倖,而未上车者在入市前也须计算清楚——毫无疑问,息口趋升总会损及市场上的置业需求,也莫说有业主可能须要减磅沽出单位了。

不过,加息对楼价的影响还不限于此。因为,息口除了影响用家的供款计算,也同时影响到投资者的回报计算。被视为全球风险最低的投资目标--美国国债,在储局缩表和加息预期之下,其一年期孳息率不断上升,由9月的1.2厘至加息后逼近1.7厘以上,升幅达到0.5厘。反之,受累楼价不断上升、租金却未能追上,在港买楼收租的回报率却持续萎缩,差饷物业估价处的数字显示,投资大单位的回报率纸有2%,至于其他单位则为2.3%至2.8%。相较之下,在最稳妥地投资美债和高风险地投资港楼之间,两者的收益差距已经愈缩愈窄;受到「缩表」和加息刺激,美债息率注定进一步上升,而投资港楼的诱因自然愈来愈少,意味更多醒目钱势从港楼流到美债等投资目标去。事实上,现在投资港股盈富基金,其派息回报率也有3厘以上,另外中电、电能亦有3.6厘至4厘(已撇除特别股息),凡此种种均较港楼吸引得多。换言之,加息后如果港股存在下跌的诱因,对于回报率更低的港楼来说,其下跌压力就恐更加之大。投资物业的收租回报率要维持吸引,有了息口纸升不跌的前提,其计算办法为:要不就是业主能够加租(但倘能加租的话,早就已经加租了),要不就是物业价格下跌从而推高回报率——显然,后者理论上是无法避免的。

可以看到,加息对港楼而言,基本具备两重影响,分别影响到供楼负担和收租回报。近月以来,楼价升幅便有放缓迹象,比较年初官方楼价指数每每按月升约1%至2%,进入下半年升幅已降到0.5%或以下的水准。当供楼负担和回报萎缩的效果持续叠加,楼价难免会面对下行压力。

此前一般认为,美国加息恐会触发新兴市场走资潮,资金都会从风险资产回流美元资产;不过,时至今日,新兴市场亦如香港市场,可以说是不为所动。例如亚洲货币亦跟港汇一样未见贬值,查过去一年间,菲律宾比索、印尼盾兑美元纸有1%波幅,泰国铢、马来西亚币还升值约10%,所谓走资可谓无影无踪--原因何在?或许正正基于美息上升的量变,尚不足够带来资金流向逆转的质变;情况跟上述港楼回报相似,物业收租迄今仍是较美债吸引的选项。事实上,虽然美息多番上调,却还不足导致各地央行同步加息,理由也是相关量变并未带来质变。不过,一旦两者息差逆转过来,资金停留美元比停留其他资产更加吸引,不排除当前市场就会出现根本改变,由升转跌的势态可能一下子马上成型。

美国税改 影响资金流向和息率

不可忽视的,还有美国即将落实税改。虽然美国税改详情若何,仍有待总统特朗普及参众两院一起凝聚共识。但无论如何,这都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税改之后更多海外资金势将回流美国,这实相当于从财政政策上带动走资潮;另一方面,减税之后美国经济亦可望好转,由GDP到CPI都必然上升,这又将令美国加息步伐进一步加快。减税对美国固然是宗好事,但对其他经济体来说则不以为然。

总的来说,自从10月启动“缩表”,以及美息持续上调,加上税改即将实施,全球资金供应趋紧及回流美国的诱因定必愈来愈大,包括香港在内的国际资产价格皆必面临更大的下调压力。有曰,作为经济风向标的股市,一般会走先楼市几个月时间;在港股见顶并乏力再上的预示下,港楼又能不能够独善其身?即使告别年终后本港拆息可望回调,但毫无疑问,这还终不敌美息上调的向上拉力,「小回大涨」之势仍是未来必然。

各位,是时候为货币环境及资产价格逆转做好准备了。
文 明生

评论已关闭